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元明
《文字的背后》清雅可人,散发着新书的幽香。这是沪上才子、著名出版人王为松的第二部文集,与其十多年前的处女作《文字的诱引》一样,书名平实、蕴藉而不花哨,却真正是有思、有学、有情、有品、有料。
熟识王为松的人,或许大体有同感:温和、温情、温暖,是他待人行事的基本风格,也是其为文的难得基调。我曾想,这诸多的“温度”,是源自何处呢?由本书乃得其端绪,除天然的禀性而外,是后天的多种修为滋养了他,尤其离不开少时在南通的温馨生活和后来上海的各种幸遇,也印证了古人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之确切无疑。
作为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小文青,王为松在华东师大中文系做学生时就以购书、读书为乐事,非为腹笥富赡以炫才,而纯然是勃勃兴致的引动;他又以热衷学者、作家讲座活动为能事,有幸亲历过庞朴、李泽厚、刘再复等时彦风采,极大地拓展了文化视域。从而也很快认识了亦师亦友、后来变为铁杆作者的陈子善、王晓明、许纪霖、夏中义、许子东、格非、孙甘露、罗岗、李天纲等知名文士。
因为书缘深深,王为松大学毕业后如愿来到上海教育出版社做编辑,最初是《语文学习》杂志的主力,“投入地爱一次”,积极约访四方名家。继而深度参与洋洋大观的《古文字诂林》的出版筹划,待人脉等资源裕如时,则自主策划 《海上学人文丛》《当代人文学者散文选》等,成果迤逦而出。更重要的是,此间拜结了一批驰名中外、功深艺湛的文化老人,如学者王元化、诗人辛笛、小说家王西彦、史学家唐振常等,交情日深,终化为难得的精神旅
历和珍贵的文化项目。
书中对这些才华与风骨并美的海上名宿做了细致温煦的记述,洋溢着人文精神和深情远韵。如对倡导“有思想的学术,有学术的思想”、学问精深而个性耿介的王元化的刻画,由最初的恂恂敬畏、谨小慎微,到即之亦温、爱护后辈,再到频繁登堂入室请益、接连策划书稿 《莎剧解读》《读黑格尔》《读文心雕龙》《清园谈戏录》等,最后是自由交心、放手交办相关要事。为松在书中叙述王先生的思想境界与人格魅力的同时,也强调其对出版的精通与严谨。有一细节是,在为松把《读莎士比亚》出成王先生“最满意的一本书”后,小心提出可否以先生与夫人张可的爱情为视角做一次宣传时,却被王先生郑重打住,并告诫:“做书就老老实实做书,不要去动那些乱七八糟的脑筋,不要把肉麻当有趣。”可谓当头棒喝、语重心长。但严格与不苟之外,老夫子又有动真情、重友谊的一面。王先生2007年赠予为松一幅厚重的书法,写道:“无论什么黑暗来防范思想,什么悲惨来袭击社会,什么罪恶来亵渎人道,人类渴仰完全的潜力,总是踏了这些铁蒺藜向前进。”
王为松与“九叶诗派”圣手辛笛的“神交”也颇生动,早年爱其诗、慕其名,工作后日益
走近,终成莫逆之交。2001年,老诗人得知为松将要与才女毛尖老师结为伉俪,特意赠送一个精致的皮夹作为贺礼。为松敬惜其诗文秀逸,在先后工作过的上海教育、上海书店、上海人民三家出版社都出版了他的作品,从《嫏嬛偶拾》《手掌集》到5卷本《辛笛集》这样的全璧之作。为松的笔下,既揭示了诗人低调散淡的名士风与坚守“人的文学”、“人民的文学”、“生命的文学”等积极创作观念,也反映了热忱的当代出版人与现代大诗人之间可贵的忘年交和书香缘,其温情可感、温雅可颂。
对小说家王西彦的描述,则侧重于反映“他对写作的深爱和对苦难的刻骨铭心的记忆”,赞颂其“不降志,不辱身,不追求潮流,不回避风险”(王元化语)的高尚品格。而对作家和藏书家黄裳的印象,为松的笔致虽有些抑扬迭宕,却很是传神写意。除念念不忘其前后珍藏过两套《黄裳文集》的故实、以示郑重外,又拈出自己主持上海书店出版社后,接连推出黄裳《插图的故事》《纸上蹁跹》《猎人日记》等佳书,以酬真正的爱书人,并突出了黄先生的卓越文才与“沉默是金”、出语惊人等真性情,令人不禁莞尔。
编辑允为风雅的行当,为人作嫁,关注他人勤,触手稿件多,眼界大体分明,优拙约略
清醒,但也易生泛览杂取、眼高手低的弊端。放眼当下出版界,精鉴赏而文笔佳的实不多见,王为松确是公认的佼佼者。本书中大量鲜活精致的书话是关于西方文学及中外文化学术的,视角之广、感觉之敏、点评之准,都极可观。特别是,他能优游于中西文明的交融激溅与通感比较中,抱持着冷静达观、“了解之同情”的态度,以明快、灵动、优雅的笔触,勾勒出各类文本的精义、特色、妙处与缺失,又兼及人物形神、历史背景、文化脉息与当下神经,从哈佛耶鲁的文学研究到剑桥牛津的古典哲学,从巴黎塞纳河畔的艺术沙龙风尚到南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汪洋恣肆,从东瀛现当代作品的斑斓秀色到海外华人学者的卓异表现,都纵深于笔下,宏览细析,恰切评品,让人折服。可见,他既是观察者又是欣赏者,既是迷离者又是清醒者,彰显了丰富的人文情怀和润泽的笔墨精神。
“因为喜欢,所以懂得。”王为松幼时迷书、长而乐书、职业做书、终日拥书。故而,在书与我、逛书店、坐拥书城、伦敦的书香、雨天的书展、书话的血脉、今天我们如何做编辑、眼力才是最叫人羡慕的、与所爱的人乱谈所爱的诗、如果没有书我会在哪里等篇章里,他一往情深、一咏三叹、留连往复,表现出对书情的执念、对书缘的珍惜、对书香的迷恋、对书道的坚守。同时,为松颇具慧眼,善于钩玄提要,又能以巧妙之笔出之,佳句迭现,格言频闪,启人深思,令人解颐。如:有心则不难,有趣则不烦;面对复杂,保持欢喜;凡事常怀敬畏之心;做出版,必须感情用事。可谓有温度、有智慧、有情怀,并兼具旷达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