在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十年教师生涯中,我曾带教过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不是三年制的工农兵大学生,也不是高考制度改革后的本科大学生,而是一批被称为社来社去进修班的学员。其办学宗旨是:以培养基层政宣干部为目标,对从上海市郊的公社、农场等基层单位中选拔出来的学员,进行为期一年的专业培训,毕业后实行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政策。这批学员约三十人,1975年10月入学,1977年1月毕业,历时一年又三个月。很显然,这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值得一提的是,从授课、带班直到毕业,我跟这批学员接触虽然只有短短一年半,但近四十年来和他们的联系始终未断,他们的每次聚会都邀请我参加,彼此之间早就从师生关系变为师友关系,而且随着年岁的增长,这种关系已成为丰富我晚年生活,让我保持青春活力的一种特殊养料。
这批学员的共同特点,就是来自农村一线,纯朴善良,好学上进,都有一定的基层工作经历。他们从二十岁上下到三十岁不等,年长的比我只小二三岁,我和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年龄和思想障碍,所以一见如故,关系很为融洽。特别是在培训期间,有三个月在农村搞调查的阶段,更使我们在朝夕相处中加深了了解,增进了感情。那还是在1976年夏天,根据教学安排,我和进修班学员来到川沙县,进行专题调查,最后写出书面报告。按照分工,我和吕怡然、陈洪祥、吴燕鸣三位学员留在川沙县城大队指挥部,其他学员则分组下到合庆公社龚路大队等有关社队,分头开展调研活动。由于各组居住分散,加上交通不便,我们大队指挥部主要通过创办油印小报,来“传达精神,部署工作,沟通情况,交流经验”。我们指挥部四位师生,同在一个办公室,同住一间寝室,在工作上由我抓总,吕怡然负责采编,陈洪祥专搞刻印,吴燕鸣则担任联络。为了争取出报时间,我们经常工作到深夜,记得有时肚子实在饿得慌,四人就身穿背心、短裤,满县城寻找有吃的地方。万籁俱寂的大街上,但闻我们木拖鞋撞击弹格路的声响,真是既浪漫又好笑。当时虽然十分辛劳,但当一期接一期的油印小报发到学员们手中,受到大家的交口称赞时,我们就什么劳累都忘记了。在那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经历了毛主席逝世的悲痛时刻,集体参加了全县人民的悼念活动。同时,我们也经历了“四人帮”被粉碎的欢庆时刻,并积极投身到揭批运动中去。我们进修班师生主编的深入揭批“四人帮”的大字报专栏,被展示在县人民广场最醒目的地方,从早到晚观者如潮,深受人们的欢迎。就是在这样共同学习、生活和战斗的过程中,我和进修班的这几位学员亲密无间,已热乎到可以称兄道弟的程度。
1977年1月,这批进修班学员顺利完成了学业,又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由于原来的基础就不错,加上一年多的专业培训,尤其是自身孜孜不倦的努力,他们都相继受到提拔任用,在不同岗位上都取得了累累硕果。班级党支部书记吴幼萍,来自崇明长江农场,称得上是一名女强人。她热情干练,能说会写,在班级里很有威信。毕业后经过刻苦历练,她从市农场管理局的宣传处到上海财经大学的宣传部,都担负着挑大梁的重要角色。几十年来,她凭借出色的组织管理能力,成功地策划并组织了一次又一次进修班学员的聚会活动,成为大家心目中的“领袖”。班长丁延林,比我小三四岁,是班上最年长的同学之一。他来自奉贤县江海公社,沉着老练,阅历丰富,是公社党委秘书,在工作上已经崭露头角。毕业后他重返故地,由于熟悉党的政策,了解农民、农业和农村工作,他从担任县委农村工作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到出任光明镇党委书记,把自己的智慧和才干都奉献给了新农村建设。如今他已年逾古稀,还在发挥余热,经常受邀协助市、区有关部门从事专题调研工作。他热情好客,慷慨大方,近几年已两次邀请全班学员到奉贤南桥做客,一次是组织参观奉贤碧海金沙等新的景区,另一次则是让大家共襄一年一度的奉贤菜花节的盛举。
当年和我同在川沙县城指挥部的吕怡然、陈洪祥毕业后,我们之间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并且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吕怡然回到宝山县广播站不久,就调任宝山县委书记秘书。他读出大学本科文凭后,由于擅长新闻报道,于上世纪90年代初加盟新民晚报社,从总编办公室工作人员做起,到主持新闻编辑部工作,到出任《新闻记者》杂志主编,不仅被评为高级编辑,还获得上海韬奋编辑奖的殊荣,目前已成为沪上撰写新闻评论的高手之一。近几十年我和他一路走来,在思想上密切沟通,在工作上互相帮助,在业务上共同切磋,真可谓知根知底,心心相印。陈洪祥出生于南汇周浦,为农家子弟,朴实敦厚,心地坦诚。他的书写功底扎实,在钢板蜡纸上刻写的宋体字,端庄秀丽,人见人爱。毕业后他任职于市农场管理局宣传处,农场局撤并后调入市公交部门担任业务主管,一贯踏踏实实,任劳任怨,去年刚刚办了退休手续,暂时还返聘在单位发挥余热。我和他结交甚深,无话不说,家里有什么事情需要他帮忙,他随叫随到,不厌其烦。他早年身体欠佳,常有不适,后坚持以跳舞健身,练得如今身强体壮,众人无不称羡。这几年,我的空闲时间多了,便拜他为师,他既成了我学习跳舞的老师,又是经常陪我练习的舞伴。
说实在的,在这批进修班的男女学员中,每人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其中男学员中如金雪年的沉稳、王国庆的机敏、傳绍平的大气、毛炯炯的博学和扬帆的掌控,以及女学员中如黄建华的严谨、俞梅珍的才貌、戴海燕的精明、任雅萍的聪慧和孙莲珍的朴实等等,都有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
文/丁法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