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记者 薄小波
位于嘉定新城的上海保利大剧院开张第一季演出接近尾声,票房成绩卓异:自去年10月启用以来,演出平均上座率接近80%,其中嘉定本地观众占比八成,部分演出全场观众几乎都是嘉定人。
保利剧院在全国有40家,均走“高大上”路线--国家级及世界排名靠前的音乐、舞蹈等文艺团队的演出,约占三分之一。因此,一般来说,新建的“保利剧院”头两年的平均上座率能达到50%就非常不错了。
免费回城巴士空荡荡
上海保利大剧院由普利兹克建筑大奖得主安藤忠雄设计,是沪上首座水景剧院,又被称为“万花筒”,包括一个1466座大剧场、一个400座多功能厅,能满足交响乐、歌剧、舞剧、话剧、综合文艺及其他现代剧目演出需要。
尽管建筑师和建筑本身的魅力使其早在开业前即获得了一定知名度,但对其开业后的运营效果,保利仍然做好了长期准备:毕竟位于市郊,难免在一段时间内遭遇曲高和寡之困。上海保利大剧院总经理秦体记坦言:“原来预计运营第一年上座率能超过30%。”
嘉定保利起初“押宝”的观众主体仍是中心城区市民。为方便“上只角”市民多来嘉定,剧院方特意准备了两辆大巴,以便每场演出结束后免费送观众返回市区。没想到,免费大巴乘客寥寥,有一场演出观众爆满,散场后只有一人搭乘。与此相对照,剧院首次现场售票,一条排队长龙拐过几个弯,足有1500多人,“窗口购票一般以本地客居多--而我们原本预估顶多只有两三百人来。”
产业转型改变人口结构
不仅是上海保利大剧院,去年6月开业的嘉定区图书馆新馆客流也远超预期:开馆后,每逢节假日,这里的日客流量达到七八千人次,每个周末的文化讲座也都座无虚席。
庞大的文化消费力从何而来?对这个问题颇感困惑的保利大剧院和嘉定区一起分析当地人口结构后发现:近十年来,嘉定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下了“真功夫”,重点新兴产业逐渐取代传统的低端制造业,科技型企业占比大幅上升,嘉定区人口构成也因此出现巨大变化--“有文化的”比例相对比较高。
据了解,嘉定区不但成功吸引了11家国家级科研院所“凤还巢”,而且还在打通产学研链条上做文章,鼓励院所建设新的研发基地。强大的研发实力,带动着科技型企业迅猛发展:嘉定区现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95家,占全市总量的9.2%;国家和上海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嘉定区承接了新能源汽车、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基础软件等五项。
知识型企业带来知识型嘉定人:十年来,嘉定区仅依靠汽车行业就吸引了1万多名“海外人才”,其中常驻嘉定的“海归”就有6700人;去年新开业的“联影医疗”,拥有逾千人的研发团队,其中100多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500多人具有跨国公司和行业知名企业工作经历……
海归会聚,白领集群——新嘉定人中有大量古典音乐、话剧等高雅艺术“发烧友”,也就不足为奇了。“保利嘉定现象”找到了根源。
公共财政倾向文化服务
更大规模的文化消费人群仍然需要培养。嘉定区文联党组书记燕小明告诉记者,对于人口结构变化所可能引发的文化需求“量增质提”,嘉定区此前已着手布局。
早在保利大剧院筹建伊始,嘉定区文广部门就开始在嘉定人中培育观众了。五六年来,嘉定区每年都举办十场左右“大剧院艺术课堂”,邀请专家普及交响乐、芭蕾舞等高雅艺术。在区文化馆剧场里,还曾经按大剧院标准搞过几次“模拟演出”,让更多嘉定人熟悉“高大上”的文化活动。
政府财政也开始向文化公共服务倾斜,目前已规划了以区级公共文化设施为核心的“15分钟文化圈”,基本形成了梯级分布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其中,区文化馆新馆拥有三间独立琴房、四间艺术教室、三个功能各异的排练厅等,向区域内群文团队免费开放;还有一个设备齐全的标准化剧场,配备有专业文化艺术师资力量,可免费为市民提供声乐、合唱、舞蹈、沪剧、舞台监督、书法、美术、摄影等多项辅导和培训。
燕小明笑言:“已经有所准备,但显然我们还是低估了嘉定人的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