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观众说,单凭何冰和郝蕾的演技,《情满四合院》就值得好评。但正如何冰说的,他们“不是在演戏,是在生活”,剧中“傻柱”与秦淮茹的风雨人生路上,浓缩着太多中国人共同的记忆与情感共鸣。图为该剧剧照。
■本报首席记者 王彦
京味儿浓郁的电视剧 《情满四合院》 在北京卫视收官了。在许多人眼里,这是部没有流量明星,没有前期宣传,不沾任何IP的“三无剧”。偏偏,这部低调播出的剧集却走出了一路上扬的收视曲线,口碑更是10月新剧里的佼佼者。
北京的观众们从剧里瞧见儿时的光景,享受“京片儿”台词的原汁原味,当然也会有“看不懂”“想不通”剧中人选择的时候。但这股收视热潮里,南方观众也没缺席。数据显示,这部有九成场景没离开过四合院的电视剧,在网络平台上有21%的用户来自广东和苏浙沪地区。
如果说,北京观众念念不舍的,是剧中与记忆严丝合缝的生活画卷,那么吸引南方观众的又是什么? 包括何冰、郝蕾在内一众演员的演技肯定是重要答案,而另一个答案或许在剧集尾声才被道破。
第45集,又是一年春来到,院里的“三大爷”循例给各门各户写春联。给男主人公一家的,上联书“傻爷傻爸傻儿钱花他人进门见傻”,下联道“为人为他为我公信永在出门遇喜”,横批“谁说我傻谁更傻”。一个“傻”字跟了主角何雨柱一生,也让观众留恋———所谓“傻”,不过是人与人之间那份朴拙的善意,能抵抗岁月雨打风吹。
每一个四合院里的小人物,成就了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地缘乡情
这大概是电视剧里的少数派:从主角到配角,几乎没有“完人”。
男一号何冰饰演的大龄未婚青年何雨柱在轧钢厂食堂当厨子。他厨艺一流,为人仗义。可外号“傻柱”的他,非但不傻,还偏爱挤兑人捉弄人,口无遮拦。女一号郝蕾饰演的秦淮茹是个寡妇,顶替工伤亡故的丈夫在轧钢厂工作,拿着微薄的工资要养活一儿两女外加婆婆。讲孝道又勤俭持家的背后,她总是纵容孩子们到隔壁“傻柱”家偷吃偷拿。同一个四合院里,还有三位拥有话语权的“大爷”,同样各有短处。“一大爷”认死理,“二大爷”迷“当官”,“三大爷”好算计。
乍一看,不完美的人物扎堆小小四合院,磕磕碰碰打打闹闹,根本谈不上“情满”。但细一咂摸,世间本如此,人无完人;生活本如此,五味杂陈。正因为一个个平凡如你我他的人物,在这不完美的院子里与命运交锋,荧屏前的观众才感同身受,怀想着当今都市里熟悉又陌生的情———地缘乡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情味儿。
四合院里,这人情味儿是“傻柱”手里几十年如一日的饭盒,从工厂食堂到川菜馆,男主角每天把“存量菜”带回四合院给秦家孩子给三位大爷,物资匮乏的年份,有他一口吃的就必然饿不了老人和孩子。这人情味儿也是秦淮茹家收到的粗粮或白面,有“一大爷”塞的,有娄晓娥给的,还有“傻柱”接济的。这人情味儿还是唐山大地震时,各院各家你一根我一根凑起来搭地震棚的原木柱子;是生活条件改善后,你家出蒸肉我家端烧酒在大院里凑出的一桌晚餐;更是“傻柱”遇到难关时,三位大爷为助绵薄之力而在背地里卖过的易拉罐……这些鸡毛蒜皮的物件、算不得多高明的邻里相帮,揭了物质生活的窘迫,却描摹了情感上的富足。
于是,一部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跨越至今的剧集,深深切中当下观众的软肋。有北京的网友留言:“多少北京人都记起自己曾是院儿里的孩子。那院儿里,一家有事,全院掺和。那院儿里,房顶连着房顶,热乎心挨着热乎心。”事实上,这何尝不是戳中更多中国观众的情感共鸣———对一种不分彼此的“情感共同体”的向往。
每一个从蝉鸣蛙跳里萃取的细节,提醒着我们最浅显的为人之道
共鸣、代入感、原汁原味,这些都是评价这部电视剧的高频词,奥秘藏在主创名单里。导演刘家成和编剧王之理都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对于老北京念兹在兹,对市井生活、普通百姓更有难以割舍的情愫。但北京人的身份底牌绝不是创作的最大亮色,从真实生活里萃取出大量细节,再用心化于剧本、制作,如此用心才是剧集真正接地气的通灵法宝。
刘家成说,四合院不是深宅大院的四角天空,而是老百姓听得见蝉鸣蛙叫的市井天地。主演何冰比喻,“剧里有太多北京演员,我们操着熟悉的口音,浸入熟悉的场景,不是在演戏,是在生活。”
既然是生活,带着真实岁月烙印的物件当然俯拾皆是。小的如一个搪瓷杯、一只网兜甚至一条床单都来自旧货市场;大的如整个四合院布景,导演干脆以1:1复原了一个三进三出的院子。有了物质的原貌,生活真正的魂,还在于成长过程中不断相逢的人与事,以及父母言传身教的那些为人之道。
剧中,敬老、亲情、孝悌文化是四合院里的梁与柱。大院里有位耳背的“聋奶奶”,因为年纪最长,所以院子里的晚辈都敬她、尊崇她。德高望重的“一大爷”视其为母,天天为她张罗一日三餐。“傻柱”主动给她当孙子,常背着老太太上街遛弯。一年除夕,孤寡的“聋奶奶”、单身的“傻柱”、缺子女的“一大爷”夫妇以及没有男主人的秦淮茹一家,本不沾亲带故的四家九口人凑成一大家。坐上一桌,拜年、吃饺子、说吉祥话,其乐融融的氛围不输任何血缘家庭。
“重亲情、暖乡邻,其实是中华民族共有的传统文化。”导演刘家成相信,《情满四合院》 能通行到北京以外的地方,归根结底,“京味儿外壳包裹下的是情怀,是对优秀传统文化,对我们从小最熟知的那些美好品质、崇高精神的讲究”。
所以,剧中的娄晓娥虽然经历坎坷,但苦尽甘来时,是她出资力挺“傻柱”把四合院建成敬老院,因她信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所以,秦淮茹会在每一个清晨去买一大摞包子,给院子里挨家挨户地送早点,她说“一个大院,就得懂得尊老爱幼、互相帮助”。所以,全剧尾声落在一张全家福上,照片里,四合院的老老少少一个都不缺,就连曾经人见人恨的许大茂也被重新接纳回家,大院里的长辈送他寄语“浪子回头金不换”……
平凡人生不就是如此,在循环往复的如意或者不如意间沉淀下些许温情、些许道理。四合院里浓缩了老北京的生活缩影,但此情此理,是中国人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