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 《德国的孩子在挨饿》
中国美术馆 《黑白的力量——凯绥·珂勒惠支经典作品展》展厅一隅
《自画像》,由珂勒惠支的曾孙詹在这次展览的开幕式上捐献给中国美术馆收藏
文航
“轻轻飘起,内心安然,面部抬高,身体变形——远离尘世。”德国雕塑家恩斯特·巴拉赫这样描述自己的作品《漂浮的天使》。这也是《黑白的力量——凯绥·珂勒惠支经典作品展》中最为现代和最具视觉冲击力的作品之一。作为珂勒惠支的多年好友,巴拉赫按照她的面部特征创作了这件雕塑,这也是它首次和中国观众见面(中国美术馆《黑白的力量——凯绥·珂勒惠支经典作品展》已于日前闭幕——编者)。珂勒惠支这位二十世纪最有声望和影响力的德国艺术家就是关切大众疾苦,用艺术表达愤怒、怜悯的情感和反抗的力量的天使,她的信条是:“在人们如此一筹莫展而需要帮助的时刻,我想要(为他们)做点什么。”
凯绥·珂勒惠支 (1867-1945)享有的国际声誉是她同时代的德国艺术家们望尘莫及的,特别是在中国。通过鲁迅先生的介绍和力荐,她的艺术营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的进步艺术家。她的版画风格在那个年代作为一种有效的、针对不识字的人民大众的传播工具受到广泛的欢迎。她的作品展现那些忍受着命运的折磨,或者在对抗压力的过程中显示出生命力量的劳苦大众的整体形象。她在艺术创作中体现出的社会批判性、人道主义、启蒙主义与和平主义精神,在今天看来都仍有其现实意义。中国美术馆的这次展览为中国观众带来了珂勒惠支各个时期、各种风格的雕塑、大型版画、自画像、海报等代表作品,风格独特而多样,既有客观写实的现实主义,又有充满激情的表现主义。
珂勒惠支作品的核心都是人——她从未描绘静物或者风景,而总是表现人。原型多为她的街坊邻居,其中不少人都是她的丈夫——医生卡尔·珂勒惠支的病人。她想要在艺术里表现的是一种典型的、具有人类共通性的困苦与不幸。她总能发现在生存困境中挣扎的人的典型的、普遍的内心世界,并细腻而庄严地表现出来。展览中的大多数作品都让我强烈地感受到一种不安与痛苦——贫穷、社会不公正以及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她是成功地在艺术中实现了对人类这一受苦受难的造物的悲悯之心的“艺术天使”。
凯绥·珂勒惠支对人的关注不仅是向外地关注大众的疾苦,也是内省的。她创作了大量的自画像,不断地思索着自身。侧厅中从青年时期一直贯穿到老年时期的自画像系列,展现了珂勒惠支用艺术的方式进行自我探索的历程。大师的创作绝不是虚荣的自我迷恋,而更多地反映了艺术家在人生各个时期的自我叩问,那是不同时代背景下的陈述,沉默无声的陈述。她在自省的同时,也思索着自身所处的时代,思考人类要面临的基本境遇,并反复在作品中探讨内在于生命之中的死亡现象——常常是和社会的种种苦难联系在一起表现的。
在珂勒惠支看来,艺术的目的不是对生活加以理想化和美化,而在于对劳动人民生活状态的真实表现。她的题材大多是黑暗的,因为她所表现的那些人的生活也大多是黑暗的。黑白的强烈对比正是表现这一主题和主题下激烈的矛盾冲突的最好方式。在这黑白世界中,她并不妄下评断,也不想传递什么理论观点;她只是记录不可忍受的社会现实——为的是促进这一现实的改善。
以简单而风格化的线条勾勒黑白的轮廓,这也是让中国艺术家最感到亲切的地方。东方艺术的线性思维、黑白水墨和计白当黑的美学理念,以一种感伤的诗性言简意赅地表达在她的作品里。她充满同情心地、全神贯注地表现这黑白的社会,传神会意,直达人心,省略了任何形体之外的累赘物。这些特质使得她的艺术总是能够直接地传达情感,并由此具有一种更高的真实性,这才是真正的现实主义。展览中那幅《德国的孩子在挨饿》素描深深地触动了我,一群饥饿的孩子手捧饭碗乞食,那柔弱而渴望的眼神看了让人心酸。虽是寥寥几笔,却通透灵魂,动人心魄,体现大师对社会生活的深切体验和对人物性格特征的准确把握。
我对珂勒惠支的认知也是从她的版画开始的。珂勒惠支的版画创作主要依靠自学,并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次展出中有她的大量版画习作。而最为吸引我的是由七幅铜版画组成大型版画《农民战争》(1902-1908),作品既能看出先后顺序、建构图像之间的关联,更能通过观察得出生动的情节的发展。在对德国农民战争的研究中,珂勒惠支注意到了“黑安妮”这个历史角色。“黑安妮”被认为是推动农民爆发起义的历史人物——一位真实的无产阶级女性。这个人物正是这组系列版画的原型。
同一展厅的对面,一组名为《战争》的系列版画也是精彩力作。其中《牺牲》是战争系列第一幅,也是这位女艺术家的代表作,它让许多中国观众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近感。1931年2月,左联五烈士被杀害,鲁迅特意从上海德国书店购得珂勒惠支的木刻《牺牲》,刊登在左联机关刊物《北斗》上。这也是珂勒惠支的作品首次被推介到中国。这幅作品的力量在于击碎了令人厌倦的矫饰风格作品在人们眼中形成的屏障,直白通达地展现出母爱的伟大——直指人心的母性表达也正是珂勒惠支艺术的崇高之处,也是她最与众不同的特点。正如鲁迅《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序言中写道:“她以深广的慈母之爱,为一切被侮辱和损害者悲哀、抗议、愤怒、斗争。”人的各种生存境遇和富有女性色彩的母子题材反复交织在展览的作品中。在这些或悲惨或绝望的境遇中,女性总是默默地承受重担。我们不难窥见这位终其一生对人类投以极大关注的女艺术家那独特的内心世界。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那些女模特的生活环境,她在创作中还会拜访她们的家庭,和她们攀谈,不断思考着女性(母亲)这一角色在一个男性主导的世界里的位置和境遇。一战期间,战争夺取了珂勒惠支次子彼得的生命,这在珂勒惠支的生命里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她要为所有牺牲的年轻人做些什么。在《战争》系列的创作中,她描绘的焦点不是战争本身,而是它的牺牲者。她选择了木刻版画,因为那种粗狂的、戏剧性的形式语言更适于表达对战争残酷后果的警示。
珂勒惠支曾经写道,“我作品中迸发出的力量,是否类似于宗教里被使用的那种力量,或者根本就是那种力量。”尽管她本人对教会持怀疑态度,但在她的作品中却处处可见宗教式的形式语言、图示化的倾向或者对基督教母题的创造性重构。这种精神内涵与雕塑形式的合一,也是珂勒惠支自己在雕塑创作中所力求达到的。她创作了以母亲-孩子为题材的一组雕塑《Pietà》(《哀悼基督》),作品浑厚宛如纪念碑一般,庄重的三角形构图映射主题的沉重,那强忍悲痛的圣母望着自己逝去的孩子。这尊宗教雕像背后承载的是一位母亲为了民族、为了人类所付出的牺牲。我当时久久地凝望它,仿佛一切令我们丧失希望的悲伤和痛苦,都被一位天地之间漂浮着的天使默默地说了出来。
相关图片均由中国美术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