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信义成为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印记,凭此在社会生活中进行人际交往,从事各种社会活动,那么,我们阅读《范巨卿鸡黍死生交》这则生死不渝的信义故事,就不会有荒诞不经的感觉,而必定是深受震撼。
在中国的人文传统中,朋友之间信任和友谊的佳话不胜枚举,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钟子期死,俞伯牙摔琴绝弹,上演了一场空前绝后的知音故事。可与之相媲美的是关于信义的另一则故事——《范巨卿鸡黍死生交》,一如《俞伯牙摔琴谢知音》那样锲入人们的心灵。
范式(字巨卿)山阳(今淮安)人,与汝州人张劭在东都洛阳结为兄弟。他俩约定来年重阳节时在张劭老家相见,范式年长为兄,临别时表示:“必到贤弟家中,登堂拜母,以表通家之谊”。倥偬一年,溺身商贾之中的范式在老家忽记前约,已是重阳之时,为了践诺,不惜一死,“人不能行千里,魂能日行千里”,阴魂瞬间穿越,从山阳赶赴千里之外的汝州,在重阳即将过去的那一刻与张劭生死相见,这一切只是因为:“若不如期,贤弟以我为何物”?
范巨卿为信义而亡,是一个超乎寻常的举动,其内在的核心价值,那就是对于人与人之间信义的重视,应该具有何等的生命向度!范式的极端举动,其方式方法是对“信义”的最具爆炸力的践行影响,也是社会行为规范的最高楷模,没有这种非常规的说教,以生命作代价的践诺,人们对于信义的认识也许不会如此刻骨铭心,并世代认知、传承、相守。
我们的老祖宗认为,从自然人到社会人,必须进行修身的洗礼,“仁义礼智信”是五个最重要的方面,就像人要穿衣服、吃饭一样,所谓“民生不可一日无谷帛,尤不可斯须无礼义”,而“信”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道德准则和人际关系最基本的课目。也因此,传统文化中留有大量的关于诚信、信义的有益故事、箴言,诸如“商鞅立木为信”、“季布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等,教育人们如何学习和遵守。圣贤之人孔子在被问及如何治理国家时,甚至说过,可以不要军备,不要粮食,但是不可不要信义!
“信”,之所以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如此重要,是因为人具有社会性,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交际交往,必须要遵循某种规则,这个规则就是:诚信。以诚待人,以信交友,否则寸步难行。哲人因此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为人之道,可一言而尽,曰诚而已”。还有提得更高的说法,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必须有前提条件,那就是,“需先正心诚意、致知格物”。这个素质要求是在社会生活中必须要具备的、最起码的资质,如果不是这样,就不配称作合格的社会人。于是我们从小就背诵学习《论语》里曾子的名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诵读《弟子规》:“凡出言,信为先”,以及《增广贤文》:“待人无半毫诈伪欺隐”等等,听到曾国藩的苦口良言:“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服神钦,到处为人敬重”,也明白修行的佛家颁布的“八戒”规矩,其一为“戒妄语”,以诚信面貌示人……
在农业文明的社会里,人们相信:“十室之邑,必有忠信”,是因为诚信在这样的社会中有着较好的社会共识,为大多数人所认知并践行。然而这个为人处世最基本的法则,在商品经济的社会中遭遇了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的挑战,“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们往往为外利所动,而忽略了内在的诚信,物欲横流,乃至人心不古;当社会的整体意识为金钱所左右时,诚信就不再是社会共识,社会的基础大坝开始松动,道德意识从此溃败,失信乃至坑蒙拐骗之举充斥于途、不绝于耳,这与盗贼遍地、烽烟四起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
诚信是个全方位的命题,国家政权要讲诚信,它是公信力的保证,个人要讲诚信,它是在社会立足的根基。法治管理便是社会诚信的准绳尺度,道德要求是个人诚信的命题,两者结合才能体现现代社会的文明进步。只有诚信成为社会的整体意识,人与人之间,政府、社会组织与个人之间才可能有互为依存的可能。《论语》中有则故事:子张向孔子请教,自己的主张如何能行得通,孔子回答:说话忠诚守信,行为敦厚恭敬,即使在蛮貊地区,也行得通。说话不忠信,行为不笃敬,即使在本乡州里,能行得通吗?站着,仿佛看见“忠信笃敬”这几个字直立在眼前;坐车,仿佛看见这几个字依靠在车辕的横木上,这样做了以后就能行得通。于是,子张就把孔子的话写在自己的衣带上……
这是诚信的魅力,也是封建专制社会中,关于诚信教育的经典内容。以现代物质文明所支撑的社会,与传统社会有什么区别?是制度的不同,是社会结构的不同,是外部的物质环境的不同,但这些不同所导致的人性的变化,不应是变坏而是相适应,人性的基本面不应有所改变,“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不论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文明,还是现代文明吸收、传承传统文化,人性内在的道德品性,诸如向善,救死扶伤,慈悲等等,则应该是一脉相承的,而“信”都是个不可或缺的品质和社会的公信力。
丘吉尔说过,就人性来说,惟一的向导,就是人的良心;就死后的名声而言,唯一的盾牌,就是廉洁的行为和真挚的感情。人的良心良知和真挚的感情,诚信都是最重要的依据,反映在言和行上,就是“言忠信,行笃敬”。
有人总结打造完美人生的至关重要作用的习惯,就是:“守时、守信、坚定和迅捷”。当下今日中国社会面貌早已与传统社会相距甚远,它所要求的相适应的道德伦理中,守时守信也是位列首位的品质要素。对于个人如何安身立命于现代社会,诚信依然是重要变量,在强调品行、美德,出自内心的真诚信念时,它们必然会外化于诚挚的责任和行为,所谓“诚于中而信于外”,从而在社会中站稳脚跟。
诚信是道德话题,有意思的是,诚信也成为科学命题。据不久前的报道,加拿大学者保诺宁通过科学试验认为:诚信比美貌更迷人。诚信是品格,也是人格特质,那些具有诚信特质的人,更健康、仁慈、温柔,他们的社会姿态和人格特征,比外貌特征更具有影响力。诚信的人会改变环境,环境也会影响人的诚信。西方的科学实验,再次验证了我们民族一以贯之的、对诚信品质的认知。
一旦信义成为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印记,凭此在社会生活中进行人际交往,从事各种社会活动,那么,我们阅读《范巨卿鸡黍死生交》这则生死不渝的信义故事,就不会有荒诞不经的感觉,而必定是深受震撼。
现今传来要制定个人唯一信用代码的消息,在政务、商务、社会和司法四大领域建立信用体系,发展诚信经济、契约经济,提高全民社会诚信水平……这也许就是现代科技为人类个人所设置的强制性的信义规范。这是社会的强制行为,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如何从内心深处将诚信视为一种规则,只有认识到诚信是自身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对社会整体的承诺和真诚关怀,我们的生命境界才会升华,社会的和谐度才会提升。
“若不如期,贤弟以我为何物”?这是信义的追问,也是生命的追问。践诺守信,让信义成为我们的生命印记!
文/山谷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