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数据测评有没有能力左右剧本命运? 评判剧本优劣高下的标准是什么? 这些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
肖宸
时下,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收视率和观众口碑一路走高,可谓是近年来荧屏上不可多见的现实题材佳作。然而就在昨天,一位知名编剧在朋友圈披露了一件令人意外的事:《人民的名义》剧本曾在测评时,被“剧本打分公司”打了个“不及格”,差点失去拍摄机会。一时间,圈里圈外热议:大数据时代数据测评有没有能力左右剧本的命运? 评判剧本优劣高下的标准是什么? 这些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
据透露,曾有一家公司想要投资拍摄《人民的名义》,但该公司没有制作电视剧的经验,于是把 《人民的名义》 的剧本拿给一家剧本测评机构打分。打分的标准有:三分钟应该有一个剧情爆点;某些地方应该搞笑;情节进行到某处应该有演员耍宝等等。按照这套评分体系,《人民的名义》 剧本最终的评价结果是:不及格。对方给出的结论是:建议慎重投资该项目。
据了解,剧本打分制度,是随着影视剧产业化程度的加深,从好莱坞和商业电影电视剧产业发达的地区,引进的一种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它号称能确保投资人的利益,不至于在剧作源头就赔得血本无归。
最近几年,这种做法在国内逐渐被广泛采用,《人民的名义》 的遭遇也绝非个例。许多剧本在创投初期,都要面对打分制筛选,满分是5分,一般低于3.5分的剧本,被选中的可能性就非常渺茫。绝大多数的编剧(包括国内有名的一线编剧)都曾被打过低分。不过线的理由不一而足,比如一集中少于6个情节以上的突转;没有多角恋,不够“脑残”等等。这是黑色幽默吗? 真不是,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创作者要面对的现实! 无怪乎有人要说,《人民的名义》 的原著作者也亏得是大名鼎鼎的周梅森,试问在这样的打分体系里,那些没周梅森般出名的编剧又得“沉”掉多少呢? 有多少原本质地不错的本子被埋没了?
在影视市场上,长久以来都存在着一个悖论:制片方总是在说,我们不缺钱,就缺好剧本;编剧却总是在说,我们有好本子,就是找不到投资。记得不止一个制片人曾在公开场合呼喊过“缺好剧本”,显然,好剧本的缺失已经成为中国电视剧制作环节中一块重要的短板。但是,人们常常忽略了一个事实,评判剧本需要的是剧本鉴别能力和评估眼光,只有具备和编剧一样甚至更高的水准(不一定是写作技能,主要是指鉴赏能力),才有可能发现好剧本和好编剧。
剧本写作确有它潜在的规律,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不等于依样葫芦画瓢地进行相对应写作,就能诞生好的作品。前一段时间,编剧软件的出现震惊了圈里圈外,不正好说明了剧本写作并无捷径可走?同样的,评判剧本需要的同样不是“套路”而是眼光。对于电视剧的评分标准应该建立在能否传达一个价值观、传达一种审美、创造了一个或多个活生生的立体人物……而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剧作技巧分析的最表层,所谓的“大数据”不应成为大量“无脑神剧”的通行证。
(作者系影视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