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陈望道先生任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时的名片。在陈望道主持下的新闻系,从1941年到1945年,短短的几年有了很大的发展,从一个无名小系变成一个有一定知名度的大系。本文作者陈振新系陈望道先生的儿子,相关图片均由其提供。今年1月18日是陈望道先生诞辰125周年。
图为陈望道先生1940年至1946年在重庆北碚复旦大学任教期间居住的“潜庐”。
“潜庐”是陈望道先生1940-1946年间在重庆北碚的旧居,从散落在“潜庐”的往事依稀可见那个动乱年代中的学人陈望道。
一
1940年抗战期间,陈望道为了避开汪伪特务的迫害于是年秋天从上海途经香港赴抗日后方重庆,回到迁校于重庆北碚的复旦大学中文系任教。
那个时候因为南京、武汉相继沦陷,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称为“陪都”),所以国内文化界、新闻界有识之士也都纷纷聚集于此。正因为如此,山城人口剧增,一屋难求,不少人只能栖身于山洞,或是几家人挤在一间屋中。在陈望道来到重庆北碚复旦大学前夕,北碚黄桷镇的复旦大学刚经历了一次日机大轰炸,教师宿舍王家花园被炸,要寻找一个栖身的居所则更为困难,为此陈望道住进了距离学校约一华里远的东阳镇一个名为“潜庐”的民居。
“潜庐”是一个穿斗式木结构、小青瓦夹壁墙的四合院,朝门顶端镶嵌“潜庐”二字,建于民国二十八年一月。因抗战爆发上海复旦大学迁到北碚黄桷镇夏坝,“潜庐”的主人刘少隆先生为支援全民抗战、支持教育事业,将“潜庐”捐给复旦大学使用,成了陈望道抗战时期在北碚的居所。
“潜庐”共有6间房屋,进屋正面为陈望道的卧室和厅堂。1944年中共南方局青年组领导的 《中国学生导报》 社成立后,“潜庐”左边的一间成了 《中国学生导报》 的编辑室,右边三间则成了中共复旦大学支部的地下活动据点。
陈望道在重庆北碚复旦大学工作六年,“潜庐”亲历了这六年,也默默地牢记了这六年里所发生的一切。
二
1940年秋陈望道从上海来到重庆北碚复旦大学的时候,正是吴南轩担任代理校长,教务长又不幸遇难牺牲,学校在教学、管理等方面都处于极度混乱的时候,吴校长急于物色一名教授以辅助他管理学校,见陈望道来了,便几次三番地前来游说,想请陈望道出来担任学校的训导长。在经过一番权衡得失并与复旦中共地下党商量之后,陈望道担任了半年的训导长。在这半年斗争环境十分复杂、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陈望道讲究策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既保存了自己也协助地下党暗中保护了一批革命力量。
陈望道初到重庆北碚复旦大学的那一年里,还有两件事至今令人难忘:一是1940年9月22日,周恩来和邓颖超专程来北碚,在北温泉公园数帆楼204号房间约见了陈望道等知名人士,相互促膝畅谈国家的命运何去何从,并共进了午餐。二是同年11月7日陈望道应邀参加了国民政府政治部在纯阳洞电影制片厂举办的陪都文化界新闻界招待晚会,并在“政治部招待陪都文化界新闻界晚会来宾题名”册上签了名。赴会并在题名册上签名的还有八路军驻渝办事处主任周恩来,复旦大学校董于右任、张道藩和教授曹靖华、马宗融、黄芝冈、姚蓬子、胡风、金长佑、赵敏恒、洪深、谢仁钊、寿景伟、许涤新、田汉等人,陪都新闻界文化界的七百余人参加了这一次盛会。在抗战处于艰苦阶段、中国向何处去的关键时刻,有这么多的文人相聚陪都,意义深远。(如今,这一“题名册”已经作为国家一级文物保存在重庆博物馆内)
1942年8月吴南轩校长任命陈望道为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陈望道提出了“宣扬真理,改革社会”的办系方针和“好学力行”的系铭。为了实现“宣扬真理,改革社会”的办系方针和“好学力行”的系铭,当时系里开设的课程都坚持“理论与实验并重”的原则。课程的性质大致可分为四类:首先是基本工具的训练,中国文学、英文、第二外国语、心理学、统计学,及其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均在必选之列。其次是专门知识之灌输,包括理论与实验两方面,举凡报学概论、编辑、采访、报馆组织、管理、广告发行、照相绘画、印刷等,皆囊括其中。第三为辅导知识之旁助,此项包括新闻记者应有的政治、社会、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外交等知识。第四为写作技术之训练,如评论练习、通讯写作、速记术、校对术等。
