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家长看到可爱的小孩子,总是忍不住亲上一亲,表达自己的喜爱。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从健康角度来讲,嘴对嘴亲孩子是不卫生的。由于亲吻的过程会发生唾液接触,如果唾液携带某些特定的细菌或病毒,就可能通过亲吻感染孩子,严重情况下甚至致命!看到这里,宝爸宝妈是不是“后背一凉”?
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Hp)存于人体胃幽门部位,是最常见的细菌病原体之一。Hp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感染之一,目前全球平均感染率为62.8%,我国人群感染率在40%~50%,多数患者在儿童期就被感染。Hp进入人胃内酸性环境后生长繁殖,会引起组织损伤,诱导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
感染Hp后大多数人无明显症状,有的会因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就诊,症状包括腹痛、腹胀、反酸、嗳气等,如不经治疗,少数患者会慢慢演变,直至患上胃恶性肿瘤。
Hp是“吃进去的细菌”,它的传染性很强,最常见的传染方式是“口-口”传播,或“粪-口”传播。经呼气试验确定阳性的Hp感染者,有一定经唾液感染别人的几率。母亲嘴对嘴亲吻或咀嚼食物后喂给孩子,传播的概率相对更大。
除此以外,预防Hp感染一定要分餐,用公筷、公勺盛饭夹菜,并注意碗筷消毒;蔬菜、瓜果要洗净或削皮,不吃半生不熟的牛排等食物,不喝生冷水;饭前便后必须洗手。如果发现Hp感染,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
EB病毒
EB病毒属于疱疹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因此又称为“接吻病毒”。成人感染者大多数因抵抗力强而不会发病,但可通过亲吻、喂饭等方式传染给抵抗力弱的孩子。
EB病毒感染的相关疾病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噬血细胞综合症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急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炎、淋巴结炎、脾大、肝功能异常、外周血中单核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大量增多。急性期后,低热、疲劳可持续6个月之久,正常人预后良好,免疫缺陷患者可出现死亡。此外,EB病毒还与鼻咽癌、儿童淋巴瘤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
EB病毒感染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血常规中的单核细胞明显升高。该病多数能够自愈。病情需要时可用对症的退热、止咳药及中药治疗。抗生素对本病无效,但当继发细菌感染时需加用。目前对EB病毒感染尚缺乏疗效肯定的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能减少EB病毒从咽部排毒,但不能改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症状,对免疫缺陷患者中的EB病毒淋巴瘤治疗也无效。疫苗是预防EB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我国研制的基因重组疫苗正在观察中。
单纯疱疹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是疱疹病毒的典型代表,由感染急性期发生水疱性皮炎即单纯疱疹而得名。原发感染多发生于6个月到3岁的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病毒通过呼吸道或直接接触患者唾液传播,能引起多种疾病,如口龈炎、角膜结膜炎、唇疱疹、疱疹性脑炎和皮肤疱疹性湿疹等。
单纯疱疹病毒的预防应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家长尽量不要亲宝宝的嘴巴,太小的宝宝(小于6周)不要亲,已经生病和抽烟之后也不要亲。同时,要注意避免宝宝与患者密切接触。
编辑:张子杰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