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
说起老舍(原名舒庆春),大家就会想到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鲜为人知的是,这位人民艺术家最初的四部长篇小说,都发表于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小说月报》。
接连推出三部长篇小说
1924年7月,老舍初次来到申城,旋即从杨树浦码头乘轮船前往英国,担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为了更好地学习英文,老舍每天除了授课外,大部分时间都在图书馆里度过,阅读了大量英国小说。老舍的《我怎样写〈大老张的哲学〉》写道:“到异乡的新鲜劲儿渐渐消失,半年后开始感觉寂寞,也就常常想家……每每在读小说的时候使我忘了读的是什么,而呆呆地忆及自己的过去。小说中是些图画,记忆中也是些图画,为什么不可以把自己的图画用文字画下来呢?我想拿笔了。”
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小说月报》
1925年上半年,老舍描述北平市民生活和思想感悟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完稿,《老舍自传》记叙:“写完了,许地山兄来到伦敦,一块儿谈得没有什么好题目了,我就掏出小本给他念两段。他没给我什么批评,只顾了笑。后来,他说寄到国内去吧。”于是,老舍根据许地山的建议,把此稿寄给《小说月报》主编郑振铎。
郑振铎收到来自海外的《老张的哲学》,一字一句地读完,觉得它虽有点潦草地写于练习簿,却颇有新意,就决定采用。《小说月报》是上海商务印书馆品牌杂志,每期都有相当于编后记的“最后一页”,均由主编自己写,对所发表的作品给予中肯的评价。1926年6月出版的《小说月报》“最后一页”,郑振铎这样介绍:“舒庆春君的《老张的哲学》是一部长篇小说,那样的讽刺的情调,是我们作家们所尚未弹奏过的。”同年7月起,《小说月报》分6期连载《老张的哲学》;8月号刊登的第2部分,按作者要求改署名“老舍”。
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老张的哲学》
1927年1月,《小说月报》“最后一页”再次对老舍作品进行介绍:“《赵子曰》,那是一部篇幅很长的作品,也许至年底才能完全结局。《赵子曰》的作者,为写了《老张的哲学》的老舍君,而这部《赵子曰》较之《老张的哲学》更为进步,写的不是那一班教员闲民,写的乃是一班学生,是我们所常遇见,所常交往的学生。老舍君以轻松微妙的文笔,写北平学生生活,写北平公寓生活,是很逼真很动人的。”这表明郑振铎作为文学名刊主编不拘一格推出新人佳作,而老舍“初战告捷”后则文思泉涌,很快写出第2部长篇小说。
同年3月至11月,《小说月报》连载老舍的《赵子曰》。茅盾读完这部长篇小说,曾由衷感叹:“在老舍先生的嬉笑怒骂的笔墨后边,我感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的严肃、他的正义和温暖的心,以及对祖国的挚爱和热望。”
1946年老舍(左)与曹禺合影
1928年1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老张的哲学》,4月出版《赵子曰》。两部长篇小说相继推出单行本,使老舍倍受鼓舞,他又挤时间写出描写马氏父子在伦敦生活经历的《二马》。《小说月报》于翌年分7期连载这部长篇小说(后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并在刊物上对其多次介绍和推荐。
当年,申城已成为全国文化中心,而《小说月报》则是最有影响的大型文学期刊。随着老舍的3部长篇小说接连亮相,十足的京味、生动的情节、风趣的幽默、深刻的讽刺,在读者中引起了轰动,他由此成名。
在郑家写完《小坡的生日》
1929年夏,老舍在英国的5年教书生涯结束。舒乙在《老舍和商务印书馆》中说:“老舍乘轮船回国。可惜,所剩的钱只够买到新加坡的船票……老舍便在新加坡找到了落脚的地方,一气待了半年。在这半年里,老舍一边教书一边写他的第4部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
