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欢乐”版的哲学家:
①②“老宅男”康德;③④“公知”罗素;
⑤⑥“美女、才女、痴情女”汉娜·阿伦特;
⑦⑧“处女座的”黑格尔
“漫画版”插图来源于《不疯魔,不哲学》
窗边,哲学家,昏暗的屋子,深邃的黑暗……这一切都勾勒出“冥想”的主题。这幅《沉思中的哲学家》由荷兰画家、“光影大师”伦勃朗所作,画中呈螺旋状而具有对称感和平衡感的楼梯,类似于中国哲学中的“阴阳鱼”。
文汇报记者 童薇菁
清华大学女博士写的哲学科普读物《不疯魔,不哲学》即将在韩国翻译出版。这本带给读者“轻阅读”体验的哲学读本,在国内出版时受到很多年轻读者的喜爱。作者张明明曾在清华大学哲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如今,她正进行“续集”的创作,她的身份也经历了转变,成为了一名大学教师。
作者用3年的时间,将康德、叔本华、尼采等几十位哲学大师的生平故事和哲学思想浓缩成“哲学十二钗”。她的意图并不仅仅在于“扫盲”,而是要把哲学说得好玩、说得有趣,平易近人。用她的话来说,这本书就是一杯哲学“开胃酒”。
“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世界能否被认知,怎样被认知”……哲学所解决的虽然是最简单的问题,但却宗派林立,语言晦深。这门学科的“高冷感”使得人们很难产生登堂入室的兴趣。
哲学究竟应该怎么讲?作者笔下这种“轻阅读式”的创作也引发了不少的争议。更因为她清华女博士的身份,让不少人觉得此举有“不务正业”的嫌疑。《不疯魔,不哲学》收到的社会反响并不只有掌声,严肃的批评也汹涌如潮:文字轻佻、消解内涵;内容不实,“用典”不当。内容中夹带作者的“私货”太多。有人认为,这种过度的“消遣”是对哲学的大不敬。也有人认为,网络语言不适合用来讨论哲学。
“老宅男”康德、“一半天才,一半疯子”的尼采、“居家好男人”弗洛伊德、“毒舌男”叔本华、“胆小鬼”笛卡尔、“雌雄大盗”波伏娃与萨特……西方哲学史上十几位重量级人物,成为了作者笔下的“十二钗”,而这一切最初只是为了帮助普通读者读懂西方哲学史
“哲学引发的关注度出乎意外!”《不疯魔,不哲学》的作者张明明告诉记者,令她没想到的是,人们对于哲学的再关注,以及社交媒体传播的强力,把她的这本“哲学书”推上了台前。
“哲学值得普及。哲学的精神不是为了追求说话的精准性和概念的天衣无缝,它追求的是对人类命运和终极幸福的反思与批判,”张明明说,这一点在情理之中。
对于哲学的普及,市场上已有许多经典书籍。比如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庞思芬的《哲学之树》、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牟宗三的《中国哲学十九讲》等。而这本《不疯魔,不哲学》是由作者每周发布在“人人网”上的长帖整理而成,最先在社交网站“人人网”和“豆瓣”网上集聚了一大批忠实的“疯魔”粉。这本通俗类读本字里行间很不一样,哲学究竟有什么魅力,能吊起读者的胃口?
三年前是张明明进入清华攻读博士学位的第二个年头。一天,一位学计算机的理工科朋友向她询问,有没有什么推荐的书单能帮助他学习西方哲学史。当时,张明明便推荐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给他,因为这本入门读物,比较符合初学者的接受能力。然而没想到的是,这个理工科男生一点儿也没看懂,问她有没有可以补课的地方。
张明明当时就被震惊了,但她很义气地说:“还费上课那劲干嘛,等我给你写个欢乐版哲学史出来。”就因为这样一句看似冲动的话,张明明便成为了“哲学单口相声”的女教主。
当天晚上,张明明就一鼓作气写完处女作《处女座黑格尔》。因为对哲学有专业的学习与系统的研究思考,张明明在写这些哲学大腕时,因厚积薄发而能够游刃有余。继黑格尔之后,“老宅男康德”、“一半天才,一半疯子”的尼采、“居家好男人”弗洛伊德、“毒舌男”叔本华、“胆小鬼”笛卡尔、“雌雄大盗”波伏娃与萨特,西方哲学史上十几位重量级人物,几乎以一周一位的速度相继出现在张明明的“人人网”主页长帖中,她充满情怀地取名“哲学十二钗”。在完成了“十二正钗”后,她一鼓作气另写了十二位哲学家。对于有些并不能信手拈来的信息,张明明会大量地查阅资料,力求严谨与完整。
给每个哲学家贴上符合个人特性的“标签”,张明明认为这可以在第一时间吸引到读者的目光,“艰深晦涩的标题特别容易吓走一批哲学入门级读者。如果不注意网络用户的阅读体验,可能他们就不会选择阅读了。”
