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逸华逝世,娱乐版记者尊称她为传奇歌手,然而数来数去都是《花月佳期》,就像她一曲走天涯,没有其他代表作。其实六十年代方小姐唱过许多邵氏电影主题曲和插曲,随便一数就有《蓝与黑》《船》和《云泥》,全部脍炙人口,另外《垂死天鹅》的《流星》,《猎人》的《憔悴》,《裸血》的《痴迷》,无一不掷地有声,在清水湾影城亮出强人手腕之前,以一把磁性声音征服了观众耳朵。我最喜欢《新不了情》里与静婷合唱的《金缕衣》,早在邓丽君吟唱唐诗宋词前,改编了杜秋娘,戏中两个欢场女子由胡燕妮林嘉饰演,轮流站在歌台“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配合剧情之余幽幽渗出书卷气,有种夜总会文化的挽歌况味——往后不但卖艺者胸中墨水全干了,老板也肯定不欣赏有赶客潜质的曲目,纵使“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鼓励大家行乐及时,可是“时光催人老,那堪再见旧时衣”太血淋淋,出来寻开心的大爷不喜欢被浇冷水,那个“老”字尤其讳忌,提都不能提。
生得晚没什么好,就是可以随时随地胡言乱语,不论错得多离谱,大量的大人都笑笑口以“小孩子不懂事”打发掉。譬如,外国记者指方逸华当过电影明星还罢了,港媒也起哄说她歌影双栖,凭《小云雀》初次登上银幕饰演一个角色,便完全与事实不符。那部顾媚领衔主演的歌舞片拍于一九六四年,召集群星客串演唱以助声势,电视尚未普遍入屋的时代小市民难得一睹歌手庐山真面目,当然轰动一时,方逸华的《花月佳期》因此唱到街知巷闻,但更经典的不会不是潘秀琼的《情人的眼泪》,参加派对的歌星行不改姓坐不改名,唱完拍拍屁股告辞,绝对毋庸演戏。而且这只黄莺早已经在水银灯下出过谷了,一九五七年的《曼波女郎》,葛兰饰演的孤女满街满巷找寻生母,因为听说妈妈曾经卖唱,所以专攻歌台舞榭,闯进夜总会一位旗袍女士正在台上献唱《今宵乐》,背后光管灯五字“方逸华小姐”,几乎唱那么久亮那么久,简直是史上最猖狂的植入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