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娴
孙红雷演的张三(报号贼九)深吸一口气,幽幽吐出句:“等风来”。令人喷饭之余,也奠定了《二炮手》另类正剧的调性。
《二炮手》正在东方、江苏和天津三大卫视热播,七天网络点击量已破3亿。从《激情燃烧的岁月》到《士兵突击》,再到《我的团长我的团》,康洪雷一路把抗战题材拍到了顶峰,当我们正寻思着他是不是走到了瓶颈里,变不出什么新花样了?他甩出个《二炮手》解了惑。但这一“炮”,骨骼清奇,可谓是剑走偏锋,跳脱了正剧的框框,用一种戏谑的喜剧风格,刻画战时小人物的命运纠葛。手撕鬼子的抗战剧,主角从八路换成了土匪,孙红雷演的张三,因为师父镇山好之死跟日本狙击手真田茗结下梁子,而真田也因为战友和未婚妻被杀对张三恨之入骨。全剧把两国的战争缩小到两个人的恩怨上,描绘一个吊儿郎当、价值观偏差的土匪如何成长为八路军的狙击手。这样的设置和人物路径转换不可谓不巧妙。需要解释的是,片中所说的“二炮手”并不是部队里的炮手,而是东北黑话。东北绺子,也就是土匪里,下山负责带队突击的叫“炮头”,负责断后、掩护、打黑枪的叫做“二炮手”。第一集中,“炮头”镇山好教训贼九说:“难道你想一辈子打黑枪,怎么服众?”不料此语反倒激励了贼九之后的人生:不仅用打黑枪服了众,还成了国共两军争抢的香饽饽。
纵观全剧,语言是《二炮手》的魂,笑点的铺设、夸张舞台感的营造,都靠着那些出彩的台词和台词的表现方式。
与电影《智取威虎山》有异曲同工之处的,是剧中大量使用的东北黑话和唠嗑式的台词,不同于其他抗战剧一本正经讲道理,增添了几分新奇,也颇接地气。
炮手张三,青梅竹马的小姐李四,号称是北大学生的连长赵大脑袋,以及赵大脑袋的死对头齐大白话,戏里每一个角色连带名字都像是段子手附体,动不动就“咱们唠个嗑”,仿佛耍贫逗贱是正事儿,打仗反倒成了茶余饭后、偶尔为之的“副业”。
有一场戏,张三和小伙伴拆了连长齐大白话的宝贝望远镜,装在步枪上当瞄准器,被当场抓包,赵大脑袋护犊心切,想让齐大白话放过张三。两人相持不下,赵大脑袋发了狠:“你今天敢动贼九一根毫毛,我跟你没明天!”齐大白话也咬牙切齿喊话:“我不要明天,我只要今天。”两人握着手榴弹,摄影机来了个360度全景,赵大脑袋哭丧着脸大喊:“这话怎么就说不上去啊。”悲壮的表情配上无厘头的对白,是活脱脱的生活。这一对活宝俨然扮演了逗哏捧哏的角色,在剧中还有各种抖包袱的场景,活脱脱把八路军营地造成了相声曲苑。有意思的是,剧中几乎所有的日文台词都由后期配音,日本女孩凌织羽一角除外。她说中文时生硬的发音让人很难相信这是由一位中国演员饰演的,中国演员模仿日本人异国口音,几处细节,颇为用心。
活泼是活泼了,但也可以看出导演太想表现幽默,反倒被套进了幽默的枷锁里,有些用力过猛。尽管张三有着神枪手的本事,扮猪吃老虎也是一流,却不时让人觉得装傻卖萌得有点“过”。比如有一场戏,战友送鸡蛋给张三吃,想感谢他帮了忙,前一秒还油头滑脑的张三冷不丁换上一副“好同志”的严肃表情:“我已经不是我了,我是一名光荣的八路军战士,我们有纪律,请谅解。”这种生硬的转换多少叫人摸不着头脑,为搞笑伤了人物塑造未免就过了点。
有观众说:本想看一场激情酣畅的抗战剧,没想到看了个搞笑片,这么欢乐真的好吗?对此,康洪雷给出的解释是:“戏讲的是那个年代的,但是看剧的观众则是当今时代的人,越是在最艰苦的条件下,国人就越是苦中作乐、越幽默,这其实恰恰更为强烈地反映了中国人一种乐观积极并且坚韧的精神内核。”
其实,可以看出导演在前半部分想要卖力制造宏大的战争场面,无奈台词太抢戏,被“段子手们”轮番轰炸过后,谁还记得那些血肉横飞的定格、长枪大炮的肆虐?不得不说,这部剧在化解战争戾气上颇为成功,看目前剧情的走向,煽情桥段与凝重场面也就快要登场。比起悲从中来,这里是笑中带着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