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刘江认为:激烈竞争中,购剧风险增加,电视台为保险起见,反而更愿意为大牌买单
■文汇报首席记者 王彦
2015年对于中国电视剧产业而言,无论如何都是值得记取的一年。从今年起,内地实行10年之久的“一剧四星”政策改由“一剧两星”取代。所谓“一剧两星”,即一部电视剧只能同时登上两家卫视(上星频道),且每晚黄金时段最多只能连播两集。
新政出台,乐观者马上就联想到诸多利好。比如优质剧集资源紧缺,市场的高要求意味着制作品质水涨船高,“雷剧”将无处生存;又如原来有4家卫视为一部剧买单,如今减少2家,考虑到电视台购剧成本增加有限,明星大腕的片酬或可相应调低,防止市场虚高;再不济,“一剧两星”也能保证换台即换剧,让观众免受“千台一剧”的重复审美。仿佛只要“一剧两星”一声令下,荧屏从此去芜存菁。
2015年已倏忽而至,那些半年前政策刚公布时的美好愿景是否也如期而至了呢?一切没那么简单。
“雷剧”退出舞台?只是换频道播出
一部剧由4位金主减少到2家买单,电视台购剧成本走高是一目了然的事情。打个比方,去年热播的《红高粱》首轮由东方、北京、山东和浙江4家卫视联播,如果该剧单集成本在160万元,那么每家卫视分摊40万元。新政实行后,虽然单集成本不会简单地翻倍为80万元,但比原先上扬成为必然。包括东方、浙江等卫视的电视剧中心负责人都提到,“一剧两星”后,电视台为大剧、好剧势必会比往年投入更多、购置更谨慎。从此,一线卫视的眼里只容得下“大而美”,从这一层面解读,新政似乎已让粗制滥造的小成本走开。
但别忘了,放眼全国,能以雄厚财力保障购剧资本的一线卫视只是极少部分,囊中羞涩的却是绝大多数。“一剧四星”的时代,二三线卫视还能凭4台联播的方式,从大剧市场里分一杯羹。而今两台联合购剧,二三线卫视企图搭一线顺风车的捷径被生生掐断。以眼下正在湖南卫视独播的《武媚娘传奇》为例,该剧单集购置费叫价250万元,这对一些地方卫视而言,无异于天价。
影视策划人谢晓虎的话恰好概括了卫视购剧前景,“央视、湖南财大气粗,‘私房菜’独播剧不在话下;浙江、东方、江苏等一线人家出手阔绰,大饭店、小菜馆任君挑选;至于大多数地方卫视,要么残羹冷炙,要么计划外中奖”。按他看来,“小而美”的黑马剧固然存在,但多数时候,经历一线卫视大浪淘沙后,剩下的精品屈指可数。“雷剧”们绝不会就此退出舞台,只是从这家挪到了别家。
一线明星降片酬?除非大城市降房价
去年夏天,一部《离婚律师》颇受热捧,姚晨与吴秀波的组合,两位一线明星近2000万元的片酬直接抬高了制作成本。有人曾预言,考虑到电视剧仍是电视台的买方市场,新政推行后,片方只能把成本压缩到明星身上,因此一线明星们的片酬将会适当降低。甚至有人乐观展望,等演员片酬降下来了,观众们又能看到诸如《大宅门》《康熙王朝》这样的全明星阵容了。
可执导《咱们结婚吧》的导演刘江一席话戳破美梦。“一线明星等于号召力、收视率,而收视率是电视台的生命线。”刘江说,政策改变后,购剧风险增加,电视台为保险起见,反而更愿意为大牌买单。
“哪家明星能保障收视率,哪家明星就是电视台的刚需。尤其是‘一剧两星’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电视台以及制作方更需要大明星去征服观众手中的遥控器。”在刘江看来,那些大牌演员,依旧会是制片方眼里的香饽饽,他们的片酬也不会有太大变化。刘导话音刚落,圈内传来消息,刘恺威与杜淳的打包价,已从1000万元一部剧上涨到了1500万元。
出品过《北平无战事》的金牌制作人侯鸿亮直言:“大腕不愁没戏演。这就像一线城市的房价,资源越稀缺,房价越坚挺。”
至于换台即换剧的构想,也未必能完全实现。已经有卫视打出“1.5轮跟播”对策,试图靠几集的时间差来打个擦边球。例如郑晓龙导演、孙俪主演的《芈月传》,早在去年就由东方卫视购下首播权。但如此焦点之作,其他卫视岂肯轻易错过。于是,“1.5轮跟播”悄然走红。可以预见,当东方卫视《芈月传》播完前10集,转换频道,必然会有别家从头播出。对于观众,还是那部剧,只是重温了前几集。
一言以蔽之,“一剧两星”不过4个字,电视剧的桃花源却需要长久的提升与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