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对于诗人李白来说,是一个永远不能实现的梦想,而对于武则天来说,却是她一步步走向最高权力宝座的写照。
从十四岁进入皇宫起,武则天开启了她一生的传奇。她在唐太宗死后,被送去感业寺为尼,又被高宗重召入宫,三十岁做了皇后,六十岁掌握了最高统治权,六十五岁登基称帝。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个案,她为何能以女子之身在封建男权社会里名正言顺登上最权力宝座?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武则天身为唐太宗的后妃,却能被唐高宗惦念不忘,甚至重召入宫,美貌与手段缺一不可。软弱的唐高宗碰上这么一个美貌、智计、手段、狠辣、权力欲俱全的武则天,最终诞生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女皇。
女皇的个人素质当然十分重要,但要掌握最高统治权并最终当上皇帝,却绝非只依靠个人的美貌和素质所能完成。在这个问题上,个人条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客观条件和机遇。而武则天恰恰抓住了机遇。正是这种社会变化所形成的几股潮流,把武则天推上了最高权力的宝座。
废王立武:关陇集团vs新兴地主
谁来做皇后?
对皇帝来说,这是一个问题。虽然是给自己选老婆,但很多时候,皇帝并不能自个儿就把这事拍板了。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所写的《讨武曌檄》,劈头盖脸第一句就是“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武则天出身“寒微”,这成了她首先被攻击的地方。不止是称帝,在高宗要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后时,禇遂良、韩瑗、来济等大臣都公开表示坚决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褚遂良甚至公开对高宗说:“陛下必欲易皇后,伏请妙择天下令族,何必武氏!”这就是说,非要换皇后,也不是不可以,但武则天出身不行,当不得皇后。
那么武则天到底什么出身?可能与大家想象的不太一样,武则天其实出身功臣家庭,她的父亲武士彟在李渊起兵时立过功,母亲还是隋宗室宰相杨士达之女,身份地位与明朝的一些出身“寒微”的皇后比起来,已经是相当够格了。
坚决反对废立皇后的大臣们,毕竟脑子没有坏,不至于冒着触怒皇帝的风险,去坚持一件和他们利益无关的事。事实上,废王立武正是统治阶级内部一场严重的复辟反复辟斗争。要理解这场斗争,就要理解这时的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结构发生的微妙变化。
唐朝建立以后,就把关陇贵族作为统治的核心力量。但是,在传统门阀观念的影响下,非士族出身的官员仍然竞相与山东高门通婚,试图提高社会地位。已经成为皇族的李氏,在传统的门阀中并不入流,这是唐太宗不乐意看到的局面,因此他下令修撰《氏族志》。通过编定《氏族志》,唐太宗希望打破传统的门阀观念,树立新的门阀,结成一个以皇室为核心的新的统治集团,但是他的目的最终没能达成。
当时,魏晋以来的豪强士族,西魏、北周以来的关陇贵族,其实都已经衰落。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自耕农,一般地主正在兴起。唐太宗采取的是排斥山东士族,依靠关陇贵族,重用一般地主官僚的策略。但是唐太宗对出身寒微的大臣存在着疑忌的心理,对一般地主官僚只是重用,并没有把他们视为皇权的依靠。
唐高宗即位后,朝政被以唐高宗的舅舅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贵族把持。长孙无忌在褚遂良的支持下,排斥一般官僚。这种排斥一般地主出身的大臣,扩大关陇贵族权势的做法,和当时的社会现实是很不相称的。社会上一般地主正在发展,要求朝廷中有他们的代表人物。地方和朝廷中的中下级官吏,已大多由一般地主子弟担任。高级官吏乃至宰相中,一般地主出身的,也占有相当的比重。
因此,长孙无忌竭力扩大宰相中关陇贵族成员的人数,垄断政权,并不是关陇贵族集团强大的结果,而是他们在日益壮大的一般地主势力面前虚弱和恐惧的表现。这种情况和社会上的实际情况大为脱节,也势必要引起广大一般官僚的不满,并不能长久。
废王立武的问题,就是在这时出现的。
关陇贵族集团,是依靠军事力量形成的,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关陇贵族集团形成后,就一直依靠婚、宦,即婚姻和官位来维系集团的发展。与皇室通婚,更是扩大他们家族和集团势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在当时关陇贵族力量已经大为削弱的情况下,维护出身关陇贵族的王皇后的地位,就成为稳定长孙无忌、柳奭等关陇集团成员和依附关陇集团的褚遂良等在朝廷中统治地位的关键问题。
而武则天,她父亲本来是一个木材商人,没有什么门第。在出自关陇贵族或士族世家的大臣看来,武则天的门第、身份都有问题,如果立她为皇后,必将动摇关陇贵族在朝廷中的核心地位。褚遂良所说的“天下令族”,其实正是关陇贵族。
可是,今时不同往日,关陇贵族需要与皇族联姻,皇族却不一定需要关陇贵族了。西汉中期以来,不论是豪强大族占据统治地位的汉族政权,还是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皇帝总是和当时最有实力、最有影响的豪强大族联姻,以此作为皇帝贵族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时随着山东士族的崩溃和关陇贵族的衰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过去的联姻方式已经失去了意义。
