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
连续两年,我参加了海峡两岸(海南)文化交流联合会等团体组织的两岸文艺人交流活动。先是以“写意美之岛·相会呀诺达”为主题的2014年两岸笔会,与郭枫、韩少功、魏明伦等新老友人相见联欢,仙境神驰,其乐非凡。然后2015年 “写意美之岛·相会阳明山”在台湾举行,除了头一年见过的老笔会成员,这次又见到了郑愁予、蒋子龙、陈若曦等诸多生龙活虎的同行同道。有朋自各方来,为探友朋而去,不亦乐乎!
2015年5月之行,是我第四次到台湾。与前几次相比,很有些个轻松愉快、悠哉游哉的感觉。回想1993年初访台湾,手续繁杂、香港周转,在港等候台湾那边的手续就等了十个小时才能登机不说,到了桃园机场,“陆客”的行李都是单独放到一个僻静的角落,住进堂皇的圆山饭店,饭店四周林立的是政治旗帜,很有紧张感。二十余年过去,放下了多少神神经经、如临大敌的包袱,增加了多少方便、自由与平常心!两岸交流有了非常大的发展,相互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相互感兴趣的话题越来越多。有时一起谈得高兴,亲密无间,早忘记了如余光中所写: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海峡的距离本来就很短,越来越近了,同胞间的交流、兄弟间的交流、同事间的交流,和睦愉快,十分温暖。
此次我个人的大收获是增添了新的经验。在佛光山,看到了井然有序、良性经管的佛教传承事业,聆听了星云大师带病出场、亲自讲解的“人间佛教”理念,他的观点和实绩使大陆文艺家颇受启发,感觉亲切可行。一批大陆的同行在佛光山体验了“菩提眷属”仪式,崇高的佛法与神圣的婚姻结合,使佛教走向了人间,婚姻仪式也增添了新鲜感。
在新竹清华大学与校长和教授们在苏格拉底酒吧共进轻松的便餐,与师生们进行文学交流,除人员数量小一些并未感到同与内地大学生交流有什么不同。印象颇深的是台湾朋友温文尔雅,客客气气,以至赶火车的时间快到了,都没人提醒,结果大家急成一团,几乎误了事。如果在大陆,就该是“会务组”另一副火急的催促劲儿。台湾这边没什么人催,种种集合登车,往往到时人不来,谁也不好意思去催,另有一番不守时刻的风景。
虽然1993年就在阳明山有了喝茶的体验,2009年也已欣赏过花钟,但在这一次由表及里的深入参观中悟出,当初住在这里的人心境多么窘迫、紧张、戒备,与现在也已经是大异其趣了。
金门的见闻更加耐人寻味。早先硝烟滚滚的前沿岛屿上,岩洞坑道、标语口号、坦克竹排,如今都变成了旅游景观、历史文物、展示陈列,如白发宫女闲话的唐玄宗,秀在面前的一切,其实已飘然远去。金门的“毛泽东奶茶”店,最抢风头,打着“时代要变、奶茶要变、命运才会改变”的旗号,请游客“轻松享用和平氛围……”却原来,旅游比炮战更恒久,风光比工事更坚固,奶茶朝食与偏见相比是不可能消灭的。真个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喽。
与台湾老朋友郑愁予、郭枫、陈若曦、苏叶再见面、再叙旧,已经说过的话题,还是那么新鲜。各位书画家摄影家更是大显身手。正如蒋孝严所说:“一个国家,军事上强大是强国,经济上强大是富国,只有文化上强大,才是大国。”此话精彩。而海基会的会长林中森先生的“地主之谊”,也使客人们五内俱热。
回程尤其便捷。金门到厦门,那头到这头,四十五分钟,中小学生的一节课。这个距离,从1949到2015,走了半个世纪还多。任何势力都已经不能阻挡并使之倒退回去了。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