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怀孕的大象死在了印度的一条河中。由于城市扩张和环境恶化,大象已无法觅得足够的食物。饥肠辘辘的母象来到栖息地附近的村庄觅食,村民给她投喂了一颗菠萝,她开心地张嘴吞下,这时“砰”一声巨响从她嘴里炸开,原来有人将 这颗菠萝里塞满了爆竹。
剧痛让这只母象四处奔逃,也许是为了缓解剧痛,她跑到了河中央,让自己的口鼻浸入水中,当地林业部门的人员试图将她引上岸救助,但 此前的遭遇让她不敢再相信人类,一连4天她都站在河中央不愿上岸,直到不幸死亡。
母象死后,人们在解剖过程中,惊讶地发现这只15岁的大象怀着一只已成型的象宝宝。
一尸两命,人类何其残忍!
这只母象的悲惨遭遇得到了全球的关注和愤慨,但印度的这起事件还远不能代表大象所遭受的境况。
今天阿信要说的是猎杀大象的背后,一条屡禁不止、巨大利益的黑色产业链—— 野生动物贸易。
人类的贪婪没有止境
象牙(未加工):850美元/千克
象牙(已雕刻):3000美元/千克
犀牛角:65000美元/千克
盔犀鸟头骨:1000美元
……
这只是野生动物在黑市上的价格表的一部分。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全球每年的野生动物非法交易额高达230亿美元,是除了毒品、人口贩卖、武器交易之外,最赚钱的非法交易活动之一。
因为 高额的利润驱使,非法盗猎活动屡禁不止。
大象的长牙,原本只是用于挖土、觅食和自我保护,除了大象,没有任何人需要它。然而世界上流行的“象牙热”,硬生生将象牙炒成“白色黄金”,为此 每15分钟就有一只大象惨遭毒手。
因为整根象牙能卖出比断牙高得多的价格,盗猎者往往选择把大象直接砍死,这样更方便他们取出整牙。
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普查显示,非洲象的数量自2007年以来锐减了30%,其主要原因仍是 难以根绝的象牙贸易。
津巴布韦的象牙仓库存放着大量收缴的象牙。截止2016年,这里存放的象牙已达90吨
这样残暴的行为,伤害的不仅是一只大象的生命。在母系象群社会中,小象三岁断奶前极度依赖母亲生活, 失去妈妈保护的小象,极易遭受攻击,生存概率几乎为零。
幼象两三岁才断奶,在此之前完全依赖妈妈生活
除了大象外,仅在南非,每年有将近1000只犀牛因盗猎犀牛角遭遇不测。目前, 生存在野外的黑犀牛仅剩5000头。
由于盗猎情况实在太严重,很多保护区和禁猎区不得不孤注一掷,事先把犀牛角锯掉,防止犀牛们再受盗猎者伤害。
南非赫卢赫卢韦-印姆弗鲁兹公园,布伦特·斯蒂尔顿拍摄到一头被射杀后割去牛角的雄性黑犀牛
犀牛角曾被认为是种珍贵的药材,但大量临床试验证明,昂贵的犀牛角根本没有特殊的药用价值。和海豹油、大象药膏、麝香膏、虎骨酒等“传统”动物制药一样,这只不过是盗猎者和无良商人编织的谎言,为的是将动物卖出好价钱。
说完犀牛,再说说鱼翅,很多人都知道鱼翅价格昂贵,却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鱼翅是鲨鱼鳍,是鲨鱼背部直立起来的,用来导航和维持平衡的器官。
从古时起,鱼翅便是权贵人家趋之若鹜的“珍馐”,但阿信又要说大实话了,鱼翅的营养价值和一碗粉丝真的差不多。
几千片鱼翅正在太阳底下晾晒,它们最终会被做成鱼翅汤。鲨鱼的繁殖速度很慢—慢到已经跟不上人类捕捞的速度了(保罗·希尔顿 摄)
很少人知道,获取鱼翅的方法十分野蛮且残忍。捕到鲨鱼后,直接就在船上用弯刀割掉它的鱼鳍和尾巴,然后丢回大海,任由其自生自灭。据统计,每年至少有7000万鲨鱼被这样捕捞杀害。
布莱恩·斯凯瑞 摄
另外,人们往往对盗猎者投去鄙夷的目光,但其实在野生动物贩卖这个全球犯罪网中,盗猎者只是其中最微不足道的环节,他们甚至赚不到多少钱。
例如,犀牛角能卖到6.5万美元/1kg,而盗猎者的报酬大概只是170美元/1kg,中间的差价都被层层盘剥走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只要有高额利润,就会有人铤而走险,不惜践踏一切法律。
保护野生动物,他们在行动!