曾有人问她:如果你不使用这种略带八卦式的调侃语言,还会有人喜欢你的作品吗?张明明的回答却很有自信,她认为自己的创作受欢迎并不是因为“会八卦”。
“并非每本‘八卦解读’都有影响力。我用的是一种比较接近生活的方式来讲解哲学,但是文字中的信息量和理解度是很大的,”她说,“归根结底,哲学所要解决的,不就是生活与生存的事吗。生活当中的困惑,可从生活的语言中就找到答案。”
这部“哲学十二钗”在网上爆红,分享量高达20万余次,她突然意识到自己火了。“有一次上课时,我拿出手机登录人人网,发现文章下面有几百条留言。之前两篇虽然转载的也很多,但是从来没有这么多的评论。”之后,她便将陆陆续续的网络转帖整理成文,《不疯魔,不哲学》实体书随即出版问世。
《不疯魔,不哲学》却也在网络中被不少人质疑攻击,“被挑刺”也让该书带有网络智慧众筹的味道,极受年轻人的喜爱。而拒绝网络用语,回归书面阅读体验,也成为该书被学界接受的重要原因
曾有人将《苏菲的世界》比作一部哲学启蒙书。作为20世纪百部经典著作之一,《苏菲的世界》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有学者认为,这本书的成功,显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指标,就是社会大众渴望知识。在一本小说里,塞进整部西方哲学史,对追求速度的这一代而言,本身就极具魅力。
那么,这本《不疯魔,不哲学》呢?一位清华大学的教师告诉张明明,自己读高中二年级的儿子,自从看了《不疯魔,不哲学》后简直爱不释手,而之前他的儿子对哲学一点都不感冒。
这杯哲学“开胃酒”,许多年轻人很愿意饮下,因为对追求快速汲取知识的年轻人而言,这种方式对于未曾修习哲学的人,可以是一本较好的入门读物;而学习过哲学但已忘却大半的人,则可以温故知新。
有“豆瓣”网友评价:“这本另类解读,简直就是中国版的《苏菲的世界》。看到这本书便勾起了我‘忆哲学往昔’的情愫来。当年课上听老先生们口若悬河地讲康德卢梭;课后在寝室和弟兄们聊卢梭在《忏悔录》里的各种‘怪癖’;我和兄弟们还要比谁读的书多,哲学正史野史统统是谈资,偶尔争辩的吵得不可开交,就差下床来比划几下了。”
当前,许多人都是通过影视作品才去关注经典文学,哲学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正在被市场“绑架”。《不疯魔,不哲学》这类改编的哲学普及书籍与哲学原著的关系,类似影视剧与文学小说原著之间的关系。观众可以批评影视剧把某些文学著作改变得完全“牛头马面”,但不可否认的是,没有这些影视剧,一些文学作品鲜有人问津。
“我做的仅仅是调动读者的兴趣,去喜欢上哲学。”张明明在接受采访时说,“不仅是哲学、绘画,任何知识的获得都不是欢乐的,所谓欢乐,无非是调动兴趣。哲学是很严肃的、痛苦的。真正的哲学饕餮要经过一番苦读求索的,可不是一两本幽默的书籍就可以得到哲学的‘大餐’。”
写作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质疑始终存在。在最初写作时,张明明使用的是很多网络语言,在她看来,书面的语言应该更加端庄规范一些。“网络可以酣畅淋漓,但有些文字放在书上就显得不合适了,毕竟文字的舞台不一样。”意识到了这点,在出版《不疯魔,不哲学》一书前,她对文字、标题进行了调整,降低了娱乐化的分量,而加重了思想介绍的部分。
但即便仅仅是“调动兴趣”的初衷,这本哲学普及读物依然遭到不少读者的猛烈攻击。对于她的几宗罪是:文字轻佻、消解内涵;内容不实,用典不当;在内容中夹带了过多“唯心主义”。
有网友这样批评:“一个真正了解并吸收了哲学精义的人,会在那么多细节上进行简单粗暴浅层次的价值判断?这些知识没有进入灵魂的,写的东西也停留在当作硬知识的程度,而不是触碰思维火花的思辨。”在写到路德维希·维特根斯时,她在豆瓣上迎来了大批攻击者。“有很多来自理工科的哲学爱好者,数理逻辑比我强。所以好像抓住我最弱的一面,开始找文章的种种漏洞。”张明明说。受到网友的质疑,张明明决定把原来定的篇名“天才高富帅维特根斯坦”改成“天才矮富帅维特根斯坦”,因为有人质疑他的身高。
虽然在“墙外”受到了不少质疑,但在学术界内张明明得到的几乎全都是“支持声”。她的研究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学校的教授、身边的同学都给了她很多的帮助与启发。目前,她正在着手创作《哲学十二钗又副册》,依然用这种笔法将“哲学扫盲”的工程进行下去,已从清华毕业的张明明已走上高校教师工作的舞台。她会在教师工作中继续做一个“哲学引路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