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市场,其实是一个母体数量不多,繁殖能力极强的圈子。今天,在这个圈子里,最时髦的术语莫过于“国际化”,或“国际运作能力”。确实,中国的艺术市场如此动容地展现这个保留着自己独特历史语境和社会语境的国家如何向国际化的资本时代大跃进。在其中,所有的消费激情,投机热情和主观的雄心壮志一齐迸发,迅速为国际艺术市场注入大量资金、艺术家、喧哗和骚动。面对为全球艺术市场贡献了近三分之一收益的中国市场,西方的专家们却一再认为中国市场处于一个十分不明朗的阶段,“没有人会太把中国大陆的拍卖结果当回事”。当然,艺术市场是无法这么进行简单判断的。然而不争的事实是,在国际艺术市场里,我们一直缺乏权威感,甚至基本的安全感。这样的不安来自于我们对“艺术”本身的定义模糊。
记得去年在伦敦一个国际艺术展览会的现场,主办方请来了一位沙特公主和一位有名的中国收藏家,两人同时旨在办美术馆和宣传个人名声。沙特公主同时也是伦敦蛇形美术馆(Serpentine Gallery)的主要赞助人,她自信地说自己的收藏之旅源自在美国读大学时所接受的完整艺术史教育;中国藏家也很自信,给出的回答是来自于家庭的支持和购买经验。不是说一定要接受艺术史教育,也不是资金支持和购买经验不重要。我们也许从不缺少资本,不缺少“国际化”,我们缺少的是专业度。在“艺术”的定义被高度误解高度滥用的市场,专业度变成了一个挣扎在边缘的要求。
其实,整个艺术史在今天也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面对无尽的新的表现形式,无限的衍生空间和嫁接的多面性,艺术史开始不知所措。崇高,世俗,残酷,疯狂,虚无和复杂都是这个时代的特性,艺术迎向每一个维度。然而更多时候,艺术被消费瓜分得彻彻底底,人造的和误解的“艺术”概念不断被植入各种休闲娱乐领域。假以“艺术”之名,这些领域和物品便可以堂而皇之地被赋予神圣而又神秘的附加价值。艺术也被滥用得片甲难存,可悲的不是“艺术”被盲目借去用以蓬荜生辉,而是艺术市场也把“艺术”,“工艺品”,“设计品”和“好玩儿的东西”混为一谈。所谓“专业度”,并不要求每个艺术市场中的同仁都是一副玳瑁眼睛,老成学究,而是希望这个市场各司其职:真正的知识和见解不要成为廉价工具,被不受尊重地利用;这儿虽是社交场,人们也别只把艺术看作是个人的装饰品和装腔作势的谈资,那也显示不出真正的身价;老到的买家经验眼力都是经年累月过来的,但和行情市场妥协太多,就只能一辈子追着行情跑;各种所谓专业人士也请先琢磨好“艺术”的定义再下结论,这会决定是鉴别艺术还是与艺术家在社交。
不可避免的是,“专业度”的根来源于史论研究分析、思想系统、整体经济形势和资本配置走势,这也是全球艺术市场的根。而中国蓬勃的艺术市场下面的思想史论地基,不免令人忧心忡忡。更令人担忧的是,掠过地基,甚至掠过最基本的“真假鉴定”问题,掠过艺术定义问题,消费终端和提供消费的人直接造就了如此巨大的艺术品消费市场。我们和艺术,是两对相反的向力,永远在我们被艺术消费还是我们在消费艺术之间游摆。
且让我们继续歌颂艺术,为之倾倒,与之狂欢。
文/杨好(发自伦敦苏富比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