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康
曹雪芹对林黛玉描写从不吝惜绮语华词,她刚在贾府现身,就赞以“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后来又有“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形容。大观园里兴诗社,黛玉定能拔得头筹,姊妹间闲谈,又时常出语犀利幽默,引来一片惊叹。尽管有些孤介、爱使小性子,但考虑到她寄人篱下的处境,人们都愿意谅解。可是将 《红楼梦》 读来读去,总有一点想不通,这样一位聪明清秀,才气逼人的女孩子,她的老师为何偏偏是贾雨村?
贾雨村原是寄居葫芦庙内的穷儒,出场时的肖像是“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脂砚斋的侧批以“是莽、操遗容”给他定了性。贾雨村靠甄士隐的资助,进京应试得中当了官,后任苏州知府,因“贪酷之弊”被革职。此人并非昏庸无能之辈,《红楼梦》 还给他下过“才干优长”、“相貌魁伟,言语不俗”,又喜“沽清正之名”的考语。饶是如此,让他当黛玉老师总使人感到别扭,如果他硬要收学生,与之有某些相似的薛宝钗倒可以考虑。贾雨村吟有“钗于奁内待时飞”之句,有人据此推测,在 《红楼梦》 未成稿中,薛宝钗最后嫁给了贾雨村,因为“时飞”者,贾雨村之表字也。如果两人更有师生情谊,岂非一段佳话?
贾雨村当黛玉老师时,黛玉年方五岁,一年多后,贾雨村即护送黛玉去荣国府,后来这位老师常去荣国府请安,但他每次提出要见的是宝玉,而非自己昔日的学生。书中对师生两人关系淡薄有过专门的说明:“这女学生年又小,身体又极怯弱,工课不限多寡,故十分省力”,而母亲去世后,她又“触犯旧症,遂连日不曾上学”。在林府期间,贾雨村倒是和学生的家长林如海走得很近,《红楼梦》 中关于林如海的描写极少,若要对他作较深入的分析,贾雨村与他的交往便成了十分重要的依据。
林如海祖上因功封为列侯,但只封袭四世,到林如海时便从科第出身,是皇上钦点的探花,故而林家“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林如海当过兰台寺大夫,即掌管图书兼纠察、弹劾职能的官员,属朝中的清流。其履历至此都与人们对黛玉的印象甚为相配,可是与贾雨村交往时,他却已转任两淮巡盐御史。书中说是“钦点”,其实是作者要他当这个官。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与李煦轮管盐务,巡视两淮,这可能会被人们认为林如海当巡盐御史的由来,可是曹家没人当过兰台寺大夫,曹雪芹还不照样让林如海当了,可见作品人物当什么官,还是根据小说创作的需要。脂砚斋对 《红楼梦》曾有“深得 《金瓶》 壸奥”的批语,透露了曹雪芹熟悉 《金瓶梅》 并视其为创作楷模的信息。《金瓶梅》 第四十九回里也有个新点的两淮巡盐御史,还是钦点的状元。西门庆赠金送银地巴结他,结果提前十天拿到了盐。后来西门庆又靠行贿逃税等手段,结果这桩买卖他赚到了数万两银子,送给蔡御史的那点好处费只能算是小意思。扬州盐商云集,他们即使已腰缠万贯,但要继续发财还得仰仗巡盐御史,如今作者将这肥缺安排给了林如海,却又不方便正面描写他与盐商的那些来来往往,因为这里一旦散发出铜臭味,对后面林黛玉形象的塑造将大有妨碍。这时,以家庭教师身份出现在林府的贾雨村就派上用场了。
林府不是等闲人家,黛玉又是唯一的爱女,林如海当然不会疏于了解应聘者的底细,而贾雨村因“贪酷”被革职,在他治理下“地方多事,民命不堪”等劣迹,稍作了解便可知晓。如果是一个行止高洁、清廉如水的官员,能放心让这样的人当自己爱女的老师吗? 书中没交代林如海如何考量,只是写贾雨村顺利地进入林府,一呆就是一年多。黛玉在母亲去世后一直没上课,贾雨村曾想“辞馆别图”,还是林如海的挽留打消了他的念头。可是,当贾雨村听说“都中奏准起复旧员”想重新当官时,林如海便不再挽留,而且还主动积极地帮他铺设进取之途。
