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嘉树
最牛老爸
听到过这样一则段子:有个男子自诩自己是世界上最牛的父亲。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我要培养我的大儿子成为陆军司令,二儿子成为空军司令,三儿子成为海军司令,那我就是三军司令的司令——总司令了,牛吧?”
这当然是则笑话,它好笑在将理想当作了现实。但近代中国确有一位比这个“三军司令的司令——总司令”更牛的父亲,那就是辛亥革命的先驱宋嘉树(宋耀如)。他培养出六位子女,长女宋霭龄——嫁给孔祥熙,敛财有方,富可敌国;次女宋庆龄——嫁给孙中山,成为国母,万人敬仰;三女宋美龄——嫁给蒋介石,号称“第一夫人”,呼风唤雨,风光无限。长子宋子文——曾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中央银行总裁;二子宋子良——曾任国货银行总经理、广东省财政厅厅长;三子宋子安——曾任中国建设银行公司经理、香港广东银行董事长。称雄民国的“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宋嘉树六个子女活生生地占有了“蒋宋孔”三大家族。不能不说,宋嘉树教子是相当成功的,称得上是近代中国最牛老爸。
记得宋嘉树说过:“只要一百个孩子中有一个成为超人式的伟大人才,中国就有四百万超人,害怕不能得救?现在中国大多数家长还不能全心全意培养子女,我要敢于为天下先。”那么,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全心全意培养子女”、成就精英人才的!
宋氏家族全家福
为教子 择地造屋
宋嘉树(1864-1918),字耀如,教名查理·琼斯,海南文昌人,原名韩教准。因为家贫,不得不投靠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的亲戚,开始背井离乡的学徒生涯,三年之后又被过继给在美国波士顿的亲戚,改名宋嘉树。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到当时的西方思想,并且加入了之后一直信奉的基督教,接受了美国高等教育。回国后他担任基督教牧师,四处传教,之后又从事工商业,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与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一见如故,觉悟到单纯传播福音并不能救民于水火之中,于是毅然成为孙中山革命的坚定拥护者,为孙中山的革命事业殚精竭虑,倾尽家产。
可能受中华历史上“孟母三迁”故事的影响,宋嘉树十分注意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因为破碎的家庭无法给孩子健全的教育,只有温馨的家庭环境,才能给孩子带来幸福的童年。1887年10月,宋嘉树与“上海名媛”倪桂珍结婚,两年后长女宋霭龄诞生,宋嘉树就着手经营自己的爱巢。1890年,他在上海近郊虹口东有恒路(今东余杭路)买下一块面积颇大的地皮建新居,这里虽属美租界但尚未开发。当时许多人对他的选择十分不解,然而宋嘉树自有打算。
新居建在一片绿茵茵的田野中间,由他亲自设计,是一幢两层楼的石库门房屋,门前有小溪流过,四周环以绿树,并开辟有菜园,让孩子们可以到菜园或周边的田野里玩,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宋嘉树一家在这里住了20多年,直到1912年才搬到法租界的宝昌路,6个子女在这里度过了美好的青少年时代。
宋嘉树富有童心,深知儿童活泼好动,所以早在孩子刚出生时,他就迫不及待地买了一箱皮球,任由孩子们把皮球踢得到处都是。无论工作如何繁忙,身心劳累不堪,但只要一回到家,他就来了精神,与孩子们打成一片,陪他们一起踢球做游戏。每逢周末,举办家庭晚会成了宋家的惯例。母亲倪桂珍为孩子们弹奏钢琴,父亲则随着琴声,引吭高歌,唱起美国南方的民歌和通俗歌曲。这样的家庭环境不仅充满了温馨的氛围,也培养了孩子们的艺术才华。例如宋霭龄继承了父亲的歌唱才能,宋美龄学会了跳舞、画画,而宋庆龄的巧妙双手,则继承了母亲弹得一手好钢琴,几位男孩则养成了讲究礼仪、善于交际的品性,为他们之后各自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引导走好“人生第一步”
宋嘉树喜爱孩子,提供孩子优裕的物质生活,让孩子按其个性自由发展,但他并非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欲望,而是“爱”而不“溺”,认为真正爱孩子就要为孩子的发展考虑,为孩子的未来着想。要特别注意走好“人生第一步”,尽最大努力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和自制力。
还在孩子爬行和学步阶段,宋嘉树就鼓励孩子:“一步、两步、三步,好!跌倒了别哭,自己爬起来再走。好,一二一,一二一……”朋友们见状,说他是“开孩子们的玩笑”,宋嘉树则正色道:“老兄你错了,这不是玩笑,这是人生之路的第一步,将来在社会上闯世界,全靠这第一步啊!”当宋霭龄蹒跚学步摔跤时,父亲并不马上扶起她,而是在她前面拍着皮球鼓励她:“勇敢的姑娘,爬起来,自己走!”
