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岁的老先生纵隔里长了个肿瘤,肿瘤大小4*2*1.5厘米,却毗邻主动脉弓、气管、食管等重要结构,来源于喉返神经,非常罕见。他四处寻医,医生们看了报告,建议外科手术治疗,可以尝试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有可能要开胸。而且老先生被告知,纵隔这个部位涉及心脏、肺、主动脉、气管、食管等多种重要器官结构,手术不仅创伤大、恢复慢,术后并发症率也高。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老先生辗转来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
历时90分钟,内镜中心主任周平红教授成功为其施行纵隔罕见喉返神经起源神经鞘瘤的经食管内镜治疗,尽最大可能保护了喉返神经的功能及减少了周围神经血管的损伤。一周不到,老先生便顺利恢复出院了。该手术的成功开展使纵隔肿瘤的内镜微创治疗成为了可能。
中山医院内镜中心2010年率先开展经口内镜肌切开治疗食管功能性疾病——贲门失弛缓症,在黏膜下肿瘤挖除技术和POEM基础上成功开发隧道肿瘤切除技术治疗深部消化道固有肌层肿瘤。食管是纵隔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内镜下经食管进行纵隔肿瘤的切除也是中山内镜团队一直在努力攻克的难题。
近日,该团队勇闯禁区,首次将STER技术应用到经自然腔道内镜外科手术中,利用食管狭窄的黏膜下隧道作为手术入路进入纵隔腔,暴露肿瘤进行纵隔肿瘤的内镜微创切除,将一直局限在胃肠道腔内的内镜手术延伸到腔外,相关成果近日以“内镜新闻”形式发表于国际消化领域顶尖期刊《GUT》(IF=17.943),郜娉婷博士、李全林副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周平红教授为通讯作者。
经食管内镜纵隔肿瘤切除术模式图:A黏膜切开,建立“隧道”开口;B建立黏膜下“隧道”;C全层切开胃肠道管壁,进入胸/腹腔;D内镜直视下完整切除肿瘤;E取出肿瘤;F夹闭“隧道”入口
随着内镜微创切除技术的逐步革新,内镜下疾病的治疗也逐步由浅入深,由腔内至腔外,由消化道黏膜早期癌、黏膜下肿瘤到胸腹腔。经食道内镜纵隔肿瘤切除术具有侵入性小的优点,开创了纵隔肿瘤治疗的新术式,拓展了内镜微创适应证,走出了一条“学习加创新,超越并引领”的内镜发展道路。该成果同时入选2020年美国消化疾病周“内镜世界杯”,提高了中国内镜的国际影响力。
编辑:朱佳伟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