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孚中过秀才,这是广为人知的事实,因为他的“秀才将军”这个名号实在太出名了,但是在民国时期的军界中中过秀才的可真的不是只有他一个,有好几个人的成就只在他之上不在他之下,甚至文采还远远超过,那么为什么只有吴佩服就得到了这么一个外号呢?
清末明初新军中的秀才真的并不稀奇,“凡知识分子,见科举已停,贫士无进身之阶,遂相属投军”,安徽征收的新军“兵士多系举人、凛生、秀才之优秀 知识分子”,张之洞更是“努力招收举人、贡生、生员等有功名的士子书生,以及候选官员、官绅家庭子弟和各种各样知书达理的人”。这并不是吹牛,1905年湖北新军在黄陂招收了96名新兵,其中就有24个秀才(还有12个禀生)。就算在北洋军中,吴佩孚的秀才身份也不算是鹤立鸡群,冯国璋不光有秀才的身份,还是武备学堂的前辈,论起教书育人冯老太爷可有半个北洋军的军头当弟子,论军阀辈分冯老爷子也是吴佩孚的前辈。
在各地新军中文化程度超过他的人也大有人在,湖北新军的熊十力老先生没中过秀才,但他的学问吴佩孚那是拍马都追不上。论军事成就,四川有一个朱姓大个子也算是大半个秀才(通过了县试、府试,院试考试前科举制度取消了),论军事成就此人能把吴佩孚甩出大半个北京。此人出道晚,但却一度是军阀中的明日之星,31岁就凭借军功当了旅长,还有泸州当地盘;后来他和一个湖南人一起组建了中国近现代最强大的军队,横扫了所有军阀,让中国重新屹立在民族之颠(吴禄贞的“一拳打倒亚细亚,两脚踢翻欧罗巴”只是自嗨,这位组建的军队可真做到了),并以总司令的身份永远被这支军队铭记。这个人的文采也不错,写过“推开黑幕剑叁尺,痛饮黄龙酒数杯,西蜀偏安庸者据,逐鹿中原是雄才”,论文采不输于吴佩孚的“民国军人皆紫袍,为何不与民分劳?玉杯饮尽千家血,红烛烧残万姓膏”。
孙中山军中也有著名的秀才将军,那就是朱大个子的同窗大哥范石生。范石生也是顶级的聪明人,1903年16岁就中了秀才,抽空还学了中医,他的医术水平比吴佩孚摆摊算命的水平高多了,是能登堂入室的医生。范石生36岁就有了上将军衔,叫他“秀才将军”也绝不为过(但他绝不以此为荣),还得到了孙中山:“军中有一范,顽敌心胆战”的评价(类比范仲淹)。老范在广州政府的地位超然,一度可以给蒋校长脸色看。朱大个子南昌起义失败后,就是老范提供了军队编号和补给,让其度过了难关,也是一己之力改变了历史的人。
这些秀才军人的成就都不比吴佩孚差,吴佩孚要显摆自己的秀才身份就有些过于托大了。“秀才将军”其实就是一个外号,在民国军界未必有多少敬意,就像“胡帅”是张作霖的外号一样,恐怕是当时的人们都觉得吴佩孚太酸文假醋、拿腔拿调,才拿这个假道学真军阀开涮。
编辑:朱佳伟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