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已经开幕了,从“我欲因之梦吴越”看江南历史发展脉络,到“何妨吟啸且徐行”表达的江南性情,以及“文采风流今尚存”的江南人物,“南国古来风物好”的雅意闲趣,“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广阔气度。
江南,不愧是诗意的江南。春风千里,吟诗看展更相配。用诗词与文物对话说不定另得一番趣味。让我们一起来赏析一段诗词里的江南与文物。
红陶童戏像,宋(960-1279年),镇江博物馆藏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实乃脍炙人口之作,读者们一定都非常熟悉,但用此首词配以这组五件红陶童戏像却是饶有生气,颇合江南时令,别富一般趣味。
作者在开篇便连用茅檐、小溪、青草三个意象,勾勒出了春夏时节江南清新秀丽的环境。在流水淙淙的小溪边紧挨着的茅草屋,让人仿佛顺着灵动流逝的溪水走进了江南“水港小桥多,人家尽枕河”的村落市镇;而在蜿蜒旖旎、清澈照人的小溪边的碧绿青草,不仅让一片充满生机的绿色映入了人们眼帘,更让人仿佛嗅到了江南“草长莺飞,黄梅细雨”的氤氲香甜之气,瞬间处身于烟雨朦胧的江南物候之中。
清 徐扬 姑苏繁华图·山前村段(局部)
上阙的三四句,作者追寻着有人说话的轻声细语之音,看到了一对亲密无间的白发夫妻相谈甚欢。在叮咚的泉水声外,又增添了软糯的吴语声,好一派动静皆宜、声色俱全的江南风景!联想到这组五件的红陶童戏像,这对老人好似正盈盈地望着那群儿孙在身边嬉戏玩耍。暖风微醺,更有儿孙绕膝,其乐融融,何似人间?尊亲爱幼的江南社会风气、恬淡舒适的江南乡居生活,在此一览无遗。
下片中,大儿子担负着给豆田铲除杂草的任务,二儿子则为家中贩鸡编织着竹篾笼子,他们独自一人专心致志地干着农活,令人既心疼又感慨。孩子们年纪虽小,却也要干点力所能及的辅助劳动,词中未描写到的大人们想必定是在远处辛勤劳作,这说明了江南农村中甚少不劳而获的闲人,而这种勤劳肯干、勇于创新的性格一脉相承、早已写进了江南人的基因当中,自古以来便对江南的经济腾飞起到了重要作用。
词末两句则是与文物最为契合的句子了!它把小儿子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当我们把眼光聚焦于这组五件的红陶童戏像,就会发现这群在玩耍中的稚气童子每一个都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他们或抄手旁观、或抵足而坐、或跃跃欲试、或匍伏向前、或倒地仰卧……尤其是那个躺在地上的童子,和词中小儿的“无赖”何其相似!
这些童子的后背下侧有清晰的“吴郡包成祖”“平江包成祖”“平江孙荣”等楷书阴文戳印。苏州宋时为平江府,而吴郡是其旧称。这批泥孩儿应为宋代苏州捏塑工匠包成祖、孙荣所做。他们的手艺巧夺天工,把儿童的天真、幼稚、可爱表现得惟妙惟肖,正合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所载:“摩喉罗……惟苏州极巧,为天下第一”,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出了江南高度发达的手工业。这组红陶童戏像出土于镇江五条街骆驼岭的宋代遗址,由此分析,它们应该是在苏州制作,然后运到镇江销售的。
编辑:徐俊芳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