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类型的书中,文学类的书籍无疑是我们接触最多的。无论是学生时代语文课本上那一篇篇文学经典,还是阅读软件里收藏的一本本电子书,乃至我们喜欢的影视剧也有很多是由文学作品改编的。
偶尔读一读文学让你诗意地栖居,真正的文学在读生……
文学作品为我们构建起一个与现实密切相关却又截然不同的独立空间,让我们醉心其中、忘乎所以。
文学作品的魅力,不在于知识的积累或思想的碰撞,而在于情感的共鸣。我们读诗、读小说、读散文,若是读到引起共鸣的地方,便会油然而生出一种直击心灵深处的感动,仿佛觅得知己,相见恨晚。
有哪些文学作品曾经带给你相见恨晚之感?其中又是哪个片段给了你最知己的瞬间呢?网友们对于这个问题有过许多讨论,我们先来看看他们的部分回答。
01.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
“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张爱玲的这句话很出名,我也早就听说过。然而当我后来在《留情》这篇小说中看到原文的时候,还是觉得写得真好。
02.看到“人间真实”
加缪的《局外人》中有好几个地方都让我很有感触,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这句:“像往常一样,当我听某个人说话听烦了,想要摆脱他时,就装出欣然同意的样子。出乎我的意料,他竟以为自己大获全胜,得意洋洋起来。”简直是“人间真实”!
03.被岁月磨平棱角
年轻的时候读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里面有这么一段:“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最近又看到这段话,忽然觉得写的就是我啊,谁年轻的时候没有许多想法呢?不过现在还是被岁月磨平了棱角。
04.《围城》告诉你太远或太近都不好
钱锺书的《围城》里说:“天生人是教他们孤独的,一个个该各归各的,老死不相往来。身体里容不下的东西,或消化,或排泄,是个人的事;为什么心里容不下的情感,要找同伴来分摊?聚在一起,动不动自己冒犯人,或者人开罪自己,好像一只只刺猬,只好保持着彼此间的距离,要亲密团结,不是你刺痛我的肉,就是我擦破你的皮。”写得太精准了,很多时候人际交往确实是这样,每个人都像一只刺猬,相距太远或太近都不好。
文学作品能够打动我们、引起我们的共鸣,可能是因为其中的一句话,可能是因为故事里的一个人物、一段情节,也可能是因为整个作品探讨的主题、传达的观念。
有一些文学作品,被无数读者誉为“经典”,令很多人读完之后感慨万千、相见恨晚。你是否也有同样的阅读感受呢?
05.保留自相矛盾的怀疑的智慧
契诃夫的独特,在于他坚持以艺术感性的复杂和“怀疑”的智慧,来在已深入人心的象征方式和思维逻辑中,争取一个“微弱”的空间。
在他的文字中缺乏决断。我们见到的更多是互相矛盾、牵制,甚至互为抵消的态度和情感。他对于庸俗的揭发是尖锐的,但我们同时也看到揭发又是温和的。他严厉地嘲笑了庸俗和慵懒,但也似乎为这种严厉而有些难为情。他表达了对人的思想、精神生活高度的向往,但对这种向往本身也感到疑惑。
他相信美好爱情、友谊的力量,却从未给看来顺理成章的情感幸福以完满结局。无疑他十分重视沟通、理解在人的生命中的重要性,但突破“隔膜”的障碍在他看来前景渺茫。
在契诃夫留给我们的遗产中,值得关注的是一种适度的、温和的“怀疑的智慧”:怀疑他打算首肯、打算揭露、批判的对象,但也从对象那里受到启示,而怀疑这种“怀疑”和“怀疑者”自身。
这种“怀疑”并不是简单的对立、否定,因而不可能采取激烈的形态。它不是指向一种终结性的论述,给出明确答案,规定某种坚硬的情感、思维路线。他从不把问题引向一个确定的方向,他暴露事情的多面性,包括前景。
06.人性中的摇摆不定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这段话乍一看,似乎是在说男人都是花心的。但其实,张爱玲想表达的远不止这一点。红的可以是蚊子血,也可以是朱砂痣;白的可以是饭米粒儿,也可以是明月光。男人总在两个女人之间摇摆不定。情况是不是真的这样?女人会不会像男人这样摇摇摆摆?假如不仅是男人,女人也有这种两难选择,那么张爱玲写的就不只是女人或男人,而是人性。
除了人性之外,张爱玲还想表达的是命运。爱上显然不该爱的人是张爱玲小说中的主人公常有的命运。正如许子东老师在其研究张爱玲的著作《许子东细读张爱玲》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张爱玲一贯的主题:人,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即使你极力地控制,以自制力为荣,但,最后你还是自己欺骗自己,人的理性无法控制自己的潜意识。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意识要什么。”
爱情、人性、命运这些常常令我们陷入迷茫的难题却被这段话一针见血地揭示出来,读者在阅读小说时看到这段话,怎能不有所触动?
