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纸牌屋》的叙事结构说起
李健鸣
红极一时的美国电视连续剧《纸牌屋》已经拍了两季,主角弗兰克的仕途一路上升,估计在第三季中,他就该走下坡路了。一般来说,美国总统题材的电视剧就是这个套路:总统不断地要陷入政治危机,不断地需要危机攻关,总而言之就是要表现总统本不好当。尽管如此,争当美国总统一直并仍然是美国梦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当上美国总统就实现了最大的美国人的梦想。只不过实现此梦只是遥远的一道风景而已,通往这条风景的道路则铺满荆棘、危机四伏、刀光剑影。
在文娱作品中,老练的角色始终是被抨击的对象,不择手段的做法使他们总被打上奸诈的烙印,《纸牌屋》中的弗兰克亦是如此。从《纸牌屋》第一季一开始,我们就知道他帮助总统登上了宝座,喜形于色的他本以为自己付出了这么多的心血,一定能换来国务卿的高位,因为这样的交易在政界几乎是不成文的规矩。但让弗兰克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次他居然中了总统的计,颗粒无收。他决心一报还一报,不仅要找出总统真正的幕后诸葛亮,还要让自己“咸鱼翻身”。在第一季第13集中,他终于如愿。
第13集从内容上看非常重要,很多事情都要对观者有所交代。也许正因为如此,编剧和导演对这一集的设计也颇费匠心,留足了悬念,保持了观者的好奇心,最后又峰回路转,把谜底揭开。清晨,水管子漏水的声音让本已忧心忡忡的弗兰克越发烦恼,他一夜没睡,找来中间人雷米,想通过他让大公司出面阻止总统任命商业大亨塔斯克当副总统。一到白宫,他马上先下手为强,主动要求总统请塔斯克到白宫,同时又把这一消息透露给媒体,以搞乱总统的阵脚。他妻子也遇到了被起诉的危险,夜里的噩梦加剧了他俩的心神不定。这时,观者还无法得知弗兰克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只能感觉到他内心的紧张和仇恨。他走进教堂,面对上帝,他选择了向自己和为自己祈祷。当他把信徒点燃的小蜡烛一个个吹灭时,观者能感到他背水一战的决心。
就在天似乎要塌下来的时候,夫妻两人坐在黑漆漆的屋里,在昏暗的灯光下同抽一支烟。妻子问道:“我们死后会留下什么?”丈夫的回答:“我们做了大事”。妻子问:“为谁?”丈夫答道:“为彼此”。
在这部电视剧中,这一抽烟的场面多次出现,黑屋子里那点微弱的光线充分表现了夫妻两人在追求共同目标时的默契和相互支持,但时而又会处于命悬一线的境地。而这次则更有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味道,两个相依为命的人面临即将到来的大战相互充电。星期五是总统任命副总统的最后期限,弗兰克决心拿出一副毫不退让的架势,以自己的气势打乱总统和塔斯克的阵脚,最后,有点无奈的塔斯克决意把他收服为心腹,通过总统任命他为副总统,弗兰克以自己的冷静和不屈不挠的姿态赢得了胜利,终于完成了他报复大业的第一步。回到家中,听不到滴水声的屋子变得分外静寂。妻子告诉他,是她自己修好了水管,一切似乎又走上了正轨。结尾时,他和妻子穿上运动服,以均匀的速度自信地往前跑着,似乎是在跑向下一个更为壮观的起跑线。
这一集的结构颇像电影,十分完整和考究,最重要的是通过几条线的交叉展开始终让观者保持了一定的兴趣,然后就是把不按常规的结果搬出来,所谓创意也就不过是如此。第一季结束了,留下的新悬念就是当上副总统的弗兰克还会有什么伟大的计划?观者似乎还没有太多的想象空间。但有一点观者心里是清楚的,正如弗兰克自己说的:光阴的逝去会杀死一切,包括自己。弗兰克是个喜欢生活在黑色地带的人,正是这一阴暗的空间给予了他坚强的神经和力量,也许正因为如此,在整个电视剧中,他和他妻子的住房,如同他们的心灵永远是暗无天日,可以说这一寓意贯穿了全剧。
与欧洲国家相比,美国人更喜欢在电影和电视剧中渲染执政者的生活和所作所为,这肯定同美国的大众娱乐心态有关:进不了达官贵人圈子的普通老百姓,希望通过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来得到一定的补偿,哪怕是通过虚构的渠道。美国文化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相同人群通过各种媒介:宗教、体育比赛、文化生活,包括参加竞选活动等找到自己的社交圈子和社会认同感,所以在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政治参与也占有一定比例。参与政治本是人类活动的一部分,热衷政治的人也无懈可击,就像有人热爱厨艺或园艺一样。正常的社会也应满足这部分人的需求。
看《纸牌屋》时,让我联想最多的问题是:什么样的社会会平衡些呢?其中一个结论就是要让老百姓各尽所能,能让各自的爱好找到相应的出路,例如能让喜欢政治的那些人能发挥自己的长处。有一点我敢肯定:那就是当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热衷的事情去做时,社会就会安定得多。
(作者系剧作家、翻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