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回香港办事会友兼避寒,跑得最多的却是附近两家电影院,步行都不到十分钟。算了一下,前后十天居然看了八场电影,过去几年加在一起也没这么多,真有点疯狂劲吧。回上海前一天的下午连着两场,当中间隔二十分钟,只来得及吃个面包充饥,又与老伴接着看最新大片《THE POST》(华盛顿邮报)。
不只因为多部好片子同时上映,都是这届金球奖获奖或入围的,也因为香港老年人看电影有优惠,趁机会多多享受。早上第一场一般只要港币二十五元(约合人民币二十元),其他场次打折五十元。老年人有的是时间,不少人成了电影院的常客。附带说一句,年岁大的即使非香港居民同样可以如此,售票和检票的通常也不会核查年龄,人家相信你么。
这些年香港社会对老年人的照顾越来越多,比如拿着政府发给六十五岁以上老人的黄色“长者卡”,到一些连锁快餐店吃下午茶就可以免费喝咖啡;有时就会看到好几位老人凑在一起吃一两客点心,每人一杯咖啡,喝得高兴也聊得高兴。最大的优惠还是乘坐公共交通,使用绿色的长者公交卡“八达通”,地铁不论多远都是港币两元,公共巴士或者半价或者也两元,有时一个单程就可以省下十多元,我这十天东奔西跑得益还真不少。来往香港机场的铁路春节前后一段时间对长者“八达通”票价减半,单程原来一百十现在只收五十五。除了减票价,这张绿色的长者交通卡最近又有了新的用途:一些路口开始试用智能绿灯延长装置,老人“拍卡”嘟一声后,绿灯时间就会延长四秒钟,方便他们过马路。
这趟回香港我还配了一副很不错的眼镜,第一次享受政府为老年人提供的“医疗券”。原先要年满七十才能得到的这项福利,如今放宽到六十五岁。一年两千元,两年为四千,如果不花掉下一年就不再给了,账上总额最高就四千。但不看病可以配眼镜,近视老花都算病。好多眼镜店门口贴着相关告示,专门招徕我们这种老年客户。按照政府规定要有合资格的眼科专业人士验光,证明你确有戴眼镜的需要,还要核对身份证查明正身。只是有的店铺为了多做生意就不那么严格,政府也不可能管得那么仔细,要钻个空子并不难。
说了这许多照顾和优惠,香港老年人总体生活应该不错吧? 其实不然,因为老人不可能只靠坐车、看电影、喝免费咖啡就能过日子。因为香港从来就没有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退休保障体系,除了政府公务人员,普通打工者年老后完全没有退休金,也没有社会医疗保险,更没有社会化的养老服务。
三十年前我初到香港,只有不多一些大公司实行公积金制度,一般是员工和公司把相当于工资百分之五的金额存入专门投资基金,个别条件好的公司还会出到百分之十。这笔钱要等员工退休或辞职时才能拿取;工作年限短的,往往只能得到自己积存的那部分;十年工龄或更长的才有资格把老板放入的钱全部拿走。直到本世纪初,回归后的香港特区政府正式实施强制公积金制度,要求所有公司企业都必须这么做。
即便如此,也只保障打工者退休或离职时有一笔活命钱,用不了几年就会花完,谈不上养老。最近有一项调查估计,按照香港人目前的生活水准,要维持退休后二十年的日子,每人最少要储蓄五百万元港币才无后顾之忧,实际上却只有四分之一的退休人士达此水平。这里面没有把住宅资产计算进去;面对香港不断高涨的房价和房租,退休老人如果没有自己的房产又没有穷到可以住政府提供的廉租房,日子一定更加难过。
香港人懂得未雨绸缪,退休前有能力买楼的尽早“上车”,即使要干到退休才能还清银行贷款也只得咬牙承受。还有就是投资理财,多少会买一些股票。我三十年前移居香港时就听说,好些街市卖菜阿妈或打扫办公楼的阿婆每个月都会买一手汇丰银行股票,长年累月就能老来无忧。时至今日汇丰早已没有当年那般风光,有眼力的阿婆阿妈应该早早入股腾讯才对。香港人多数白手起家,如果靠辛苦打拼加机遇上升到中产,到老手中已有一笔年年生息的积蓄,甚至还有楼每月收租,当然可以安度晚年。只是如前所说,多数老人做不到。
香港社会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再过几年,退休老人将占全部人口的四分之一。目前香港政府为七十岁以上老人及部分收入偏低的六十五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一笔高龄津贴,俗称“生果金”,意思是给老人买水果改善生活,今年2月起从原来的1290元提高到1325元,跟通胀幅度差不多。另外,比较贫困的老人还能得到长者生活津贴,今年2月由2495月加到2565元。两笔加起来不到四千元,要对付基本生活所需仍然十分勉强;申请者还必须常住香港,近年来才对回广东、福建养老的放宽限制。所以,有关调查发现七成香港退休者希望重新工作,也就不奇怪了。
最近香港法庭审理了一个怀疑盗窃商店“印花”条的案子,最后被判无罪的连锁药妆店清洁工李淑卿,就是一位七十七岁的阿婆。差不多年龄的阿公阿婆做大楼“看更”(守卫),或在餐厅端菜洗碗,做那些年轻人不愿干的活,今天在香港相当普遍。街头和地铁站附近还经常可以看到捡废纸和纸皮箱的老妇人,推着沉重的平板车上坡下坡,很是辛苦。这两年香港的免费报纸由盛转疲,加上今年开始内地限制进口废纸,她们的生计明显受到影响。
如何让老年人有体面地重新工作,正是香港社会一大新课题。这次回香港,朋友带我去了一家以银杏叶为标志的“长者就业”餐厅,进门就看到墙上的一行字:“有一天,当你八十岁,还有多少追梦的勇气?”主办者的宗旨是“为有需要工作的长者们提供就业机会,使其发挥所长、自食其力及重拾自信自尊,享受工作所带来的满足感。”里面打工的大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年纪最大的已经七十五岁。
餐厅已经开张一年多,生意不错,客人有老有少,中午和晚上常需预定才有位子。除了菜色,最吸引人的还是里面的温馨融洽气氛,叫人留恋。每晚还有乐队表演助兴,星期五出场的名为“元老队”,全由老人组成,唱的也都是中外老歌,特别活跃。我们去的那天,光是“生日快乐”就唱了四次。顾客在墙上留言“人虽老,心力未曾老”、“WE LOVE YOU,加油!”等等,应该是对这些老人最好的褒奖。再过几年我如果再回香港居住,希望有机会加入到他们当中,尝试过一种充实而快乐的老龄生活,何况这个餐厅离我家并不远。
文:曹景行
编辑制作:王秋童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