1929年老舍(左)在巴黎与留法的朋友董绍良合影
1930年3月,刚从新加坡归国的老舍抵沪,暂住于郑振铎家。郑振铎夫人高君箴在《一个难忘的人》中回忆:“老舍先生刚从新加坡回国,来沪小住了约半个月,就在我家下榻。他是个勤奋的人,天天埋头写作,他的那篇童话小说《小坡的生日》的最后2万字就是在我家里完成的,后来就发表在当时振铎主编的《小说月报》上。”知名学者赵景深的《我所认识的老舍》提及:“我早就在《小说月报》上看过老舍的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和《二马》了。但我初次见到老舍,却是在郑振铎的家里。老舍刚从英国回国。振铎请他吃饭”,“他那晚清唱《黄鹤楼》,一赶三,使人能从他的声音中辨别出周瑜、孔明和张飞,怪不得他这样会以‘对话’来显示‘人物’的个性”。在闲聊中,老舍听说赵景深将结婚,毛遂自荐愿做婚礼司仪。但因北平家中催他尽快返回,他只好在4月 4日给赵景深写了一封信,其中写道:“日内不得不搭船北上。你的婚礼因而不能看见,深觉罪过!送你一本小书,聊表贺意……”
老舍初次登门拜访,受到郑振铎热情接待,并在他家写完第4部长篇小说,得以结识新的文友,这成了一则文坛佳话。
《大明湖》毁于日军炮火
1963年,老舍(右三)在北京人艺排《茶馆》
那时,老舍在北平待了3、 4个月,便应聘去济南担任齐鲁大学文学院教授。老舍在执教齐鲁大学后,不仅撰下很多优美散文,还在1930年冬着手创作《大明湖》。至于写这部长篇小说的缘由,其夫人胡絜青的《旧居》谈到:“每当老舍走出校门,看见济南老城西门与南门上的炮眼,他就想到发生在济南的‘五三惨案’。他开始收集有关这件事的材料……写出了以‘济南惨案’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大明湖》。”1928年5月3日发生的“五三惨案”也 称“济南惨案”,是日军在山东济南制造的震惊世界的血腥事件。老舍对此无比愤慨并产生强烈的创作冲动,他决定用自己的笔来揭露那令人发指的暴行。
《大明湖》完稿于1931年暑期。老舍曾在上海《宇宙风》杂志发表《我怎样写〈大明湖〉》,其中说:“《大明湖》里没有一句幽默的话,因为想着‘五三’。可是‘五三’并不是正题,而是个副笔。设若全书都是描写那次的屠杀,我便不易把别的事项插进去了,而我深怕笔力与材料都不够写那么硬的东西。我需要个别的故事……”这部长篇小说以一个不幸的家庭为缩影,折射了民族的灾难。由于题材太沉重,小说风格与老舍以往作品的幽默洒脱有明显不同。
老舍作品《赵子曰》
在《大明湖》脱稿时,老舍给住在隔壁的朋友张西山看了一遍,后又寄给《小说月报》。编辑部收到稿件后,拟在“新年特大号”上连载,并于1931年12月作预告:“《大明湖》心理的刻画,将要代替了行动表态的逼肖,为老舍先生创作的特点,全文约20万字。”不料陡生变故。1932年1月28日午夜,日军在沪发动“一 ·二八”事变,兵分三路突袭上海闸北一带。在狂轰滥炸中,上海商务印书馆被毁,《大明湖》原稿也化为灰烬。老舍创作时无留底稿的习惯,所以读过这部长篇小说的只有张西山和《小说月报》编辑人员。
老舍毕生从事文学创作,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他的《大明湖》毁于“一 ·二八”事变,则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难以弥补的缺憾。幸好,后经朋友劝说,他将《大明湖》最精彩部分写成一部中篇小说《月牙儿》,被收入《樱海集》,在1935年8月由上海人间书屋出版。
老舍、胡絜青结婚照
顺便一提, 1946年9月,老舍拿出《骆驼祥子》在美国印行的版税,与赵家璧等人合办了晨光出版公司,公司设于上海哈尔滨路258号。“晨光文学丛书”除了老舍的作品,还陆续推出巴金的《寒夜》、陆小曼编的《志摩日记》、王西彦的《村野恋人》、萧乾的《珍珠米》、钱锺书的《围城》、阿英的《剧艺日札》、赵家璧译的《月亮下去了》等一大批名家力作。由此可见,老舍虽未曾长时间寓居黄浦江畔,却与申城有不解之缘。《小说月报》助他登上文坛,他也曾为申城文学事业发展尽力。
(原文载于《红蔓》杂志2020年第3期)
编辑:徐俊芳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