贾雨村听从冷子兴的建议找林如海商量,希望能通过京中贾府的关系复职。林如海反应的热情有点出乎贾雨村的预料,居然在他开口前已经为他做好了一切准备:“但请放心,弟已预为筹画至此,已修下荐书一封,转托内兄务为周全协佐”。林如海的“内兄”是指贾赦与贾政,而“赫赫扬扬,已将百载”的贾家在朝中说话当然管用,后来果然是“题奏之日,轻轻谋了一个复职候缺,不上两个月,金陵应天府缺出,便谋补了此缺”。在描写贾雨村与林如海对话的文字之旁,脂砚斋有句侧批:“所谓此书有不写之写是也。”“不写之写”其实就是史书撰写中的“不书”手法,它的意思是有些内容作者不便或不愿直接描写,但又不甘毫无显现,于是便透露某些信息,让读者通过合乎逻辑的联想、分析而知晓其内容以及作者的评判。早在贾雨村开口央求之前,林如海“已预为筹画”,并“已修下荐书一封”,这里“不写之写”的内容,便是两人关系极为融洽,而且林如海在推荐被革职官员复出时,根本不考虑他当年任上“贪酷”的劣迹。书中又写道,林如海告诉贾雨村,谋求复职须得花钱,不过这也已帮他解决了:“即有所费用之例,弟于内兄信中已注明白,亦不劳尊兄多虑矣。”主动写推荐信已经够意思了,现在连各处打点和花费也全部代包,两人关系决非寻常。当然,这里也有投资的意味。贾雨村起复后,在应天府知府任上,为讨好四大家族徇情枉法,硬将恩人甄士隐之女判给了薛蟠,后来入京为官,又强夺石呆子的古扇孝敬贾赦。贾雨村成了四大家族利益的坚决捍卫者,“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他既是回报投资,同时攀附贾府又可谋取更高官职。到了第五十三回,“贾雨村补授了大司马,协理军机参赞朝政”,俨然已是中央大员了。
贾雨村一路升官并不是 《红楼梦》 的故事主线,但作者对他的历程却是交代得很清楚。这是读者们厌恶的人物,书中不少人也讨厌他,宝玉听到贾雨村来了的反应是“心中好不自在”,平儿更骂他是“那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平儿看来确实不知道贾雨村是“那里来的”,不过读者都清楚,他是从林如海那儿跑出来的。其实,曹雪芹尽可以让其他人来写推荐信,他明知自己所写的贾雨村人见人厌,为何还定要将第一推动力留给林如海? 贾雨村复职得走官员推荐、吏部审核与皇上批准的程序,但这只是冠冕堂皇的表面文章,林如海与贾雨村提到的“有所费用之例”,即花费钱财去打通各种关节才是关键,而所谓“例”,即是今日所说的官场上的潜规则,林如海不仅很熟悉,而且运用得还十分娴熟。读者由此可作联想,林如海在淮扬巡盐御史任上,也是在按官场上的各种潜规则行事,他不必主动索取,只要不动声色地遵循历来的惯例,盐商们的主动孝敬就会使他的钱包急速膨胀。反过来说,如果林如海不懂潜规则,或在官场上不按潜规则办事,他这个巡盐御史还能当得下去吗?
现在很清楚,第三回明写贾雨村,作者着意的重点却是林如海,他为了不伤害日后黛玉的形象,煞费苦心地采用了“不写之写”的手法。借贾雨村衬托林如海的构思很巧妙,可是如何才能使这两人挂上钩呢? 不得已,只好委屈年仅五岁的黛玉,让她稀里糊涂地有了个老师。不过作者又有意淡化其关系,第三回后再也不让他们有任何交集。但不知是偶尔的凑巧还是作者有意的安排,师生两人通过咏月在作品首尾处出现了呼应。第一回里贾雨村吟道:“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语句粗浮,洋溢着对富贵权势的向往;第七十六回里黛玉的咏月绝句是“冷月葬花魂”,意境凄美悲凉,再次宣示“质本洁来还洁去”。以诗见人,他俩实为陌路,而黛玉的诗才,也绝非贾雨村所能教,所谓“老师”,只是作者的虚拟安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