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六年编撰,力争“上下连通、左右旁通、融会贯通”
《江南城镇通史》书影。(上海人民出版社供图)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首人们耳熟能详的诗文,道出江南无尽风情。岁月长河中的这片神奇土地,究竟历经了怎样的起源、发展、演变过程? 日前,多名学者历时六年编撰的七卷本200余万字 《江南城镇通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引发学界瞩目。
近二三十年来,中外学界围绕江南城镇史的研究相当活跃,成果丰硕,但有学者直言,目前已有成果大多侧重断代性或专题性研究,从长时段角度扫描江南城镇演变,以及针对由此形成的区域发展道路的探索则相对薄弱。据悉,《江南城镇通史》破除了城市史研究中的城、镇二元思维,也避免了城市史与社会史相分离,是迄今国内首部对江南城镇发展历史作系统考察和分析,并将城市与市镇视为统一体系的专门性通史。
“通史编撰的一大难度在于,如何力图打破时段分割和层面分割的既有思路,形成贯通历史全程的认识体系。”《江南城镇通史》主编、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陈国灿说,江南历来是中国城镇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特别是唐宋以降一直走在全国城镇发展前列,很大程度上也引领了城镇发展方向。身处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当下,江南城镇史这一论题十分具有现实关怀意义,也能促进中西历史比较研究。
这片最有故事的地方值得贯通书写
《江南城镇通史》 分先秦秦汉、六朝隋唐五代、宋元、明代、清前期、晚清和民国七卷,由陈国灿、黄爱梅、张剑光、姚建根、王日根、戴鞍钢等多名学者编撰,全面考察了从史前时代到民国时期江南地区城镇演变全过程,分析不同历史时期江南城镇的活动形态特点,揭示了江南城镇的发展道路及其与区域社会的关系。
“江南城镇,可以说是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最为活跃,最有生机,最有故事的地方。因此,《江南城镇通史》 的出版,无论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还是学界研究都具有深远影响。”日前举办的新书研讨会上,中国城市史研究会会长熊月之说,好的通史撰写要做到“三通”,即上下连通、左右旁通、融会贯通。“上下连通指不同时段主线清晰、一脉相承;左右旁通是说不同地区、不同城镇互相呼应;融会贯通要求全书气韵一致,浑然一体。”他也指出,通史撰写有“三难”,一是人才难觅,二是质量和进度难以平衡,三是体例难以一致。而 《江南城镇通史》 在“三通”的把握上比较成熟,难能可贵。
作为我国历史上城市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市镇发展最为活跃和成熟的区域之一,江南从先秦时期城市的源起和形成,到宋代市镇的广泛兴起,再到近代的曲折转型,江南城镇经历了漫长的演进。有学者评价,《江南城镇通史》 在思路构建上,尽管按时段分为七卷,但各卷都是基于江南城镇发展全过程的视角,避免了断代研究简单组合的倾向;分析思维不是停留于过程性描述,而是注重对城镇形态、体系及其运作机制的多层面考察,把握其内在机理和时代特征。
挖掘江南人文底蕴,为中国城市美学提供典型范例
从古至今,“江南”都是个富有伸缩性的地域概念。目前,江南城镇集中散布于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太湖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平原,既包含综合性极高的区域中心城市,又不乏特色鲜明的中小城市、小城镇。但其人文意象往往离不开鱼米之乡的美丽富庶、“小桥流水人家”的秀丽景象、白墙青瓦式的建筑风格、才子佳人的情义绵长等,为许多人所热爱神往。
如今,我国现代化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正进入新的阶段,以长三角为核心的江南区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齐书深看来,出版界对于区域文明的挖掘与传承,不仅仅是保存一份份历史文献资料,更重要的是提炼出符合当代发展的元素,并加以改造和提升,从而创造出新的文化成果,使传统文明能够跨越时空再度发挥作用。
学界聚焦 《江南城镇通史》 时,也格外注重从史料中爬梳出对当下有所借鉴和启发的线索。学者刘圣鹏说,有些城市或城镇建设趋向同质化,而以江南城镇作为特色城镇个案进行考察研究,就不难发现,其中佼佼者在自然与人居、传统和现代、公共精神和个体趣味、城市品格和大众审美上,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市美学风格提供了典型范例,具有现实参考意义。
■文汇报记者 许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