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的疼痛,往往令人头大。不想默默忍受痛苦,但又担心使用镇痛泵,会带来呕吐的不良反应,或者影响胃肠道功能。
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听听专家怎么说。
使用镇痛泵就会恶心呕吐吗?
首先答案是:不一定!
术后恶心呕吐(post operation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是一种发生于术后的胃肠功能紊乱,主要发生在术后6h或24h内,少数患者可持续到3~5d。
近年来,在采取了许多防治措施的情况下,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仍然高达21%。术后恶心呕吐轻者会影响术后休息,造成患者不适和心灵创伤;重者可导致脱水、水电解质失衡、切口裂开,误吸和吸入性肺炎,这些不良影响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
影响术后恶心呕吐的原因有很多,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1、患者相关因素:包括女性、有术后恶心呕吐或晕动症病史、不吸烟等。
2、麻醉相关因素:包括术中应用挥发性麻醉药、术中和术后应用阿片类药物、使用笑气等。
3、手术相关因素:涉及手术种类和手术持续时间。进行长时间手术或神经外科手术、乳房手术、腹腔镜、开腹手术、整形外科手术和眼、耳、鼻、咽手术等的病人出现术后恶心呕吐的风险较高。
术后镇痛泵的药物配方多含有阿片类药物,从上面我们知道术后应用阿片类药物是引起术后恶心呕吐的原因之一,所以使用镇痛泵是有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的。
然而目前术后镇痛多推荐联合使用非甾体类药物或神经阻滞等进行多模式镇痛,这样就减少了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再者静脉镇痛泵药物配方中一般也会加入相应的抗呕吐药物,所以目前使用镇痛泵对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已明显降低。
综上所述,术后是有可能发生恶心呕吐的,但是其是由多种原因引起,使用镇痛泵可能会对其有一定影响,而其他方面的因素,比如患者本身的因素,手术的因素等等也不可忽视。
为什么使用镇痛泵还感觉到痛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术后疼痛是机体受到手术(组织损伤)后的一种反应,包括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一系列反应。
术后疼痛必然有一系列不利影响,但轻微的疼痛也有警示、制动、有利于创伤愈合的“好”作用。有效的手术后镇痛,不但要减轻患者的痛苦,也要有利于疾病的康复。“镇”痛泵的目的是降低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而不是完全消除疼痛,一点感觉都没有的“灭“痛泵。
由于疼痛的程度是一种主观感觉,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是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其具有起效较快、无镇痛盲区、血药浓度相对稳定、可通过冲击剂量及时控制爆发痛,具有用药个体化、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是目前术后镇痛最常用和比较理想的方法,适用于手术后中到重度疼痛。
综上所述,使用镇痛泵是为了提高手术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PCA镇痛效果是否良好,以是否安全并达到最小副作用和最大镇痛作用来评定。
镇痛泵真的会影响胃肠蠕动的恢复吗?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使用镇痛泵的确对胃肠道功能有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对胃肠道功能的负面影响:镇痛泵的药物配方中多含有阿片类药物,而这类药物中多数可以与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定受体结合,抑制肠蠕动,严重者可引起便秘、腹胀和早期饱腹等。
2. 对胃肠道功能的正面影响:术后疼痛会导致胃肠蠕动减少和胃肠功能恢复延迟,使用镇痛泵通过降低术后疼痛,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使用镇痛泵的确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有利有弊,需要根据患者术后的具体情况以及镇痛泵的药物配方,疼痛控制程度等来个体化评估取舍。
麻醉后多久可以进食呢?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经历了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刻喝水吃东西。对人体而言,剧烈运动是一种强刺激,手术当然也是。
对于大多数病人而言,外科手术后加速康复(ERAS)理念切实帮助病人缩短了术后的下床活动时间,相应缩短了出院时间,更降低了术后一系列手术及住院的相关费用。而在这个理念中,术后早期进水和逐步恢复进食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无论是对病人术后营养和热量的补充,还是对肠道功能的恢复都有极大的促进意义。
从麻醉角度而言,一旦病人度过了麻醉药物的代谢周期(术后约2-4小时)并完全苏醒,即可考虑给予少量清水(分3-5次喝水,每次不超过20ml)解渴。术后第一天可以开始口服液体或少量清流质食物500-1000ml,以后每日逐渐增量,达到每天口服2500ml液体的人体生理需要量后可考虑停止静脉输液。
进食和进水的概念则完全不同,术后的恢复进食应考虑到每个病人接受的不同手术差异。直肠或盆腔手术或其他普通手术病人,术后4小时即可考虑进流质饮食;结肠及胃切除手术的病人,术后1天开始恢复进食,且需要根据自身耐受情况逐步增加饮食摄入量;胰腺外科手术病人得考虑耐受情况在术后3-4天逐步恢复经口进食。
特别要强调的是,无论是病人还是医师,都应对生命和临床安全有着高度的敬畏之心。践行ERAS理念应坚持个体化原则。术后的进食与进水更应严格评估,灵活执行,以使病人获得最大的安全与康复收益。
文 | 刘毅、沈健(麻醉科)
编辑:徐俊芳
责任编辑:叶松亭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