虽然有大批盗猎者不择手段地伤害动物,但已经有人组织 “反盗猎巡逻队”与盗猎者对抗。
战斗在一线的反盗猎巡逻队员时时刻刻都承担着巨大的风险,据统计,全球每年都有 100名巡逻队员牺牲。
其中有一支特殊的反盗猎队伍“阿卡幸噶”(意为“勇敢者”),这个成立于2017年的反盗猎队伍,成员全部由津巴布韦当地的女性组成。摄影记者彼得·查德威克用相机记录了她们的日常。
“阿卡幸噶”的单亲妈妈带着女儿在站岗,她们中很多人都是单亲妈妈或寡妇
这个包含了单亲妈妈、性犯罪受害者、寡妇、孤儿、入狱者妻子等弱势角色的队伍负责管理津巴布韦赞比西河下游的整个自然保护区。
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支非武装反盗猎女兵部队。
“我们训练的强度堪比特种部队。这是名副其实的魔鬼训练,一共有36名女性参加,最后仅3人被淘汰,简直不敢相信。”队伍组织者达米安·曼德说,他曾是澳大利亚海军特种作战部队的狙击手。
国际反偷猎基金会计划于2030年雇佣2000名“阿卡幸噶”队员,管理20余个非洲自然保护区和荒野。
除了反盗猎组织在行动外,一些自然摄影师也在用自己的能力保护这些野外动物。
欧洲著名生态自然摄影师 布丽塔·亚申斯基和基思·威尔逊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多年来他们一直从事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尤其致力于消灭非法野生动物贸易。
布丽塔·亚申斯基
亚申斯基在一次演讲中说道:“我们可以成立军队去保护动物,也应该对世界各地的人进行教育, 如果不改变消费行为,停止对野生动物制品的需求,这种杀戮、这种非法的野生动物交易永远不会停止,因为它的利益如此巨大、链条如此之长。”
于是他们成立了 反野生动物犯罪摄影师协会。
他们相信,摄影艺术有着改变的力量, 他们想用手中的相机,发起一场反对非法猎杀野生动物的战斗。
在近30年的时间里,他们的足迹踏遍非洲的沙漠、亚洲的山谷、美洲的丛林…… 追寻森林中这些生灵惊心动魄的美,也记录下人类对它们所犯下的错。
镜头下的无声呐喊
2018年,亚申斯基和她的团队成员一起,将多年来拍摄的作品出版成册,他们将这本书命名为 《镜头下的无声呐喊》。
来自澳大利亚的帕特里克·布朗曾获得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奖,他的作品曾在纽约国际摄影中心和巴黎的大都会摄影博物馆展出,并被《纽约客》《名利场》《国家地理》等杂志刊出,受到广泛好评。
尼泊尔奇特旺国家公园的皇家林业部门官员正在展示他们从盗猎者那里查获的猎物,有豹皮、虎皮和犀牛头骨等。(帕特里克·布朗 摄)
史蒂夫·温特是来自美国的猫科动物摄影师,也是一名猫科动物保护人士。2013年,他出版了《永远的老虎》,讲述了世界上最濒危的大型猫科动物。
他拍摄的美洲狮、美洲豹和雪豹照片非常有名,作品曾获得世界新闻摄影奖等诸多奖项。
这只6个月大的幼崽,在苏门答腊亚齐省被套索套住,三天后才被人发现,右前腿受伤严重,不得已做了截肢手术。它失去了捕猎能力,现在生活在爪哇的一个动物园里。(史蒂夫·温特 摄)
像帕特里克·布朗和史蒂夫·温特这样的,共计30多位摄影师参与到了团队当中,他们因为心中的理想和信念,和组织者亚申斯基走到了一起。
他们说,这些照片是艺术、是记录也是证据。
书的封底特意选用了《残忍的亲子关系》中的一张著名的照片:
拍摄于1990年,刚果
动物学家珍·古道尔教授低头迎接猩猩“乔乔”送上来的手,姿态谦卑,寓意着世间万物皆平等,相互尊重,彼此依赖。
《镜头下的无声呐喊》出版当年就一售而空,截至2020年,这本摄影集已出版到世界50多个国家。
南非野生动物之家的工作人员正在安抚一只黑犀孤儿,它的妈妈被盗猎者杀害,自己也受了伤,正在接受治疗。(布伦特·斯蒂尔顿 摄)
读到这本书,你会很难抑制住悲愤,人对动物到底做了什么?动物和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对动物穷追不舍,又何尝不是在对自己赶尽杀绝?
中国摄影师加入
保护野生动物,一个也不能少!
中国是《镜头下的无声呐喊》出版的第57个国家,作者对中文版寄予厚望,特意写了一篇致谢:这本中文版摄影集背负着我们的使命——告诉全世界的人们,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关系,改变我们的消费行为,让我们一起改变世界!
中文版特别邀请中国摄影师奚志农、鲍永清、樊尚珍加入。
奚志农是国际自然保护摄影师联盟成员,同时也是《中国国家地理》的作者,多年来致力于金丝猴、藏羚羊等濒危物种的跟踪拍摄和保护工作。
奚志农 摄
鲍永清多年驻守中国祁连山自然区,他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祁连山上动物们的生活状态。他的作品《生死对决》获得了2019年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年度总冠军,这也是中国人第一次在该赛事中获得冠军荣誉。
《生死对决》,鲍永清 摄
樊尚珍是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也是青海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理事。他在青藏高原工作和生活了40多年,十分关注这里的野生环境,也向公众传递环境变化给该地区带来的影响。
樊尚珍摄
要知道,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动物消费市场,而中国摄影师的加入对于国际野保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反对非法野生动物贸易从来就不是一个人或是一个国家的事情,伤害动物的灾难性后果,影响的是我们每个人。
《镜头下的无声呐喊》中文版封面选择了原版中被托起的穿山甲为主角,穿山甲紧缩的状态,引人注目,又让人心疼。
书中这些照片拍摄的过程异常艰辛,有些甚至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本书摄影师之一保罗·希尔顿写道:“有时候,我真想转身离开,不去记录这些针对野生动物的暴行。但是,世界需要看到这些暴行,而我们只要端起相机镜头,就能让更多的人看见。”
希望你我都做那个看见的人。
编辑:徐俊芳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