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鼎山先生一生勤于笔耕,耄耋之年依然创作不辍。2015年春他妻子患病,此事对董先生的打击持久而沉重。春天他发表了向读者告别的文字,海内外读者和友人读之深深感怀。我闻讯后去看望安慰,带去了朋友们的问候。《北京晚报》 人文版主编孙小宁女士曾邀我采访并接连发表两篇董先生的长篇报告文学;这次探望时,董鼎山拿出他珍藏几年的剪报和手稿郑重委托,希望我能够把这些作品选编作为他最后的文集出版。
我将此事报告了董先生的好友、上海译文出版社副社长赵武平先生。武平其后来纽约跟我去探望董先生,又热心联系上海出版人杨柏伟和上图资料专家祝淳翔先生等协助整理。整理完毕,应鼎山先生的坚执邀请,我来从事书稿最后审定、润色和编辑工作,现在已经基本完成。董先生过世那天傍晚,我跟他在电话上谈及定稿事时老先生还非常高兴,大笑哈哈呢。没想到几个小时之后他就成了古人,令人思之黯然。
鼎山先生这部书稿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一,忆旧怀人。回顾他一生包括童年、抗战时的上海、孤岛文学、他的记者生涯、赴美经历及坎坷求学、事业、爱情和归宿、怀念文坛朋友等。二,书人书事,这是董先生一生最喜欢的题材。品评中外图书,兼抒发自己的情怀。此部分非常有可读性。三,谈情说性。董鼎山先生从社会学和文学的角度谈中西爱情观、女性文学和其社会性等。四,时评杂忆。董先生一生关心政治、关怀社会。其政论读来清新、有力、痛快淋漓。五,旧文新刊。祝先生在民国上海报纸上沧海觅珠,找到不少董先生的少作和失去的遗文,将在此书一并发表以飨读者,给读者以古董出土般的惊喜。
人生最后的日子里,董先生最惦记的事情就是他这部书稿的出版。特别是近两个月他一直念叨,总盼望活着能见到它。为了他的这个愿望,此书整个团队做了最大努力,但此书稿篇幅较长,加上董先生猝然离世,使他终未能看到书的出版,这是大家的遗憾。但是,写作、发表作品八十年的鼎山先生最后的日子,是生活在爱的关注和幸福期待之中的。他常常跟我说,编辑和读者的关爱是他写作的动力和支撑他活下去的念想儿。他晚年最感谢的报纸是跟他生命关联最切的 《文汇报》 《新民晚报》《北京晚报》 和香港 《大公报》。
董先生一生非常爱惜羽毛且珍重自己的文字。他温文儒雅,是个老派的上海读书人。但他也有吴越人的刚直。他大半生生活在海外,思想比较开放。他天真,关心政治,不怕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发现自己不对时敢于认错。他虽然为人随和,但也有峻急好辩的一面。为了他心中的真理,他不怕辩论,不怕得罪人,不示弱。虽然董先生自称“职业读书人”或者书评人,但他不徇私情,不喜欢给熟人写书评,特别不喜欢有人给他送书求评。董先生从不轻易给人捧场,了解他的熟人一般并不敢请他写书评。
鼎山先生这本最后的书里集中体现了其上述精神。在海内外,他给报刊写稿的条件往往是要求编辑部不能改动他的文字。但这次委托我编书,蒙他信任,赋予了我对他的文字的最后“润色,剪裁和整批整理工作”的权力。这是一个无限的信任,我当努力不辜负老人家的这份情谊。
董鼎山先生最后的这部著作可以说囊括了他一生创作的精华,是他一生思想和美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本书中的五个部分正代表着他一生创作的主要历程。我以为,董先生作品的价值最早在于启蒙,他为中国“文革”后西方文学的荒漠引来了活水,播种了绿洲。其后他的影响在于信息量。他对西方文坛动向和作品观测敏感,行动快,报道评论及时。另外,他的价值还在于他的真性情。他敢爱敢恨,不掩饰自己的情绪,我笔写我心;他的思维富有人文主义情怀。他喜欢直率、简捷、言之有物的文风。他的作品和表述给自己的上述主张做了注脚。
我们期待着这本书早日问世,也希望更多的读者通过这本书来深入理解董鼎山一生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