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王彦 实习生 种玫媛
国内优秀的诉讼律师段祺华写了部《继承人》,野心是让观众在追剧同时学习民法总则。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学习、后又出国从事医疗研究的朱朱给 《外科风云》 编写剧本,目标是打造一部“真正的医疗剧”。
眼下,律政剧 《继承人》 在东方卫视播出,医疗剧 《外科风云》 于北京和浙江两家平台开播。它们之前,观众曾在许多“假的行业剧”面前败兴而归。往昔之“假”被屡屡诟病的原因,披制服谈恋爱是其一,主人公成天不务正业只谋情感,活脱一部偶像剧;专业逻辑不堪一击是其二,“行业精英们”一边背诵专业名词一边犯下职业大忌,观众吐槽,不如看回偶像剧。
于是,当 《继承人》 和 《外科风云》 相继踩着可信的业内背景登上荧屏,观众差一点就对国产行业剧燃起希望。所谓“差一点”,“行业”与“剧”,复刻专业与洞察人性,《继承人》 和 《外科风云》 都只做对了一半。
若专业严谨是硬指标,“庄医生”“陆医生”已被挡在手术室外
“职场编剧”,望文生义,他们应有多年的行业沉淀、丰富的原始素材、细致的亲身体验。比起一些依靠搜索引擎或道听途说来张罗剧情的写作者,职场编剧有理由等同于无懈可击的职业场景。
翻看段祺华和朱朱的个人简历,一度让人相信,有着30多年法庭经验的段律师笔下不会犯法律常识错误,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朱朱在剧本里不会写到“抽200毫升血送化验室”等让内行匪夷所思的情节。可事实推翻了经验,《外科风云》 里的“庄医生”靳东和“陆医生”白百何遭遇网上群嘲。
知乎上有篇热帖“《外科风云》,给外科医生的最佳错误示范”,罗列剧中外科大夫们犯下的错:庄医生戴手套时违反了无菌原则,陆医生出急诊途中陪小朋友玩起了玩具,一群医生围着“货不对板”的心电图煞有介事,意识清醒的宿醉者被强行注射纳洛酮,医院感染管理科无视男女主角把医院地板当成自家客厅席地而坐……内行人在帖子里总结:“别说庄医生是蜚声国际的名医,他在现实中早被挡在手术室外。”
可若是暂时抛开专业知识,该剧讲述的其实是些人性通达的事:秘而不宣的往事和伤痛,沉浸在悔恨里难以自拔的岁月,虽然错误不断却活泼鲜亮、生机勃勃的好年华。
剧中的仁合医院,是能窥破人性多棱镜的第一视阈。因一场疑窦丛生的医疗事故,男主角庄恕的母亲在他幼年时饮恨辞世,长大后的庄医生带着不可追回的伤痛返回故地,明里救死扶伤,暗中查找真相。当年的知情人傅博文已是一院之长,往事错谬,他不愿追回;而现时,因为疾病渐渐蚕食着他的手术执行力,是承认病痛从此远离手术台,还是不舍名望心存侥幸,于他更是一名医者的艰难抉择。
记得 《外科风云》 开播前,剧方有两个承诺,一要还原严谨的医疗场景,二要熨帖真实的人性肌理。可惜,行业剧还是在专业细节上露了怯。
职业场景离不开人生本色,“汤律师”“郑律师”还少几分人间烟火
若用专业严谨的准绳来对标段祺华和朱朱,前者无疑更合格。段律师30多年的从业史外加大大小小上千件案例,保证了他的剧本在同行眼中挑不出硬伤。
按编剧自述,《继承人》 的底牌是我国的《继承法》。随剧情推进,观众依次能习得新知识:遗腹子是否有继承权,遗嘱效力如何判断高低,死婴和出生后过世的婴儿继承权有何差别,养子与不曾相认的亲生儿女谁拥有优先继承权。例如开篇第一桩案例就着眼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的你来我往,既是争斗,也是普法。
可一旦镜头转出仪式感十足的法庭,观众就变得“苛刻”起来。“剧情狗血”“拍摄手法老套”等严厉的批评被逐一“晒”在网上。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剧中的法学院高材生汤宁,却堪不破最基础的汉语拼音,结果落得“玛丽苏傻白甜”的评语;明明是现实题材的剧集,却偏要聚焦动辄数千万乃至上亿的豪门恩怨,生生斩断了人间烟火气;让律师站在第三方立场就能诠释清楚的案情,非把两人都网罗其中才算过瘾,当情愫已生的汤律师与郑律师成了同一桩遗产争夺案的当事人,编剧的叙事功力已被困在了“无巧不成书”这一招里。
回头看看过去时光里接触过的 《白色巨塔》《鉴证实录》《傲骨贤妻》 ……那些真正被称道的行业剧,无论中外阐释,有条真理颠扑不破:它们既有职场的生存法则也涵盖职场人的成长史,“行业”与“剧”绝不是“鱼和熊掌”。
至于《继承人》和《外科风云》顶着莫大的希望前来接受审视,结果双双被打得灰头土脸,这并非观众吹毛求疵或者贪大求全,而是它们的创作手记里少了这样一番话———归根结底,观众想透过一部剧,理解一行人;想通过一种职业,治愈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