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聂耳,除了“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还有什么值得缅怀,还有什么是被我们忽视的?1935年7月17日,年仅23岁的聂耳在日本不幸罹难,英年早逝。80年之后,第四届中国聂耳音乐(合唱)周在云南玉溪举行。杨小勇、杨学进、李巍、张诚杰以及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的众多音乐家来到聂耳的故乡,奉上了一台台融合中国精品、云南民歌、聂耳作品的音乐会。
返场完毕,走下台的艺术家们感慨:除了抗日救亡的国歌精神,祖籍玉溪的聂耳在其短暂生命中对中国音乐同样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于,他探索了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方交响乐的融合可能。著名彝族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杨学进提议:“既然他在创作中能运用西方的技巧来创新民族音乐,我们今天的音乐家更不该忘记他身后仅仅开启了一小扇门的民族歌曲宝库。”
聂耳的创作灵感来于民乐,技巧受益于西方
位于玉溪的聂耳纪念馆里,两张聂耳手稿被摆在显眼位置。一张是他根据儿时印象记录的云南民间花灯调,另一张则是他手抄的法国《马赛曲》乐谱。纪念馆馆长王春玲介绍,这样的刻意摆放,正是基于音乐理论家的研究:聂耳的音乐灵感来源于云南的民族音乐,而此后的创作技巧则受益于西方音乐。
为此次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演出担任指挥的张诚杰,对云南的民族音乐亦有几分研究。在他看来,“聂耳的作品不是民歌,但他的创作就像家乡池塘边常有的三月花,似乎是从沃土中天然而出”。在聂耳的故乡云南,山歌、小调、滇戏牌子等地方花灯调都给了他最早的音乐熏陶。1934年他在上海为电影《一个女明星》创作主题歌时,花灯调《玉娥郎》就是这首歌的原型。而之后他创作著名器乐合奏曲《翠湖春晓》和《金蛇狂舞》,则都是以昆明、玉溪等地的洞泾音乐为素材改编创作而成的。
“世人知道聂耳创作了一系列抗日救亡歌,却未必知道民族音乐对他的影响深远;而即便有人了解过聂耳的民族音乐底色,却没想过他其实已把中西方音乐融会贯通。”音乐文学博士后杨赛说,《义勇军进行曲》中隐约带有《马赛曲》的痕迹,比如从弱拍切入的“起来”,就是最典型特征。从一本单调的简谱到最后气势磅礴的交响乐合奏,聂耳以及《义勇军进行曲》给当代中国音乐家这样的启示——扎根于民族,再辅以国际化的技巧,这是中国音乐走向世界的一条捷径。
耳熟能详的民乐不断重复,浩瀚宝库却未开启
聂耳音乐周上,经典的反复演绎固然是作品本身历久弥新。但音乐家们担心的却是,浩瀚民族音乐的宝库将于若干年后泯然世间。“云南有26个少数民族,几乎每个民族都有2000多首民歌,但我们整理成曲谱的还不到30首。”杨赛说,现在少的就是像聂耳那样既掌握了西方音乐理论与技巧,又熟稔民族音乐的担纲者。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程,民歌赖以生存的环境在改变,当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拉开距离,民歌的传承只能流于老一代人的口口相传之中。“但其实完全可以运用乐谱把这些曲调都记录下来,流传开去。”杨赛说,对于民族音乐,我们忽略了太久。
“既然那些民歌有人会唱,为什么不能找音乐专业的学生把曲谱都记录下来?为什么不能运用管弦乐器将之演绎成世界皆通的音乐?”杨赛以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这次的演出为例,《放马山歌》本是云南民歌,但在小提琴手的滑音演奏中,其婉转柔和全然不输笛子与二胡。“我们已经无法追回消失的歌谣,我们能做的,就是留住今天还能听到的歌声。”
文汇报首席记者 王彦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