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喜欢看妈妈蒸馒头。一个个馒头放在蒸笼里慢慢蒸熟,看着水汽从蒸笼缝隙氤氲,令人垂涎。馒头熟了,我迫不及待伸手去揭。“小心烫!”顾不及妈妈的警示,我迅速揭开蒸笼,雾气弥漫,眼镜顿时模糊了。我小心翼翼地捧着热馒头,闻着芳馥的香味一口咬下去,烫得我哇哇叫,却又忍不住用舌尖去舔它。
晚清时代,广州市郊一带穷乡僻壤,很多村民都靠做蒸笼为生,削竹、开竹、钻洞、编织,蒸笼做好再挑到市集卖给茶楼食馆。一户做蒸笼的林氏家族以手作蒸笼在广州开了一间小店,取名 “德昌”。德昌最辉煌时,珠三角各地都到他们那儿取货。后来战火蔓延,林氏家族辗转迁往香港,租了港岛老区一座唐楼的地铺,延续家族生意。
“以前这里有四五间手作蒸笼店,现在只剩下我们这一家了。”
沿着斜坡往山上走,传来一阵清幽气息。年迈的银发老伯伯依偎在木凳上,摇着葵扇在乘凉。叠得高高的竹蒸笼散发着原始竹片的清香。店里一个中年男子穿着白色汗衫,低着头,一边用竹刀削出蒸笼竹片,嘴里一边说道:“未来的世界能否容得下一个竹蒸笼,没有人说得准。”他叫林应鸿,是老伯伯的儿子,老店的第五代接班人。人家都叫他林师傅。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茶楼云集,正值蒸笼店生意最旺盛的时期,大批学徒前来学习制作竹蒸笼。林师傅说: “那个年代,中学读书成绩好的继续升学,成绩不好或家境条件不允许的就直接踏上社会工作。男生学电工、木工、做蒸笼;女生学缝纫、做布娃娃。我们家前铺后居,孩童时期物资匮乏,娱乐不多,我十二岁就跟爸爸学做蒸笼,短短几年就达到 ‘小蒸笼师傅’的技术水平。这辈子我没打过工,做蒸笼早已从我的兴趣变成终身职业。”
林师傅介绍说,做蒸笼的材料主要来自华南的竹树。华南雨水多,竹树长得快,种植三四年,削走罗竹树皮枝叶就可以用来做蒸笼。一个竹蒸笼,从外框到蒸笼盖,竹制的器皿都发挥着吸水和保暖的作用。茶楼蒸出来的点心,既能保温,又能疏导多余的蒸汽,始终保持食物干爽。
我看着林师傅熟练地把竹片打磨光滑,做成蒸笼外边的竹圈。钻洞,穿上铜线。打上竹钉子加以固定,再将削好的竹条逐一用白皮藤条定型,一会儿就完成一个蒸笼。 “竹是天然物质,有软硬厚薄之分,而且每根竹子都不一样,蒸笼师傅要根据竹的特性来制作,所以好的竹笼只能手制,不能靠机器批量生产。”他得意地轻抚着刚完成的蒸笼,如同在欣赏一件艺术大作。 “我们行内叫这个 ‘大包笼’。学徒满师之后,平均一小时就能做一个蒸笼。那个年代,我们就是这样养活一家子的。”
所谓的 “大包笼”,其实是直径二十一英寸的大蒸笼。早期的香港茶楼,会将很多点心统一放在大包笼里蒸煮,然后侍应用粗皮带把点心背在肩上叫卖。后来,茶楼侍应不再托着大包笼叫卖,而是分为大、中、小点,推着小车送点心,于是出现了 “叉包笼”、 “烧卖笼”等。配合不同需求,德昌的蒸笼分为十七种,直径最小的二点四英寸,最大的五十二英寸。总之,有茶楼开业的地方,蒸笼店从来不愁没有生意。
“得闲饮茶!(有空到茶楼喝茶吃点心)”“饮茶”是香港人的口头禅,这种源于广州的粤式饮食,犹如香港一道最具特色的文化风景。一盅两件,一份报纸,一壶热茶,展开新的一天。广东人所谓的 “一盅”是指茶盅, “两件”就是点心。香港人喜欢饮早茶,吃过大包点心,品过一壶茶,一天都精神满满。
要品出粤式饮茶真滋味,还要懂得内里乾坤。虾饺、烧卖、凤爪、排骨四大宝可谓在香港茶楼数十年长盛不衰。单是一笼虾饺,蒸得好吃既要饺皮薄,又要肉感鲜美,每一个细节都要恰到好处。除了点心,和蒸笼最匹配的食物莫过于笼仔饭了。在蒸笼里铺上荷叶,用米饭垫底蒸热数分钟,再配衬各种配料蒸煮,数分钟就能完成。笼仔饭既留有竹香,又保有荷叶香。做法虽然简单,但要蒸煮得好,小蒸笼也有大学问。
八十年代初,香港工业发展一日千里。有一段时间,香港出现了很多不锈钢蒸笼和塑料蒸笼,茶楼争相取用。“当时我们很怕竹笼会被取代,后来发现其实不太可能。用不锈钢蒸笼蒸煮点心,水汽会倒流,影响点心的味道,而且点心出锅不到几分钟就凉了。只有竹蒸笼存热,加上竹笼内框与外框间留有一层空隙,加热时蒸汽在内流通,既有助保温,又不影响食物的色香味,完全体现大自然与人类智慧结合的美好。”没多久,茶楼又纷纷改回用竹蒸笼。
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德昌已经成为香港仅存的手作蒸笼店。我问林师傅: “现在香港还有多少人会做竹蒸笼?”他说:“能够从头到尾独力完成一个竹蒸笼的,香港只有三个人了。”他说的三个人,就是他爸爸、他哥哥和他自己。
“培训一个蒸笼师傅要几年时间,成本太高,利润太低。”年过半百的林师傅坦言,自己已是目前最年轻的蒸笼师傅。看着附近的蒸笼店在没人继承的情况下逐一歇业,他难免唏嘘: “老一辈退休,新一代不愿意接手,这已是一个夕阳行业,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
我看着店铺里的叠叠蒸笼,仿佛闻到了蒸煮点心的缕缕香味,还有一份不敌现实的无奈。它们承载着无数人的集体回忆,成就了一个家族的传奇故事。但愿老店还在时,能为他们留下一个印记,为他们的故事,写下一段见证。
作者:黄芷渊 编辑:谢娟 责任编辑:舒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