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音乐剧《伊丽莎白》剧照。
■文汇报记者 徐璐明
11日晚,音乐剧《伊丽莎白》在文化广场落下帷幕。这部以德语演唱的音乐剧既没有让人耳熟能详的音乐旋律,也不像许多百老汇音乐剧那样拥有巨大的粉丝基础,在众多被冠以“百老汇经典”的同类面前,多少显得有些“小众”。然而,就是这样一部“小众”作品,却在连演40场之后意外收获了几乎“一边倒”的好口碑。在专家看来,《伊丽莎白》的走红有其必然性——作为德奥系音乐剧的代表作,这部作品在欧洲已然有了很高的声誉。如何能制作出属于中国的“《伊丽莎白》”,才是所有音乐剧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德式”戏剧烙印彰显与众不同
一谈到《伊丽莎白》,专家们都不约而同地形容它是一部“最接近历史的音乐剧”。不同于电影《茜茜公主》中塑造的天真烂漫的少女形象,这部音乐剧里的伊丽莎白是个矛盾的集合体,这样的诠释更接近历史。在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陶辛看来,德语系的国家有着非常深厚的戏剧传统,它的叙述方式和舞台语言都有着独特的“德式”烙印。
陶辛告诉记者,《伊丽莎白》把德国戏剧的间离美学原则表现得淋漓尽致:刺客卢凯尼从开场就始终游走于舞台,随时从任何一个情境中跳出来,向观众作现场解说。“这样的人物设置,给观众提供了一个冷静、客观的视角来纵观全局,而不是被戏剧中人物带着走。通过这样的效果来还原历史,显得更真实。”
文化广场艺术总监费元洪在现场看了十几遍《伊丽莎白》,剧中人物的多元塑造让他印象尤为深刻。“《伊丽莎白》中的人物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每一个角色都是复杂、多元的存在。”即使是与伊丽莎白站在对立面的皇太后,当她在剧末唱出自己家国无法两全的无奈时,也颇让人感到同情。在费元洪看来,区别于百老汇那样极端的恶与善的对立,《伊丽莎白》中没有刻意的歌颂,也没有恶意的贬低,反而更符合当代观众的价值观。
跳出百老汇模式,用音乐讲好故事
朗朗上口的音乐、唱唱跳跳的表达、大团圆式的结局……以往,一提到“音乐剧”,人们首先联想到的就是百老汇模式。《伊丽莎白》的走红,无疑为观众提供了另一个视角:原来音乐剧也可以那么“严肃”,却又那么“好看”。
在众多专家看来,正是与生俱来的深厚文化积淀,让这部音乐剧彰显出了与众不同的气质。陶辛指出,相比于百老汇式的音乐剧,德语音乐剧不放大娱乐性,也不会为了歌曲的流行而脱离戏剧刻意制造“好听”的音乐。不刻意追求商业性,却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看似矛盾的背后,却能为业内人士带来不少启示。
在作曲家金复载看来,无论是德国式的严谨、理性,还是美国式的欢乐,都可以获得市场的认同。如何将故事讲好,才是音乐剧至关重要的一步,而这恰巧凸显了中国音乐剧创作的短板,就是缺乏懂得用音乐讲故事的编剧。“好的剧作家不一定是好的音乐剧编剧。”金复载指出,“在音乐剧里,音乐如何介入到戏剧中非常关键,懂得用音乐讲故事是编剧的基本功。而中国目前太缺少这样专业的音乐剧编剧了。”费元洪则认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讲故事方式,中国的音乐剧人不妨从百老汇式的叙事方式跳脱出来,另辟蹊径,也许就能创作出有着中国文化基因的“《伊丽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