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莎士比亚书店,“流动的盛宴”里难以或缺的经典场景,仍旧是传统书店业坚固的“堡垒”。
■文汇报记者 傅盛裕
大概一年前,一位出版社的编辑在豆瓣上豆邮我,问的还不是“约吗”,而是“想不想出一本电子书”。
虽然那一句“想不想”煞是诱人,我眼前浮现的还是50岁开外的阿姨在街头拉住我的手臂,粲然一笑之后蹦出一句:“你知道安利吗?”出书就出书,玩什么“迷笛”。你能把电子宠物和会跳会叫的猫猫狗狗画等号吗?
可转眼一度寒暑,再问我相似的问题,答案几乎是一定的:我愿意。
这种大回转倒不是个人原因,实在是世界变化快。过去,电子书还是手动输入的txt,或者转化成chm、扫描为pdf。如今,epub大概成了全世界最流行的pub。当电子书这位“野蛮人”来敲门,实体书的“巴别塔”似乎摇摇欲坠。
不信我们念条报道。近来,佛罗里达理工大学宣布,将于今秋开放一个“无纸图书馆”,斥资6000万美元打造的主楼里,连一本实体书都没有,转而以台式机、笔记本、平板电脑替代。
在这些“弄潮儿”的眼里,实体书俨然逃不出尘归尘、土归土的宿命了。实体书这张沿用了千年的“旧船票”,还能否登上移动互联网的客船?
电子书沉进去
故事还是从豆瓣说起。这个文艺青年心目中的“理想国”,吹响了一曲纯生电子书的逆袭。在“豆瓣阅读”的子产品中,5000余位草根作者开出了自己的专栏或连载。跳过传统机构和媒体版面,直接在茫茫网海中寻觅读者,出版流程彻底扁平化。承担平台重任的豆瓣,似乎也无意精心编辑内容,任由豆瓣用户的原创内容野蛮生长。传统的书号、印刷成本不复存在,能够赢得多少粉丝,倒成了关键因素。
从全过程看,电子书是“去精英”的,编辑的作用被无限收缩,图书价值也由预先判断转换成“一人一票”的结果导向。海量的电子书汪洋甩出一条浩荡的“长尾”,听凭读者按旨趣、需求,寻到钟情的作者。固有的阶层差异逐渐消解,供需双方有了共同的身份:用户。
世界是平的了,互联网公司们还意犹未尽。因为他们看到,出版一本实体书,是多数作者内心难破的执念。
于是,新一轮的出版实验开始了。豆瓣阅读推出“纸书出版代理”,迄今已有《美好百科》、《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瘦子的》等10本实体书出版。由线下而线上,依靠粉丝的购买力,不少书还占据了实体书店的显著位置。
类似的案例还有知乎的众筹实验。《创业时,我们在知乎聊什么?》从选题之初到最终成型,都由知乎网友通力完成。遴选内容、规划章节、众筹出版,只是在最后的环节回归传统出版流程。
知乎、果壳、豆瓣、穷游等吸纳人气的网站,依靠用户生成内容,集聚了大批出版物的“毛坯”。更要命的是,这些“毛坯”还能免费预览、笼络人气。互联网公司取代了出版社,爬上了“食物链”的顶端。
到头来,人们发现,电子书沉进出版市场,不止是觊觎在线销售那么简单。一场对实体书的蚕食,正在启幕。
实体书快起来
冲击当前,传统出版机构当然也在变。
最激烈的变革或许来自中信出版社。在电子书的侵蚀下,中信选择主动出击。拿广为传播的“中国故事”系列来说,其中一本《小米的尖叫》卖出了近6万本。如今,此书扩充重写的《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参与感》实体与电子书齐头并进,横扫各大畅销书榜单。
其他知名出版社,也在挖掘“选题策划、宣传营销、渠道推广乃至买榜打榜”的畅销书运作模式的剩余价值。去年,《看见》、《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书突破了百万本的量级。这对电子书而言,仍旧是遥迢的绮梦。
互联网去中介、个性化的特征,对传统出版最大的打击,倒不是简单的销量争抢。最致命的是,市场导向最终容易将出版推向纯粹的商业机构。“精英”、“学术”乃至各类“小众”,在角力中渐落下风。当生存压力成为悬在头顶的利剑,传统出版机构追求畅销书的“快时尚”,似乎成为一种必然。反倒是Kindle的书城里,才能看到《边城》之类的经典长期占据销量榜单前列。
移动互联网是一艘未完工的方舟。传统出版在多大程度上与之并进,或许就预见了出海的航程。毕竟,在这个王家卫都开始对接张嘉佳的时代,更迫切的问题或许已不是实体书和电子书孰存孰亡,而是在所难免的融合之中,如何各取所长,又怎样各擅胜场。
就商业出版而言,从选题、沟通、协作,到成书推广,已经没有一本书是非互联网的了。是拥抱,还是对抗,决定了最终的生存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