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柏林爱乐乐团紧锣密鼓地投票评选新总监之际,柏林另一大乐团“柏林广播交响乐团”又传来重磅新闻:该团在任13年,76岁的终身音乐总监雅诺夫斯基(MarekJanowski)宣布将于2016年夏天后离任。出生于华沙的M.Janowski多年来已经像乐团的慈父,柏林广播乐团就此迎来与老总监依依不舍的最后一年。
消息公布之后,Janowski与柏林广播交响乐团的首次登台露面格外引人注目。5月5日和7日连续在柏林爱乐大厅聆听了Janowski指挥柏林广播交响乐团以音乐会形式上演的两出理查·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1864-1949)的歌剧:《达芙妮》(Daphne,作于1938年)和《厄勒克特拉》(Elektra,作于1908年),集中地了解了R.施特劳斯创作中的两个极为不同的侧面。
1909年初,44岁的R.施特劳斯以古希腊悲剧《厄勒克特拉》谱成的歌剧在德累斯顿首演。剧情充斥着尖锐的戏剧冲突:Elektra的母亲通奸弑夫,Elektra发誓要为父复仇,直至生母及其奸夫被一双儿女同谋所杀,最终复仇“获胜”的Elektra在父亲的坟头上狂舞致死。R.施特劳斯用音乐将人物内心仇恨激愤所导致的暴怒、歇斯底里、神经质等扭曲的病态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调性的基础被充分利用发挥,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和声分裂与无调性已成为必然。109分钟的独幕歌剧,没有一丝缝隙地环环相扣,层层逼近。对人声极限近乎酷刑般的挑战,特别是担任Elektra女高音的Catherin Forster,从头至尾两小时没离开过舞台,几乎80%的时间都在独唱或重唱。整个歌剧女声声部是重头,到61分钟才随着Elektra胞弟Orest的登台出现第一个男声。近两小时沉浸在情绪紧张的声音的海洋里,对听众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正如在演出前的导赏讲座中,主讲人说到的一样,音乐会结束之后没有人会得到慰藉轻松地回家,这也不是作曲家的初衷。“让大家远离恨,在爱中生活吧。”
《厄勒克特拉》所达到的调性不稳定的程度,为20世纪音乐后来的调性瓦解起到很大的作用。而R.施特劳斯本人却在该作品引发了创新革命后,急转锋头,走上了与无调性截然相反的方向。30年后,74岁的R.施特劳斯以希腊神话《达芙妮》谱写的另一部百分钟独幕歌剧(牧歌歌剧),展现的是达芙妮被太阳神阿波罗爱慕追逐而不从,为永保贞洁,化为月桂树的悲剧。乐队与人声在R.施特劳斯这个炉火纯青的配器巨匠手中,魔幻般的交织变化,仍然是一场人声的盛宴,但整场音乐抒情平和而传统,甚至显得有些压抑。《达芙妮》作于希特勒强权统治下的纳粹德国,因为执意要继续与犹太作家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合作歌剧脚本,R.施特劳斯刚上任帝国音乐局总监不久即被罢免。种种原因,使得《达芙妮》在歌剧舞台上一直没有像《厄勒克特拉》一样,取得同等显赫的地位,很少上演,因此更显得这次对比聆听的机会难得。
两场的歌唱家都是国际乐坛上重量级的人物,亮点多多,这两场歌剧也让人切身体会到了歌剧演唱是重体力活。由于《厄勒克特拉》属于歌剧院常规保留剧目,演唱家对角色都更为熟悉,大多背谱演唱,表演放开自如,吐字也相对清晰一些。但在庞大的乐队淹没性的“伴奏”和作品对人声极限的技术挑战下,就算是对德国的母语歌剧迷来说,要仅仅从听觉上辨清全部歌词也几乎不可能。文字语言的表达被音乐语言的表现力所超越,人声已趋于乐器化。