孩子们渐渐长大了,宋嘉树常常给他们讲述自己年轻时闯荡江湖的冒险经历,告诉他们:对有胆识的人来说,天下无难事。其结果,他的几个孩子个个顽皮淘气、机警聪明,富有创新精神。为了让他们经风雨,见世面,宋嘉树有心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带着霭龄、庆龄、子文等人去龙华,不是去雨中登塔看风景,而是让孩子们在塔下收起雨伞,站在古塔下淋雨。宋嘉树指着高耸入云的龙华塔对他们说:“你们看这座塔,千余年来不怕风雨,为什么?因为它基础牢固,骨架紧密。你们将来投身革命,就要从小打基础,炼骨架。现在让我们一起比赛,围绕宝塔跑六圈,六六大顺!”说完,他带头跑了起来,孩子们在泥泞中滑倒了,马上爬起来再跑……为了锻炼子女独立生活的能力,在宋蔼龄5岁时,宋嘉树就将她送到上海专为外国小姐开设的马克谛耶女子学校就读,并作为寄宿生。当宋蔼龄15岁时,就将她送出国留学,让她经受风雨。据考证,宋霭龄是中国第一个孤身远赴海外留学的女士,开启了中国女性海外求学的先河。威斯理大学校长曾评价宋氏父母是“具有想象力及勇气的东西文化融合的前驱”。
那年,当二女儿庆龄要过7岁生日时,宋嘉树和妻子暗暗商定,要送庆龄一个有意义的礼物。为此,倪桂珍花了一夜工夫,做了一个绣花书包。宋嘉树看了道:“礼物不能俗套,要富有新意,何不绣上几句新语,给孩子以启示。”于是,倪桂珍又花了半天工夫绣上了“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游”的字样。第二天,当庆龄拿到这个书包时,双眼放光,欢呼雀跃,将上面的两句话读了一遍又一遍,说:“这是七年来爸爸妈妈送给我的最好的生日礼物!”可见送给子女礼物,不能只是给他们物质上的满足,同时还要注意他们精神上的需要。
为了锻炼孩子们的自制力,宋嘉树还有个“绝招”,就是禁食一天。在这一天里,让饥肠辘辘的孩子面对色香味俱佳的饭菜,硬是不能动筷,以此来锻炼孩子们的意志。这种教育方法,有些像现在流行的“吃苦夏令营”,但就是这些在当时常人眼里“荒诞不经”的行为,却逐渐磨练出孩子们日后积极进取、坚韧不拔、勇于挑战的品格。
宋氏三姐妹
家庭: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宋嘉树出过国,留过洋,喝过洋墨水,吃过洋面包,但他决不是“慕洋犬”。宋嘉树本想把基督教信仰传入中国,但当上帝的福音改变不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人民苦难生活的时候,他就毅然投身民主革命运动,成了孙中山的坚定追随者和亲密战友。
当时孙中山是宋家的常客,孙中山委托宋嘉树印刷宣传革命与爱国的传单,宋嘉树对孩子们说:“中山先生是革命党领袖,我是他的秘书、部下,我敢为革命印书印传单,你们敢发传单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敢!我们听爸爸的,听孙先生的!”结果宋嘉树真的在天黑后,带领孩子们去张贴传单。
宋嘉树还常带孩子们参加爱国活动和集会。1905年5月,因美国政府迫害华工,引发反美爱国运动。宋嘉树虽为留美学生,但他热爱祖国,秉承正义,因此义无反顾地参加了这一运动。13岁的庆龄、12岁的子文在父亲的带领下,也走上街头,散发传单,高呼口号,经受了爱国主义活动的洗礼。上海成立“中国童子抵制美货会”,庆龄、子文、美龄等是最早加入的“童子”。7月19日,上海各界人士1600多人在“务本女塾”大礼堂举行“拒美特别大会”,宋嘉树夫妇率全家出席。
宋嘉树伉俪从子女的孩提时代起,就开始对孩子们进行中、英文双语训练。他从美国购买大量低幼读物,轮流教孩子们读写。他的方法是在给孩子讲故事时,先用英文讲一遍,然后再用中文解释。他常对孩子们说,学好英文是为了更好地睁开眼睛看世界,但同时中文一定要更好,不能忘了根。他坚信未来杰出的人物一定是学贯中西的。1908年,庆龄、美龄赴美留学,宋嘉树语重心长地对女儿说:“送你们去美国,不是让你们去看西洋景,而是要把你们造就成不平凡的人才,回来好报效祖国。这是条荆棘丛生的路,要走下去,不能打退堂鼓,就像你们小时候在风雨中赛跑一样,百折而不挠!”两个女儿频频点头。
后来,宋氏兄弟姐妹都曾出国留学过,但是宋嘉树却从不鼓励他们留在国外。他通过给子女定期写信、寄剪报的方式,把国内发生的新闻信息传递给他们,让他们及时了解国内发生的事情以及中国革命的发展。自始至终,身在国外的宋氏兄弟姐妹都以生为中国人为荣。
抗日战争时期,宋氏三姐妹成立“妇慰会”,组织“妇女抗敌后援团”,携手并肩深入战地、民间慰问难民,一时传为佳话。当时宋霭龄给宋庆龄说过这么一段话:“我本来决心不过问政治,一心经营事业,用赚来的钱给国家和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办些实事。可现在,日本人打到了家门口,生意也没法做了。国家到了让人打上门的程度,赚钱还有什么用?我听说你正在发起组织妇女抗敌后援团,这抗日的大事,我也要积极参加。父亲生前一直教育我们要爱国,还有什么比抵抗侵略更能显示爱国的行动吗?”
1981年5月29日,宋嘉树的二女儿、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因病在北京寓所逝世。遵照她的遗言,骨灰安葬在上海万国公墓她父母陵墓的东侧,这是对宋嘉树家教成功的最大肯定和褒奖。宋庆龄陵园现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宋庆龄陵园
编辑:张子杰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