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报道,由非裔男子弗洛伊德事件引发的大规模抗议仍在继续,无数的美国民众跑上街头,事态愈演愈烈甚至爆发了打砸抢烧,与此同时美国确诊病例累计超197万。一系列的事件让人质疑,美国所谓自由民主的虚伪,以及凭借这个口号所建立政权的组织的有效性。
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人们抗议警察暴力执法。(图片来源于新华社)
质疑的同时,一些人由于思考的片面化,以及政治学常识的匮乏,在这个过程中也产生了某些主观偏见,例如“恨屋及乌”地认为民主根本无关紧要,民主就意味着秩序的混乱等等。今天借着美国骚乱的契机,聊聊关于民主的那些事,也为我们理解今天的美国,理解国际政治提供一个特殊的视角。
一、民主自身的悖论
《民主政治的三个悖论》是一篇流传较广的论文,作者是美国斯坦福大学高级研究员拉里·戴蒙德,他还是著名学术期刊《民主杂志》的联合主编之一。基于比较政治的经验研究,他认为民主在发展中世界所遭遇的许多问题都源自民主本性中的三种紧张和悖论:民主在发展中世界所经历的许多问题都是源自内在于民主的本性中的三种紧张和悖论。
拉里·戴蒙德
第一种紧张是冲突与认同之间的紧张。他认为没有竞争和冲突,就没有民主政治。但是,任何认可政治冲突的国家都冒着这样的风险,社会变得如此紧张,充满冲突,以至于社会的和平和政治的稳定都将陷于危境。
第二种紧张或矛盾是代表性与治国能力的冲突。民主政治意味着不愿将权力集中到少数人手中,要使领导人和政策服从于人民的代表和责任机制。但是,为了稳定,民主政治(或任何政府制度)必须有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称作‘能量’的东西:它必须能够行动,必须能够随时地、迅速地、决然地采取行动。政府不仅应回应利益团体的需要,它还必须能够抵制它们的过分要求,并在它们之间进行协调。
第三种矛盾,即同意和效能之间的矛盾。假如民主不能起作用,人们则可能宁愿选择不经他们同意的统治,他们可能选择不再忍受去做出政治抉择的痛苦。因此,存在一个悖论:民主需要同意。同意需要合法性。合法性需要有效率的运作。但是,效率可能因为同意而被牺牲。
在分析上述三个悖论时,戴蒙德善意地提醒那些国家:民主政治不仅是最广泛受到称颂的政治制度,而且也可能是最难以坚守的政治制度。在所有的政府形式中,惟独民主政体依赖于最少的强制和最多的同意。民主政府最终发现它们自己陷于内在的悖论和矛盾的冲突中。建立一个民主政治和坚守一个民主政治是两件不同的事。假如民主不能起作用,人们则可能宁愿选择不经他们同意的统治,他们可能选择不再忍受去作出政治抉择的痛苦。
二、对民主存在的普遍误解
国内学界和公共领域对民主存在着普遍的误解。这种误解表现在七个典型的方面,分别是:
1、民主主要是一个政治哲学命题?
目前国内学界和媒体通常把民主当成一个政治哲学问题来处理。比如,最常见的讨论议题包括民主是否优于其他政体,以及民主的优势与弊端等;最经常被提及的人物包括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和《民主新论》作者萨托利等;最著名的引用语包括“民主是个好东西”(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在《第三波》前言中的话),以及“多数暴政”等。这些热点内容大致反映出国内对民主问题的关注重点与普遍认知。
卢梭
托克维尔
民主的哲学思辨当然非常重要。但是,最近半个世纪以来,民主主要是一个转型问题。离开转型谈民主,意义不是太大。与哲学思辨相比,转型研究更多关注经验世界已经发生什么和正在发生什么,而非“应该”发生什么。但实际情况却是,民主的哲学思辨是一个热门话题,转型的经验研究却鲜有人问津。
很多人对乌克兰、泰国、委内瑞拉与埃及转型乱象的惊讶、困惑乃至大感失望,主要缘于大家对转型的经验知识知之甚少。如今,大众视野里的民主要么是政治哲学意义上的民主,要么是作为发达国家民主典范的英美民主。前者往往把民主理解为一个“应然”的问题,后者容易把民主过分理想化。但是,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地区来说,经验世界里的民主与实际发生的转型,跟前面两种解读都相去甚远。所以,只有关注转型问题,才不会以过分简单化的思维来理解民主。
2、民主转型是一个单向线性的进程?