柏林广播交响乐团在总监MarekJanowski带领下,精确阐释,充分体现了德国老牌乐队在声音平衡与协调合作上的优势。Janowski不属于感情外露的表演型艺术家,指挥沉着清晰,处理均衡并富于理性。也许由于R.施特劳斯写作上的无止无休的发展欲望(德彪西曾“赞扬”R.施特劳斯最擅长为空洞无物作曲),音乐在运动与喧嚣之中缺少真正安静祥和及气息舒缓的片段,基本都在力度偏大和速度偏快的区域进行,时间久了略显平淡,容易造成听觉疲劳。在柏林爱乐大厅混响丰润的完美音响环境中,间或会浮现对传统歌剧舞台和乐池的向往,如果这百人的乐队沉入乐池,那么歌唱家们及那位整场都在极力控制乐队音量的指挥将会怎样地如释重负,更加光彩夺目了。当然,音乐会版的歌剧也有其优势,特别是对于Elektra这样血腥味十足的剧目来说,减去了视觉的冲击力,整个乐队一览无遗地呈现在台上,都更有助于专注于音乐本身,体验音乐表现力,别有一番天地。
作为一周轻松愉快的结束,5月10日又去柏林音乐厅(Konzerthaus Berlin)的“莫扎特马拉松日”观看了当红全球的古典音乐滑稽二人组合伊古德斯曼与朱铉基(Igudesman &Joo)的演出。历史悠久的柏林音乐厅坐落在原东柏林文化中心的宪兵广场上,由柏林的“建筑之父”申克尔(K.Fr.Schenkel,1781-1841)设计,包含大厅、小厅、W.奥托厅、音乐剧俱乐部厅和贝多芬厅等五个大小不同的演出活动场地。5月10日星期天从早上11点开始,这里在一天之内共举办了13场以莫扎特为主题的音乐会,压轴戏就是Igudesman &Joo晚上八点在大厅的小提琴与钢琴演出。
两位12岁起就在梅纽因音乐学校同学的天才音乐家,彻底颠覆了人们对古典音乐家的印象,从中世纪古乐、巴洛克、古典、浪漫乐派,到爵士、先锋音乐,直至摇滚、饶舌(Rap),都癫狂地露了一手。虽然两人皆为小提琴和钢琴专业的纯正科班出身,表演、舞蹈及演唱却也都得心应手,没有一丝业余的痕迹,德文水平也了得。在他们风趣到近乎恶搞的玩笑调侃中,自始至终保持了音乐演奏的水准和品位,对各个时期各个风格的准确掌握都令人咋舌。点题之作《莫扎特常存不朽》(Mozart Will Survive)中,小提琴家Igudesman用人声做了一个“音乐通史游”,突然出现中世纪古乐的唱段,嗓音瞬间变得如此纯净,毫无颤音,把大厅的氛围一下带回了几个世纪以前,让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这还是同一人吗?不会是哪位古乐歌唱家在现场做双簧吧?”柏林的听众也相当给力,在互动环节中共同演唱约翰·帕赫贝尔的《卡农》居然叠加到三个声部!随后二人在观众的即席合唱伴奏下嗨出炫技高潮,结束演出。现场彻底沸腾了,口哨、欢呼、跺脚、起立鼓掌,俨然一派摇滚音乐会的气氛。说到观众,如果不是古典音乐的内行,很多他们的需要专业背景知识的幽默还真理解不了,他们的粉丝里一向不乏音乐专业同行。整场演出唯一稍觉遗憾的是,节目中与莫扎特有直接关联的不多,但也许他们着眼的是莫扎特顽皮天然面对音乐的一面,从本性上贴近莫扎特,向天才致敬。许久以来就是他们忠实的粉丝,网上看过他们很多视频,这天终于亲临了一对天才活宝的现场,母亲节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2015年5月11日于柏林
文/谢亚鸥(作者为旅德钢琴家,指挥家)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