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若甫
人们喜欢听引人入胜的故事,于是朱晓玫讲了一个故事。2007年,她去除内心魔障,站到风口浪尖,出版了法语传记。2012年,从法语版翻译而来的英语版传记《秘密钢琴:从劳改营到哥德堡》问世。书里忠实记载了主人公所受的人生劫难和得到的音乐救赎,满足了后辈的好奇,引起了同辈的共鸣,填补了大众和传媒对一段历史的集体空白,畅销在情理之中。
全书从序言到后记共30章节,就像钢琴家引以为豪的《哥德堡变奏曲》一样,首末两段中间的是30首变奏。从这点出发,《哥德堡变奏曲》作为朱晓玫的招牌曲目,不免开始带有富含她人生的自传色彩,就像佩戴久的玉器能够“养人”,人也能“养玉”一样。
9日,朱晓玫亮出了她的“玉”。纵观全曲,如以钢琴版的录音为例,在从古尔德索尼唱片第一版的38分钟到叶甫根尼·劳罗廖夫灌录的85分钟版本之间,她选择了60分钟的中间路线,既安全又稳当。
在全曲分量最重,也是最有故事可讲的第25变奏的慢板中,在少有装饰音的干扰情况下,朱晓玫发挥出了她的叙事功底。她为这首拥有悲伤和灰暗主题的乐章赋予了肖邦《夜曲》式的情怀和柴可夫斯基《船歌》式的浪漫。五分半钟的时间内,音乐与生俱来的冥想特质借由钢琴家敏锐的触键,纯净的音色和考究的踏板慢慢呈现。为求最高效的情感渲染,她同样去掉了第二部分,以和紧接而至的第26变奏形成立竿见影的“悲喜”对比。
《哥德堡变奏曲》馈赠给演绎者极大的伸缩自由和风格定性,朱晓玫慷慨地接受了巴赫的善意。她的演奏随性自由,充满了西方人眼中东方人独具的“诗意”,这点与傅聪早期弹奏的肖邦作品如出一辙。她的个人经历经由各种渠道和角度的放大煽情,也为大众理解和巴赫音乐间架起了桥梁。人们需要用深入浅出的故事,来理解巴赫在《哥德堡变奏曲》中表达的各种调性转变、主题反复及和声进行,就像他们理解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抑或是美好,但通常不甚靠谱的传说是绝佳的“补白”谈资。朱晓玫的故事恰恰填补了无论是理智,还是情感上的空白,让四百号人在挤爆的音乐厅里悄然无声地坐上一个小时。
然而对于初次聆听这首作品的听众而言,他们接受的并非示范意义的信息。钢琴家在音乐会后发言,将加演的巴赫《慢板》献给包括顾圣婴在内的两位在特殊时代逝去的同行。强烈的人文气质之下,朱晓玫其实也在对巴赫可爱的音乐做类似于“道德绑架”的过度解读。在并不具有巴洛克聆听土壤的中国,这是个狭隘而一意孤行的信号。
换一种叙事和风格,也许《哥德堡变奏曲》就能呈现出另一番金玉其质,这才是音乐永恒不变的故事。
(作者系独立乐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