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扬
很多读者最早接触德国文学,也许都跟我有同样的经历,就是曾从译文读过施笃姆的《茵梦湖》。有人做过统计,自这部中篇小说1849年首次发表,到作者1888年去世,四十年间,已经有了十七种语言的三十来种译本,真正成了一部歌德所首创的“世界文学”(Weltliteratur)的经典。中国的介绍稍晚一些,但是译本也多达二十余种,译者中还包括巴金、梁遇春等著名作家。后来我在研究生院攻读期间,从原文重读了《茵梦湖》,觉得虽然情节低沉感伤,但是语言上并不雕词琢句,也不滥情。施笃姆早年专写抒情诗,受海涅的影响颇深,《茵梦湖》这篇小说,人物刻画的技巧还不够圆融,通篇有浓厚的抒情诗的意味,十个章节简繁交错,疏落有致,首尾两章连环衔接,许多场面兼顾视听二觉,而且饶富动感,似乎是超前地运用了当时尚未问世的电影的手法。读这篇小说,简直就像在脑海中观赏一部电影。若是为这部电影配乐,我当首推舒曼的《童年即景》,其中第七首《梦幻》则可以用作主题曲。
西方学界研究施笃姆的小说,有两部专著分别将他与英国作家哈代和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相比较。施笃姆的许多作品,例如技巧颇为纯熟的晚年杰作《骑白马的人》,确实有哈代那种悲剧的冲突和宿命的气息。1864年,施笃姆与屠格涅夫在巴登-巴登结识,惺惺相惜,后来经常通信,并互相赠送新作。屠格涅夫曾盛赞《茵梦湖》细腻优美,诗意盎然。细读二人的作品,两位确实都是写景抒情的高手,都能让我们在掩卷后犹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美国风景画家阿姆斯特朗(DavidMaitland Armstrong,1836-1918)也是一位职业外交官,历任驻罗马教廷的代办和驻罗马的总领事。在1878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上,他主管美国展馆的美术部分,后来又专门从事彩色玻璃的设计制造,在纽约开了一家公司。他的两个女儿玛格丽特(Margaret Neilson Armstrong,1867-1944)和海伦 (HelenMaitland Armstrong,1869-1948)都很有艺术天分,姐姐日后成为知名的书籍封面设计家,妹妹则女承父业,经营公司。1907年,姐妹俩通力合作,为芝加哥出版的一部英译本《茵梦湖》做了装帧设计,并且为之创作了九幅色调素雅的插图。这里是小说高潮的第九章的两幅插图之一:男女主人公在野外散步,莱因哈特俯身摘起一朵小花,问已嫁作他人妇的伊丽莎白:“你还认得这朵花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