07.保持“压力下的风度”
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是举世闻名的文学经典,而其中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这句话更是激励了万千读者。这是海明威作品中被引用最多的一句话,也是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想揭示的哲理。
老人千辛万苦钓到的大鱼被鲨鱼吃光,从世俗的角度理解,老人是失败了。但读者读完小说都会感到老人是个真正的英雄,从而也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老人虽然倒霉,但并没有真的失败,用海明威自己的话来说,老人保持了一种“压力下的风度”,也可以说老人是虽败犹荣,他以自己的失败换来的却是尊严和荣誉。
中国人有句古话:不以成败论英雄。说的正是这个意思。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经历过失败的英雄,不是真正的英雄。而一个人往往经历了失败,才能真正走向成熟,人的尊严和勇气往往经过失败才能真正获得。因此,海明威笔下这个失败的老人才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更能给人以鼓舞和激励。
《废墟的忧伤:西方现代文学漫读》
08.直面世界的荒谬和不可理喻
“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我收到养老院的一封电报,说:‘母死。明日葬。专此通知。’这说明不了什么。可能是昨天死的。”《局外人》的开头,主人公冷静得近乎冷漠的态度在这寥寥几句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局外人》正是通过这种排斥了主观情绪和感情的叙述方式来表达世界的荒谬,加缪把荒诞视为人类的生存处境。在《局外人》中,荒谬感产生于对自己处境的冷眼旁观,产生于自己的局外人的姿态,产生于对世界的陌生化的体验。正像加缪自己所说:“《局外人》写的是人在荒谬的世界中孤立无援,身不由己。”
我们身处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古人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我们是这世界的“局内人”,那么我们很可能就会看不清它的“真面目”。而作为“局外人”的默尔索则用他的故事向我们揭示了世界的“真面目”——世界是荒诞和不可理喻的,人是孤独无助的。
09.不被理解和关爱的异化的生活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仰卧着,那坚硬的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抬了抬头,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几乎盖不住肚子尖,都快滑下来了。比起偌大的身驱来,他那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
卡夫卡的代表作《变形记》写的是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异化。格里高尔为了生存而整日奔波,却无法在生活中找到归宿感。社会甚至家庭、人伦都使他感到陌生,最终使他成为异己的存在物,被社会与家庭抛弃。这就是现代人在现代社会中所可能面临的生存处境的变形化的写照。
在这样一个人被异化的社会中,即使人不可能变成甲虫,也可能会拥有甲虫一般的命运——得不到理解和关爱,孤独感日益加深,最终丧失自我,失去人的意义。
10.人生中无往而非灰阑
在地上用石灰画一个圆圈叫做“灰阑”。“灰阑”的背后是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灰阑记》,讲的是包拯将孩子放在灰阑内,让两名女子争夺,拉出灰阑外者胜诉,生母因为不忍而放手,由此得以沉冤昭雪。
就像灰阑里无法自证的孩子马寿郎,在批评家黄子平看来,我们生活的世界无往而非灰阑,弱者的声音常常被轻易打发。
“我们在多大程度上是自身历史的编剧、导演或观众,或只是身不由己的渺小的‘角色’?”谁愿意倾听这些微弱的话语?谁愿意肯定它们自有的不容忽视的价值?