即便进入经验世界,不少人容易把转型理解为一个单向线性的进程,众所周知的转型三部曲是:旧政体的瓦解、新政体的创建和新政体的巩固。顺利完成转型三部曲的最著名案例要算美国。
美国人第一步是通过1776—1783年的独立战争赶走了英国人,瓦解了旧政体;第二步是1787年制定宪法以及随后建立联邦政府,创建了新政体;第三步是宪法的有效运转及政治制度的完善,巩固了新政体。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美国通常被视为政治发展的特例。其他大国——诸如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从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的转型都经历过较为曲折的过程,这些国家至少都经历过一次民主政体的崩溃。
法国经历过共和制与君主制的反复,二战以后还遭遇了第四共和国的严重危机。后面三个国家则都经历过军国体制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政治改造。至于第三波民主化国家中的西班牙、韩国、智利、巴西、土耳其等无不经历过类似的曲折进程。
在这些国家的历史上,政变随时可能发生,内战亦非没有可能——比如西班牙内战就与转型有关。从很多国家的经验来看,转型就如同新政体的分娩过程,可能伴随着巨大的痛苦与反复的挣扎。这样,就不难理解乌克兰的转型难题与政治危机。有的国家至今还在转型道路上不停地徘徊,比如泰国。
3、政体要么民主要么不民主?
这是政体类型的经典两分法,这种两分法在1974年启动的第三波民主化之前并无大碍。但是,重要现象是出现了大量的“两不像政体”。这种政体既非标准的威权政体,亦非标准的民主政体,而是介于两者之间,但国际学界通常把“两不像政体”视为威权色彩浓厚的政体类型。借助这一概念,大家就更容易理解一些转型国家正在发生的事情。
4、不民主就是因为不民主?
这种表述本身容易招来误解,但某些流行观点的逻辑正是如此。当讨论亚努科维奇的总统权力如何不受约束时,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因为乌克兰缺乏宪政”。这种见解的问题是,不能用“缺乏宪政”来解释“总统权力不受约束”,因为在这种情境下“总统权力不受约束”本身就等于“缺乏宪政”。这种解释会变成同义反复。再进一步说,倘若宪政是宪法的统治,那么宪法本身又如何统治呢?在政治上,宪政本身是无法自我实施的。
维克托·费奥多罗维奇·亚努科维奇,曾任乌克兰总统、总理
背后的深层逻辑是,不少人把民主的文本或宪法简单地视为一套可拆卸的政治装置。一旦一个国家安上这套政治装置,该国就变成民主国家或立宪国家了。但实际上,民主的文本或宪法本身不过是几张纸而已。民主的文本或宪法能否生效,能否运转起来,以及能否运转得好,全赖实际的政治过程,全赖主要政治力量的所作所为,全赖政治家的领导力与选择。
所以,民主这套政治装置究竟怎样,不仅取决于这套政治装置本身,更取决于安装和操作这套装置的人。很多国家面临的问题是:为什么制定了宪法和确立了民主框架,这套政治装置仍然无法运转?或者,为什么这套政治装置启动以后,就背离了原本的设计机理和设计初衷?这是比同义反复的解释与思考更有价值的问题。
5、民主搞不好是因为民主本身不好?