唐高宗曾经就此事询问李原,李回答说:“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外人,主要指的就是宰相。皇后的废立已经不是国家大事,而是皇帝的家事了。李原的话,正是把这件事点破了。
这场斗争的结局,是唐高宗亲自掌握了政权,而且最终结束了关陇贵族的一统天下,割去了贵族门阀政治的最后一根尾巴。而武则天则借此做到了皇后。
建言十二事:转攻为守的唐帝国
当上皇后只是成功的第一步。在做皇后进入第三个十年的时候,武则天上表建言十二事。
上元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675年1月28日),武则天上表建言十二事:一、劝农桑,薄赋徭;二、给复三辅地;三、息兵,以道德化天下;四、南北中尚禁浮巧;五、省功费力役;六、广言路;七、杜谗口;八、王公以降皆习《老子》;九、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十、上元前勋官已给告身者无追核;十一、京官八品以上益禀入;十二、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进阶申滞。
——《新唐书》卷七六《则天武皇后传》
对唐高宗来说,建言十二事来得正是时候。高宗即位后,先后对西突厥、高句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取代了西突厥对西域的统治,把唐的疆域扩大到巴尔喀什湖一带。以后由于被统治民族的反抗和吐蕃的强大,唐在边疆地区由攻势变成守势。
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唐朝疆域
继续实行战争的政策行不通了,国内广大老百姓从积极参加战争,求取勋赏富贵,变为要求停止战争。同时,由于土地集中的发展,一般地主的经济力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他们希望在政治上也得到相应的地位。没有做官的希望能够获得一官半职,已经做官的希望能够升到高位,以便通过政治权势来保护和发展自己的经济利益。
建言十二事的提出,正是顺应了这样的形势。武则天的建言十二事帮助唐高宗完成了基本国策的转变,满足了中小地主和下级官吏的要求。正是由于建言十二事的实行,武则天才逐步掌握了人心,威望也因此大为提高。这就为她在高宗死后接掌政权创造了条件。
在建言十二事提出之前,因为高宗的健康问题,风眩头重,目不能视,因此百司奏事,或使武则天决之。虽然武则天开始直接参与政事,但地位并不稳固。唐高宗用人,也不以对武则天的态度为标准,曾经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的裴行俭,就受到了高宗的一再提拔。
一般都认为唐高宗软弱无能,优柔寡断。在某些时间,某些问题上,他确实表现得优柔寡断。但那或者是碍于当时的政治体制,或者是因为夫妻情深。但是当他完全掌握政权的时候,在重大的问题上是不糊涂的。
比如在重大政策的制定和宰相的任用上,唐高宗始终掌握了主动权。有一个现象很值得注意,那就是高宗时期宰相的任用,和唐太宗以及后来的武则天、唐玄宗统治时期一样,完全是根据各个时期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需要来确定的。从各个时期的宰相人选就可以看出当时的政策走向。这是唐朝前期一个显著的特点。
尽管这种情况不是高宗时所特有的,但是这也表明,唐高宗能够不受干扰地,根据时代的需要来任用宰相,他在政治上完全掌握了主动权。甚至他还任用反对武则天的人来担任宰相,执行通过武则天提出来的政策。这是需要很宽广的政治胸怀和很高的政治智慧才能做到的。至于在政治上他对武则天的信任和依靠,应该说在当时还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武则天确实值得他信任和依靠。
相权在握:“站不稳”的宰相
第三股潮流,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唐高宗末年宰相的新老交替。
唐高宗历来任用的宰相都是资历深、能力强的大臣,他们能够出将入相,武则天很难掌握他们。这对武则天掌权是一个极大的障碍。因此控制相权就成为武则天掌握最高统治权的关键。
恰逢一些宰相年事已高,宰相班子正面临着新老交替。武则天鼓动高宗引用资历浅的文士为宰相。当时,官吏从科举出身者,累计已在千人以上。在各级官吏,特别是在中下级官吏中,一般地主出身的官吏已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他们不仅强烈地要求自己政治上有所发展,进入各级政权机构,而且要求在最高统治核心中有自己的代表人物。
这样的重要官员大换血之后,拥武的进来了,反武的出去了。出去的,都是资历深,能够出将入相的;进来的,都是资历浅的文士。不论他们的真实思想和主观意图如何,在他们脚跟没有站稳前,都将是武则天的支持者。武则天就这样控制了相权。
弘道元年(683),唐高宗死。过去皇帝死后,新皇帝都是立即接掌政务。武则天则在裴炎的配合下,临朝称制。684年废中宗为庐陵王,迁于房州,立小儿子李旦为帝,武则天仍临朝称制。
这几股潮流都是社会变迁和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武则天敏锐地抓住了机遇,利用了这几股潮流。
没有第一股潮流,她做不了皇后。
没有第二股潮流,她无法扩大政治影响,掌握人心。
没有第三股潮流,没有品位较低的宰相的出现,她也很难掌握最高统治权。
在掌握了最高权力后,武则天利用手中的权力,严厉打击各种反对力量,并采取各种措施,调动各种力量支持自己,终于登上了圣神皇帝的宝座,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观点资料来源:《隋唐史二十讲——说不尽的盛唐》
编辑:徐俊芳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