黄子平并未因此放弃信心,他把写作看作挣脱灰阑拘囿的方式,灰阑中的叙述是对沉默的征服,是对解释权的争取,是凭借了无数“参考书目”和人生体验,提出一个基本的质询。
11.澄明的欢乐和温柔的力量
《繁星》、《春水》是冰心作品中为大众最熟知的,也是很多人在青少年时期就读过的,因而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繁星》《春水》成分展现了冰心清新隽永、寓意深邃的语言风格: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她当初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与同时代的其他女性作家相比,冰心的作品中总是洋溢着爱,对自己、对他人、对一草一木,甚至对苦难,都有一种温柔的爱。这造就了她文学风格的独特性,也使她在百年前的革命时代显得有些与众不同。戴锦华老师在《浮出历史地表》中这样评价冰心:“她的欢乐于这个时代过于澄明,她的痛苦于这个时代过于平和,她的信念有时过于清晰,她的思虑过于不食人间烟火。”
冰心的文字以及她的文坛形象就像当时她那两部诗集和她本人的笔名组成的意象——繁星、春水、冰心——那样清新、温柔、莹洁剔透。尽管如此温柔,却能给人以力量,正所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12.人生万事皆是“围城”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这是钱锺书的代表作《围城》中的一句话。作者说婚姻是围城,而读者们则“举一反三”,明白了其实不只是婚姻,我们的生活中还存在很多“围城”。
“《围城》中方鸿渐的出场作为一种象征,正如一个被偶然抛在大海上的孤独者,这孤独者在人与人的‘围城’中深深体味到充满偶然性与荒诞性的悲剧人生。方鸿渐已洞察到人生万事的‘围城’,却仍要在‘围城’内外奔逃。”高旭东教授在其《比较文学与中国文体的现代转型》中对《围城》的主人公方鸿渐做了这样的解读。
是的,人生万事皆是“围城”,不管我们有没有洞察到这一事实,也不管我们是在“围城”之中还是在“围城”之外,我们都如同方鸿渐一样,“仍要在‘围城’内外奔逃”。这似乎是无法摆脱的命运,但归根结底是因为无法克服的人性。
认真读过《围城》的人一定能感受到,小说中对人性的探讨达到了细微深刻的程度,这些人性的细节充分展现在人与人交往之中。作者对于人际交往中一些看似平常的细节的描写,实际都隐藏着对于人性的思考。而“围城”这个意象则是作者对现实观察和思考的一个凝结。
13.“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所至也。”
汤显祖在其《牡丹亭》剧本的《题辞》中的这段话,是从古至今无数痴男怨女的爱情信条。在爱情面前,有情人甚至可以将生死置之度外,杜丽娘可以“前日为柳郎而死,今日为柳郎而生”。用现代人的话来说,就是“爱情至上”。
《牡丹亭》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超越生死、“爱情至上”的故事。这在汤显祖所生活的那个理学统治的时代,可谓相当具有反叛性。但这种“反叛”正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要求。
也因此,《牡丹亭》一问世,便风行一时,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据说是“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当时的很多女性读者被它深深感动,在思想感情上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甚至有女子因《牡丹亭》伤感而死。今天的我们读起《牡丹亭》时,虽然不至于肝肠寸断,但依然会被主人公之间的“一往情深”打动。
14.君子既要向内更要向外
“君子”向内方面多而向外的少,在《论语》上如此。向内是个人品格修养,向外是事业之成功。此是人之长处,亦即其短处。
君子不仅是向内的,同时要有向外的事业之发展。向内太多是病,但尚不失为束身自好之君子,可结果自好变成“自了”,这已经不成,虽尚有其好处而没有向外的了——二减一,等于一。宋元明清诸儒学案便只有向内,没有向外。宋理学家愈多,对辽、金愈没办法,明亦然。
“君子”一词,含义因历代而不同。讲书人有自己主观,未必为作者文心。“君子”向内的方面多而向外的少,在《论语》中就是这样。向内是个人的品格修养,向外则是事业的成功。这既是人的长处,亦即其短处。君子不仅是向内的,同时要有向外的事业发展。
只有向内、没有向外,是可怕的。而现在,连向内的也没有了——一减一等于零了。
编辑:朱佳伟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