除了课程的开设坚持“理论与实验并重”外,为了进一步“充实新闻教学的设备与内容,使有志于新闻事业的青年更能学以致用”,陈望道还亲自在重庆募捐筹建了一座“新闻馆”,于1944年4月5日正式落成开幕。该“新闻馆”内设有编辑室、印刷室、图书资料室、会议室以及收音广播室,共十余间房屋。“新闻馆”的建立,在新闻系的历史上是一个创举。陈望道在 《新闻馆与新闻教育问题》 一篇短文中曾说:“现在中国新闻教育机关亟需解决的问题似乎有两个:一是如何充实教学的设备与内容,使有志新闻事业的青年更能学以致用;二是如何与新闻事业机关取得更密切之联系,使学与用更不至于脱节。筹建新闻馆便是想尝试解决第一个问题的一部分,以为解决第二个问题的基础。”接着他又说:“我们切望能与新闻事业机关合作,能够以形影似的亲密关系开辟自己的前途,谋求人群的幸福!”在4月5日开幕那天,于右任发来的“新闻自由万岁!”演讲词中也说:“新闻馆落成庆祝的意义,绝不止平常添设几个房舍,而是这馆舍命名的含义,中国新闻事业与复旦,在过去已有密切的关系,在未来更有远大的展望。”这所规模不大的“新闻馆”坐落在校园的西北角上,它不仅是新闻系教学实习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成了当时全校进步师生争取民主自由的活动场所。馆内收音室经常收听延安广播,新华社的重要消息一经收录下来,立即传遍复旦校园,因而这里被师生们誉为“夏坝的延安”。
在陈望道主持新闻系工作的第二年,国民党教育部任命C.C派章益为复旦大学校长,无疑是想进一步控制这所学校。新闻系的学生在中共南方局青年组的直接领导下,在陈望道的支持下,采取了出版 《夏坝风》、《文学窗》 等壁报,和其他学校合作创办 《中国学生导报》 及举办各种晚会和座谈会等一系列措施,与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每周一次的分析时事、讨论问题、研究学术的“新闻晚会”,可谓盛极一时。《中国学生导报》是中共南方局青年组直接领导的外围组织,它的编辑室就在“潜庐”陈望道卧室的左边。当年,陈望道曾对指定同他联系的地下党员明确表示:“请把党的意图告诉我,我会知道怎样行事的。”地下党组织在当时对陈望道也持完全信任的态度。
陈望道十分注意培养新闻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解决学生实习困难,陈望道恢复了原有的复旦新闻通讯社,并且自任“复新通讯社”社长。复新通讯社,由学生当编辑,除出版 《通讯稿》 刊物外,每周五都会发油印稿一次,免费提供给重庆各大报社使用。
为体现“学行并重”的原则,除了创办各种壁报、刊物和举办每周一次的“新闻晚会”外,陈望道还经常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出面邀请社会上的知名人士前来作报告,或邀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老报人前来讲授新闻业务课,以扩大师生们的眼界、提高大家的业务水平,同时也加强了与新闻业务部门的合作。此外,陈望道还十分强调撰写新闻评论必须具备“有胆有识”两个条件。胆,就是要有敢讲真话的胆量;识,就是所讲的话要有见地。陈望道鼓励学生坚持真理,有胆有识,学有专长。
在陈望道主持下的新闻系,从1941年到1945年,短短的几年有了很大的发展,开始从一个无名小系变成一个有一定知名度的大系。以招生为例,1941年报考新闻系的学生仅32人,为那一年报考复旦学生总数的6.4%;而办学4年后的1945年,报考新闻系的学生增为479人,占了那一年报考复旦学生总数的22.4%。
在抗日战争时期,复旦大学是重庆地区进步学生运动的联络中心,而新闻系又是全校民主力量最强的一个系,地下党的很多同志都在新闻系工作。在陈望道“宣扬真理,改革社会”办系方针的影响下,这个系的许多毕业生不是奔赴抗日前线就是辗转到了延安。为此,学校当局把新闻系视为眼中钉,并不断对陈望道施加压力。在一次全校师生的集会上,校长章益就公开谩骂陈望道提倡新文字是要“消灭中国文字”,是“连文字也想割据”的“‘亡国灭种,之举”,并扬言要把他赶走。陈望道听到后十分气愤,便向文学院长提出辞呈。新闻系学生闻讯后忙出来挽留,同时宣称若挽留不成,将发动罢课以示抗议。消息传到正在重庆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和 《民国日报》 编辑邵力子那里,在他们两位施加的影响下,章益不得不考虑当时的形势,三顾陈望道的寓所,无奈地向他致歉并表示挽留。
风波平息后,新闻系的学生专门为陈望道召开了一次尊师晚会,以表示对系主任的全力支持。会上,学生们还向他赠送了一块“永远领导我们”的匾额。
三
2015年6月,笔者应重庆北碚博物馆之邀专程赴渝寻访陈望道抗战时期的旧居“潜庐”(现重庆市北碚区东阳街道创造路11号)。时隔七十载,除了朝门上的“潜庐”二字尚存,其他已全无踪影。听随行的博物馆同志介绍,才知道在1982年,因嘉陵江特大洪灾,原“潜庐”被淹成了危房,后经维修改建成为砖混结构,原平房也改建成了三层楼房,还好保留了四合院的式样,房内仍有天井,原朝门上的“潜庐”二字也被保留了下来。
凝视着原朝门上的“潜庐”二字,笔者似乎又回到了1949年前那战火纷飞、硝烟四起的动乱年代。陈望道在“潜庐”六年,“潜庐”见证了陈望道为复旦新闻系崛起而努力工作的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