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巨星》的故事主线并不复杂,用140字的微博体来简单粗暴地概括也未尝不可:
沿海发达地区穆斯林中产家庭的女孩心怀音乐梦想,用母亲送的手提电脑上传了自己的表演视频。但为了不让父亲发现,只能穿起黑袍蒙面演出。视频让这位“神秘巨星”一夜成名,父亲的重男轻女及家暴行为却一如既往。女孩于是接受了某知名音乐人的合作邀约,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携母亲一起逃脱了家庭的不幸。
然而简单绝不等同于寡淡。相反,音乐、演技和细节完全撑起了这部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电影。但对于“阿米尔汗作品”这块屹立不倒的宝莱坞金字招牌,最标志性的显然还是其对社会议题的参与和引领。母亲对家庭束缚的隐忍从一开始便被毫无保留地揭示出来,与女孩天马行空的梦想形成鲜明对比。女孩追逐音乐梦想的过程,便也是母亲逐渐下决心走出“牢笼”的过程。
一定是父亲的暴虐形象塑造得太饱满,以至结局纵然大快人心,却也不免让人疑惑:这种点到即止,似乎远不该是父亲的暴行所当受到的惩罚。
对此,倒想起在耶路撒冷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里读到的一句话:救犹太人比杀德国人更重要(It is more important to save Jews than to kill Germans.)。
这句话的语境固然极端且沉重得多,但把类似的逻辑用到这里,便觉电影的处理还是非常符合现如今印度的需要:母亲的遭遇远非印度已婚妇女所能经受的最坏情况,但反过来说,针对女性的暴力并不因为施害的男性能赚更多的钱、购买更大更宽敞的房子、或让孩子在私立学校上学,就能理所当然地被原谅。
只是,若要对“惩罚”作出足够成熟的讨论,首先得有受害者充分的觉醒、逃离和反抗。惩罚毕竟是种手段,而非目的。最好的局面,应是男性和女性都能认同地奔走相告、身体力行:针对任何人的任何形式的歧视与暴力都是错的,无论性别。
即便接受觉醒比惩罚更紧迫,影片对母亲爆发时机的刻画还是略显草率:如果行李没有超出件数,破吉他跟着去了沙特(父亲甚至可能都不屑关心女儿带了哪些行李),那是否也就没有了母亲出关前忍无可忍的最后通牒?这种更温和(却也在现实中更普遍)的可能,算是苟且偷安,还是更深层的不幸?
皆大欢喜的电影似乎没法给出答案,不妨来看看带给导演创作灵感的真实故事。导演早先在为纪录片《真相访谈》采访的过程中结识了一位同样饱受家暴之苦的母亲。和电影不同的是,她的家暴丈夫早早地去世了。母亲于是报名了驾校,准备日后当司机来养家糊口。这一决定得到了女儿的充分支持。女儿甚至接过了她替人做帮佣的活,以使母亲专心于驾校学习。
真实的故事远没有电影那么丰富光鲜。但即使在更恶劣的条件下,有家人的陪伴和扶持,希望就不会被生活的残酷赶尽杀绝。它就像一束光,就算不能帮我们抹平前路所有的崎岖,就算再微弱飘摇,也都足以照亮前路。
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影并不是架空地鼓吹受害女性“翻身做主”,而是在帮她们认清“没有谁离不开谁”的同时,温柔地提醒说,瞧,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换言之,电影的主题与其说是梦想,不如说是对梦想的呵护与扶持。源自身边也许笨拙却从未停止的爱意,才是背后真正的“神秘巨星”。而这,也正是小姑娘最终在领奖台上对艺名/网名的深情解读。这一层温厚深沉的概念升华,简直让人感动到可以释怀之前剧情里的所有薄弱与幼稚。重男轻女、家庭暴力……印度社会的顽疾堪比一面面密不透风的严实高墙。但我并不觉得,有勇气挑战它们的电影就是鸡蛋。它们更像是一颗颗实心的石头。每一次投掷都叩击出一丝裂缝:不一定清晰可见,却一定有所松动。直到裂缝不断增加。直到高墙终于轰然倒塌。
从《摔跤吧爸爸》到《神秘巨星》,这已经是米叔就女权议题连续投出的第二块“石头”了。如果真能像网友说的凑出个“女儿三部曲”,那也一定是观众们喜闻乐见、拭目以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