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海风起江南韵,松江春早正扬帆
当红色文化在上海“一大”会址飘扬建党精神旗帜,当海派文化彰显上海城市精神风范,留住乡愁的江南文化,又为市民增添了温馨的文化归属感。这就是上海当下全面打响的三大文化品牌,即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
初在报端读到上海打响江南文化品牌的消息时,感慨良多。那是缘于许多年以来“上海屋檐下”孕育的情怀,令人对江南文化所有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印象变得模糊,甚至身处江南却实实在在地淡忘了。故以为新时代打响江南文化品牌的上海,是一座感恩的城市,一座有担当、有远见的城市。
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哈拉德·韦尔策说过一段话:“对自己的过去和对自己所属大我群体的过去的感知与诠释,乃是个人和集体赖以自我认同的出发点,而且也是人们当前——着眼于未来——决定采取任何行动的出发点。”纵观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其现代化和现代性发展,无不是依附在本民族思想文化基础上实现的。由此想到,今天已为江南文化中心的上海,正围绕加快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进程强基固本,坚持国家站位,深入思考城市与自然、城市与人、城市与文化传承的关系。而在上述三个方面,松江具有上海打响江南文化品牌的历史和现实优势。
第一,松江“生态秀”的自然条件,为江南文化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胜环境。从松江所处的地理位置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之间有松江,可谓江南清丽地,松江秀其中。山泽淑灵,人文蔚起。明代上海大儒陆深在其《俨山集》中感言松郡“衣冠文献为江南冠”。松江名士何良俊说:“华亭人文之盛,代有作者,游文章之府,发瑾瑜之光,围已集成玉海。家有金荃,虽曰地灵,实由人杰。”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一般规律告诉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松江,有着感恩天地且知恩图报的朴素情怀,有着山清水秀是一方福祉的家园憧憬。由此生成的文化基因,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相得益彰,是建设美丽中国、秀丽江南的深厚底蕴。
当下以“科创、人文、生态”为三大建设目标的松江,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推进全域旅游上,松江擦亮“远看青山绿水,近看人文天地”魅力名片,唱出了“漫游山水城,放松松江来”的休闲体验歌谣。在人文松江建设上,提出了力争用三年时间,把松江初步建设成为市民更具人文素养、城市更具人文魅力、乡村更具人文气息、科创更显人文智慧、旅游拥有人文天地的愿景目标。在乡村建设上,松江始终未曾迷失自我,守护上海之根,留住江南乡愁,同时努力营造具有现代生活品质的优美环境。让世人看到了,虽然世易时移,代际更迭加快,但“文秀之乡”的守望不变。
第二,松江“风气和”的文化基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并践行和谐、友善。“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松江“风气和”,深受儒道佛互补文化影响,在长期积淀中,形成了孔子所说的“吾道一以贯之”的传承脉动和地域风俗。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天下一统的国家观,兼容并蓄的文化观,和而不同的交往观,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观,均蕴含和的思想;“天融万物,海纳百川”,更是一种“天下达之道也”的中庸之和。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故以为,发掘提炼并大力传播具有厚重积淀的和美文化,对于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有着能够走出去且能走进去的积极作用。
松江厚积和美文化底蕴。具有鲜明移民文化特征的广富林文化,饱含着“松江广富林,天下一家亲”的根脉气息;元代松江呈现的流寓文化风光,将松江文化品质提升至一种人文境界;而明代松江“衣被天下”,则从更广泛、更贴近大众生活层面抒发了一种人文情怀。“衣被”是暖人的松江布,“天下”则为温暖而和美的博大胸襟。松江“风气和”,反映在本土建筑风貌上,彰显兼收并蓄特色,既有“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江南建筑主要特点,同时又融入徽派和苏式建筑元素,甚至还有与福建民居相接近的观音兜式样,进而有了海派建筑文化的早期征兆。
松江文化大气谦和的秉赋,甚至可以从具体的饮食风俗上看出端倪,例如松江“海碗”很大,里面盛装的食物,绝对能让饥肠辘辘者饱食有余。由此生成当地方言文化,喻大的东西为“海碗”,“大(音:杜)来,大来海碗”,意喻某物“大得很”。上升到文化层面,就是一种接地气的大气。又如《松江风俗志》记:“松江的民间饮食属于江南吴越体系,但既不像苏锡那样偏爱甜酸,也不像宁绍那样偏咸……松江人的家常食谱讲究精细清淡。”人们皆知,菜肴清淡,最易调和,爱吃咸辣酸甜的,自己加料就成。唐代诗人白居易《晚起》感叹:“明朝更濯尘缨去,闻道松江水最清。”以和为美的松江传统文化,就是这样大象无形、润物无声地厚泽一方风俗,涵养一地风韵。
第三,松江“人文优”的独特魅力,为上海打响江南文化品牌增添充沛底气。文化自信的松江,其“人文优”的特色不是单一而是多元,不是平面而是立体呈现。例如,松江东际于海,直接受到东海龙王创世神话影响。再看松江山水,既有以龙驹成名的天马山,又有龙蛰其下的白龙潭,还有厍公山与凤凰山一起喻为“丹凤衔书”等。这些创世神话,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又如松江今为上海市文化遗产大区,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量多质高,相续古今文明,生生不息,永世传承。