在全球范围内,有些国家的民主搞得不怎么好,比如债台高筑和陷入经济困境的希腊,民选政府经常面临政变或街头政治威胁的泰国,启动转型后陷于教派冲突和军队干政的埃及,等等。一些国家甚至由过去尽管毫无生机却拥有稳定与秩序的社会,变成了彻底的一团糟。所以,一种论调认为民主成了这些国家的祸害。
但是,民主搞得好不好与民主本身好不好,是两个问题。用并不准确但容易理解的话语来说,这就好比汽车开得好不好与汽车本身好不好,是两回事。车开得好不好,既取决于车本身,又取决于谁来开以及如何开。即便是一部好车,若遇到一个糟糕的司机,同样容易出问题。所以,在马路上看到有人车开得不好,出现故障,甚至遭遇车祸,都无法得出汽车本身不好的简单结论。况且,还有大量的汽车不仅行驶速度很快,而且还相当稳定。
民主搞不好的直接问题是不会搞民主。民主要搞好,既涉及一套基于民主文本和宪法条款的制度安排,又涉及政治精英与主要政治力量的信念与行为,还涉及最初的民主实践能否常规化、惯例化与稳定化。这里的任何一个方面要搞好,都太不容易。转型困难国家的一个重大挑战,是此前的旧政体没有给新政体留下多少有利的遗产,反而是留下了很多沉重的包袱。
6、民主重在选举竞争与权力制衡?效能无关紧要
很多人受启蒙运动以来的政治哲学影响极大,一谈到民主就马上想到“分权制衡”这几个字。英国思想家洛克和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被视为启蒙时代以来政治理念的正统,《联邦党人文集》中更受重视的是关于联邦制与三权分立的篇章。当然,对现代民主来说,分权制衡非常重要。但是,把民主仅仅理解为分权制衡就有失偏颇。
实际上,只有政治参与、政治竞争、宪政约束与分权制衡,没有相当的政治权威与政府效能,任何政府是难以为继的,民主政体将无法维系。英国宪法学家白芝浩认为,先要有权威,然后才谈得上限制权威。美国思想家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更是大篇幅地论述有效政府如何必要,以及政府效能不可或缺。
对不少转型国家来说,无法通过民主的方式形成有效的政府能力,是民主搞不好的重要原因。政府缺乏效能的常见情形包括: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冲突、无法形成多数派执政党、议会政党数量的碎片化、政治领导层阶层缺乏领导力和政治技巧,以及缺乏功能健全的官僚系统,等等。
在保证政治参与和政治竞争的同时,民主政府同时还必须有所作为,这样才能维系其民主政体本身。如果民主政府缺乏效能,从消极方面讲,政府可能会陷于瘫痪,政治竞争与分权制衡将演变为不同政治家与党派的恶斗;从积极方面讲,政府将无力应对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无法在市场改革与经济发展等关键问题上达成绩效,也就无法通过提高新政体的绩效合法性来强化程序合法性。有民主而无效能,终将损害民主本身。
7、不同国家的民主模式都是相似的?
国内媒体讨论民主通常比较粗放,仿佛不同国家的民主模式都是相似的。经典的政体类型学区分了不同政体类型的差异,但民主政体内部的模式差异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实际上,不同民主国家制度模式的差异是很大的,这些国家在政府形式、选举制度、政党体制和央地关系上均有不同的制度安排和不同组合。现有研究认为,不同的制度模式有着不同的政治逻辑,同时不同的制度模式还需要考虑与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条件相匹配的问题。总的来说,不同的民主制度模式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政治后果。
拿乌克兰的政治危机来说,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半总统制的政治架构无疑难辞其咎,这是导致这场政治危机的重要制度成因。乌克兰经历过涉及总统、总理与议会三大核心权力机构关系的多次修宪和改革,但该国总体上属于半总统制模式。
乌克兰
半总统制的最大问题是,总统与议会之间、总统与议会任命或选举的总理之间容易发生严重的政治对抗。出任总理的女性政治家、主要政党领导人季莫申科被总统亚努科维奇投入监狱,正是在这种制度背景下发生的。这种政治架构和此类事件逐步瓦解了亚努科维奇作为总统的权力基础与合法性基础(吊诡的是,半总统制这种饱受争议的制度模式在第三波国家中扩展还很快)。
另一方面,乌克兰还面临着不同地区的认同冲突,这种认同冲突与族群和语言因素有关。如今,这种冲突的焦点出现在克里米亚。从制度视角看,民主政体下不同的制度模式设计——特别是选举制度和央地关系上的制度安排——被视为一种解决国内族群和地区冲突的工具。所以,民主制度模式的多样性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三、“民主”不是一个简单化的判断
民主——特别是作为转型问题的民主——的真实逻辑不同于那些广为流传的误解。国内公共领域的通病是把民主问题口号化与简单化,结果是整个社会中民主与转型常识的稀缺。这样,对民主的理解就容易停留在“好的”或“坏的”这样的思维层次上,更需要思考的乃是全球背景下真实的民主经验与转型逻辑。
编辑:张子杰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