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拉
最早的上海记忆是在九十年代初。中国刚开放门户,那回的上海仅是路过,目的是应邀到南京开会,会议过后重返上海,亦是路过。住的酒店吃的餐馆都记不得名字,其中有一餐特别难忘,在住宿的酒店里吃湘菜,来自热爱咖喱的热带国家,行前又听说上海人不吃辣椒,没想到出来的那几道湘菜却是酸、麻、辣,比咖喱还厉害得多,至今记忆犹新。记得的还有座上各位上海文艺界的大佬,作家学者和出版社老总等,印象格外深刻的是衣著优雅的李子云先生。那个时候也不知道她是谁,但她说话带我家乡闽南的口音,轻声细气,举止从容,少言语,不争锋,不强出头,看见一个静和净,且淡雅,整个人就是说不出来的很好看的女人,还看得出来,座上每一位都很尊敬她。
忽略所见所闻,主要是突然有机会一下子接触那么多华文书,如获至宝大事采购,见到喜爱的有关文学、艺术、绘画、音乐的史料和创作书籍皆不放过。印刷品的重量叫人投降,仅只数本画册,行李就已经超重,然而为自己所爱虽烦恼却不惜一切,于是一路上忙碌于邮寄,甚至去办海运,特别钟情的书舍不得运走,明知重甸甸亦甘愿手提,有些装在行李箱托运。另外还买了中国画的文房四宝,在缺乏文房四宝的国家学习水墨画,所有面临的困境,都得靠自己解决。走进上海朵云轩,原本在书上和电影里才有的笔洗、笔挂、成套的调色盘,笔墨砚纸和水墨画颜料,出现眼前变实物,仿佛走入宝山,即刻变成超级爱购物的女人,这个那个什么都拼命抱在胸前,不停地跟售货员说都要都要都要。陶瓷和木制的中国画用具沉重无比,一不小心就打破,包装时更要格外留意,托运时也要加上说明标签,累得无心也无暇顾及其他。
等到我听说李子云先生的学问和为人的时候,她已经去世了。人和人之间的相遇讲究的是缘分,和李子云先生就是上海湘菜馆那匆匆一面,她肯定不会记得我,但她的好看与优雅气质却成为鼓励我努力求知向上的一大动力。
上海著名景点是第二回再临上海,才在画家的带领下,到豫园走了一个大圈。画家之前一天约会去豫园时,以为他是带我观光,没想到他带个大相机,在游园时教导如何摆甫士,这样靠着石头坐,那样斜倚在树干边,看这里,望那儿,花前,树下,水边,亭子间,走廊下……九十年代还没有数码科技相机,要先用菲林拍摄后,还得把照片洗出来,才能够看见效果。那回拍了画家四卷菲林,一卷三十六张,一共拍了一百多张,洗照片也是画家付的费,这种照片通常仅仅主角本人有兴趣重复观看,最后的下场是储藏在家里的储藏室,从此再没露面。那天逛豫园花了半天,秋日的冷风中还流了汗,做模特儿真不容易,出来时对豫园景物根本没概念,只记得中国式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假山雅石,还有非常新鲜的所谓“美人靠”。待回家看照片,才知背景风光非常漂亮,但影中人却造作得紧,伪扮淑女的样子很可笑。心里感谢画家的特别看重,可惜慧眼识的却不是英雄,完全缺乏模特儿的特质等于出了丑,发誓从今往后在家里乖乖写字画画就好,不再干这种在镜头底下装模作样的行当。
后来多了一些了解再途经上海,抵达时已下午,有些疲累,但外滩是非去不可的,因为隔天黄昏就飞往郑州开会。住的酒店在黄浦江附近,晚餐过后走去正好散步且一路观景。周边都是人并不稀奇,上海本来就以人头取胜,初秋的风从黄浦江吹来,只见对岸灯火辉煌,在水里闪烁的霓虹灯亦繁华如炽,如此喧嚣的夜色令人看不见天空中是否有星辰,而灿烂奢迷间有多少浮华的欲望在上升和坠落?!
感叹句未画上感叹号,第二天上午在上海一家出版的总编辑带领下,到了一条两排行道树竟是和南京一样的法国梧桐的街道。街上铺满褐黄的叶子,树上的叶子静静地随风在飘舞,几辆车停泊路边,不见有人经过。上午的阳光透过梧桐叶的缝隙洒在人身上,温暖舒适的金色光线叫一条街仿佛都金光灿闪起来。
总编辑把我们带到一家书店,亮了我的眼,幽静温馨的气息里看古朴典雅的布置,书架上有新书,也有旧书,更惊喜的是除了书香,还有咖啡香。总编辑叫来咖啡,在氤氲着咖啡香味的书店里讨论着新书出版的事。上海是中国第一个出版我的书的地方,绍兴路是我喜欢的上海景点。
每一回上海行都匆促路过,上海的感觉就是匆忙。比较从容的是2011年9月上旬受邀去“品味上海”那次,一共住了七天,每天被安排到处观光采风:武康路、徐家汇、闸北海上文化中心、顾村公园、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东方明珠……还到了崇明岛的明珠湖,总算见识了混合着时髦和陈旧、古代与现代的上海,然而,这趟上海之旅的深刻记忆,却是在抵达当晚,到酒店对面尚海派餐厅吃晚饭出来后,已九点多,伫在微凉的夜风中,抬头看酒店的霓虹灯,却看见有半个月亮贴在两栋高楼的中间,张爱玲《半生缘》里形容的“白净莲子似地”照耀着上海。
上海的月亮老叫我想起张爱玲窗前的那个月亮,不是早就沉下去了吗?这是喜欢阅读的人,自己一厢情愿沉溺文学作品中走不出来。旧上海已经过去了。一个作家口气坚定不移,殷勤推荐上海新天地。建筑设计师将上海独有的传统建筑石库门与充满现代感的建筑融为一体,获得广泛的好评,连续好几年都荣获建筑奖项,成为上海的新地标,也是国内外游客到上海旅游时,感受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结合的最好地点。可是我还没有时间去。
一次次途经上海,皆为浮光掠影,时间到了,旅人便得离开,总也识不透。也许因为如此,上海更加吸引人。
寄自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