今天的松江,荣膺国际花园城市,山水有秀丽的容颜,建筑有阅读的品味,田园有散步的愉悦,天际有眺望的空旷。人文秀山水的松江,不仅名人著作卷帙浩繁,且有数以万计的古籍藏书,部分尚为未开垦的“处女地”;还有用文化座标定义当代城市品质的松江大学城,以及众多文化惠民项目如佘山兰笋一般层出不穷。面对高科技可以突破传统而超越发展的新态势,人文底蕴厚重的松江有自己深度考量,即回归到传统文化的原点上,看清楚未来发展的路标,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到何处去,如此发展下去能否一以贯之地造福天地人?因此我们在松江看到了“九科绿洲”的无限风光;感受到了诸如洞泾镇“洞涵文脉、泾通四海”的人文守望和开放情怀;还有松江迎春团拜会上的沙画表演《G60涌动的激情》等。人文松江,文化传承,或以山之脉动,给人增添唯实唯干的力量;或上善若水,滋润人心,淳化民风。
我们说传统文化具有其特征,如根脉性和传承性,普遍性和共识性,渗透性和时代性。这些特性要求对具有地方特点的松江文化进行系统的研究和阐述,提炼出一种江南共有、众生共鸣、社会共享的人文精神,从而为上海打响江南文化品牌提供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精神力量支撑。松江“人文优”的共性风采,可以从《松江人物》收录的3688位古今人物身上看到人文传统的两种基本内涵,一是风骨情操,二是学识胸怀。具体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一是以民为贵,视民如天;二是实学售君,经世致用;三是崇尚气节,坚正操守;四是清廉自律,贫困有守;五是克习家学,承续门风;六是侍奉父母,孝感天地;七是热爱家乡,眷恋故土;八是巾帼德才,不让须眉。
上述八个方面皆有具体史实依据,以第五方面为例,仅在松江明代,就有父子、兄弟、祖孙同为进士,甚至出现一门四进士的门第风光。不仅如此,正在编写的《松江工匠精神》一书,将呈现百名工匠风采,讲述他们持之以恒、创新创造、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价值取向以及对工匠职业本身的敬畏和敬仰。这又让人从中看到,载誉相传为干将铸剑的松江干山(天马山旧称)和生生不息的松江工匠精神,将为打响“上海制造”品牌提供精神砥砺。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和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说过两段话,即“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上海打响江南文化品牌,重点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江南文化研究发掘展示等两大专项行动。对接这一要求,既有与《人文松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相一致的地方,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又提出了新的任务,如加强江南文化学术研究和以有利文化遗产保护为前提,开展创造性转化利用,激活文化遗产生命力。
根据上述精神,笔者以为,作为承担上海打响江南文化品牌重头戏的松江,首先要以本土文化的厚重积淀为立足基础,同时要依托上海,广发天下文贤帖,相邀国内外有江南文化研究实力的专家学者,一起形成学术研究的集聚力量,着力打造江南文化研究高地。与此同时,要做到“四加强一保障”: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加强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和文化传播,加强江南特色历史风貌保护,加强江南特色文化遗产保护,并建立上海江南文化研究保护中心作为保障机制,力求使江南文化在“双创”引领下,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充分体现时代价值。
上海江南文化研究保护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学术研究和激活文化遗产生命力,实现转化性利用。学术研究主攻方向为:一、江南文化产生的源头、演变脉络、要素体系、鲜明特质;二、江南文化蕴涵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三、江南文化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等。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方面,着重就历史文化风貌区、优秀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以及江南水乡特色小镇等文化遗产的保护、改造、利用,集聚专家学者智慧,通过多渠道学术交流,推出一批具有前瞻性、可持续性、可操作性的学术研究成果,以指导工作实践;同时致力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平台。总之,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要面对的问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要传承发展的文化,与其空发“一代不如一代”的慨叹,不如做出“一代胜于一代”的努力。只有这样,江南文化才能在与时俱进的当代,从延续血脉中开拓前进,春风化雨惠民生,融入世界,造福人类,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作者:尹军
责任编辑:孙欣祺
来源:人文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