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彦
一个小长假,孩子的姑妈带着三个孩子去海南,一个是我读初一的儿子,另外两个是她自己的孩子,都是小学生。孩子姑妈不时在微信上发来照片,告知他们四人的行踪:孩子们在火车车厢、孩子们在海岸边、孩子们在餐馆里……我发现,照片里的孩子,无论身在何处,很多时候不是在玩手机,就是在看iPad……看了这些照片,再读《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年版),不禁生出更多的感慨。
现在,城市里的孩子与自然的疏离,是我们都感受到的。《林间最后的小孩》作者理查德·洛夫,是美国记者兼儿童权益倡导者,这本书旨在探讨儿童和自然间不断扩大的裂痕,以及这种割裂对环境、社会、人们的心理和精神世界造成的影响。作者揭示了导致儿童与自然疏离的因素:空调、电视、电子产品等等,他提出,儿童与自然的长期脱离,会造成感官的逐渐退化,继而损害道德、审美和智力成长。
书中列举了很多名人亲近大自然、从大自然中获益的例子。比如小罗伯特·F·肯尼迪,肯尼迪作为“河流保护者”的环境律师而闻名。闲暇时,他喜欢带着孩子到河中潜水。肯尼迪带着孩子潜入到河床底部,他们坐在巨石旁边,看过往的各种鱼儿,周围簇拥着随波舞动的水藻。对肯尼迪来说,看鱼儿游弋可以放松身心,而这也是他和孩子一起体验自然的方式。肯尼迪认为,应该让孩子们和自然相联结,他说:“孩子应该去水里。把我们连接在一起的,沟通人性的,使我们成为一体的,不是因特网,而是海洋。”
关于教育,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值得重温。加德纳提出,人具有七种不同的智能,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和自省智能,后来又补充了第八个智能“自然探索”或“博物学家”智能。这是指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敏锐的观察能力,善于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能了解各种事物的细微差别,对物体进行辨析和分类的能力。由此可见,亲近自然在教育中具有非常独特的地位。
时常接触自然,对儿童与成年人都至关重要。洛夫在书中敲响了警钟,也为恢复这一至关重要的关系提供了实际的方法。比如建设生态学校。设立生态学校的初衷,是要把自然学习作为学校课程的试金石。在欧洲,一位教育家说:所有学校都应该保护学校周围的每一寸自然景观,对于每个新学校的规划,都应该认真考虑,以便很好地利用周围的自然环境。身为一名小学校长,他将学校附近的一条小溪流称为学生的户外图书馆:“我让孩子们每周去两次”,研究那里的各种植物。
洛夫在书中还提出了建设“野生化的城市”的主张,强调对本真的自然环境、自然形态的保留与兼容,例如通过计划用地、建筑设计以及公共教育将城区中的一些空间转化成野生生物栖息地、基因多样化的自然走廊……
儿童的“自然缺失症”,已经成为当下人类共同的现代病。为了孩子,也为了成年人的健康,我们有必要保持与自然的接触。只有置身于大自然,孩子们才会发现,我们生活在一个多么奇妙的世界里!
《寂静的春天》作者蕾切尔·卡森的话意味深长,她说:“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回想一下《创世纪》吧:“上帝创造世界的目的是让我们,儿童和我们所有人,更亲近他。作为父母,你鼓励孩子感受自然不是因为自然的美丽,而是因为你的孩子能因此了解到比他们短暂的人生更为宏大更为长久的意义。”
读完《林间最后的小孩》,我急切地想给孩子们打电话,我要对他们说:请放下手机和iPad,看看窗外的风景,仔细聆听海水拍岸的声音,多多感受风的味道……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