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玲
2009年到2010年,我在英国访学。这期间,我记忆最深刻的画面都与书相关———遍布英国大街小巷的书店、图书馆,以及随处可见的读书场面。而最难忘的访书奇遇,发生在海伊小城。
小城坐落在威尔士,据说是世界上第一个书市小城,它的英文名字是 Hay-on-Wye。依山面河,青山绿水,城外有潺潺流过的wye河。书市小城的创办人是理查得·布斯(RichardBooth)。上世纪六十年代他从牛津大学毕业后,决定回到家乡海伊开二手书店,至今海伊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图书之城。每年夏天,这里还要举办历时十天的文学节,远近读者慕名而来。踏着洁净的石板路,穿梭在书店林立的小巷里,你一定会觉得,自 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读书人——小城拥有四十多家书店,据说全镇人口中,每37个人就拥有一家书店。有些书店竟然依山而建,书架就镶嵌在山石上,与青山融为一体。这样的户外书店,无人看守,只设置收钱箱,每本书五十便士至一英镑,自助取书,自助投钱,全凭自觉。
一步入海伊小城,我就发现这里是购书者的天堂。和同伴钻进一间书店,就舍不得出来。它是这个小城最大的一个二手书店,店面布置雅致气派,靠窗边环绕着大大的红色沙发,如果你累了,坐在这里,就会有两只雪白的大猫懒洋洋地靠在你身边,夕阳照进来,无比温馨。沉醉在这个书店一下午,我们是最后走出来的顾客,此时已近黄昏,所有的店铺都已关门。付钱买书,在街上闲逛。突然我发现钱包丢了,赶回去问店员,他们正在打烊,并没有看到钱包的踪影。这时有热心人指点我们到警察局去问问。怀着无比沮丧的心情我们一路打听着而去。一个指路人听了我们的遭遇后送给我们一张他的名片,对我的同伴说:“不要急,有什么问题一定来找我。”到警察局后我惊讶地发现我的钱包已经安然躺在那里,连带零钱一分不少。回来的路上,我的同伴说:我们应该打一个电话给那位送我们名片的好心人,让他放心。谁知这人竟出乎意料地要我们到他家喝酒庆祝。他的家是一座百年老屋,拥有大大的酒窖和吧台。夫妇俩听说我们是中国人,立刻拿出两本书,其中一本是大大的地图册。问他:藏书? 他说:不,只是爱书;有人付很多钱买,但我只想卖给中国人,真正对它感兴趣的人———爱书人也希望书有个好去处。地图的名字是:AGengralChart,onMercator’sprojection,ToShewthetrackoftheLionandHindostanfromEnglandtotheGulphofPekininChina,andoftheirreturntoEngland。书的名字是:AnAuthenticAccountofAembassyfromTheKingofGreatBritaintotheEmperorofChina。这两本书都是不列颠帝国与大清帝国的交往史。在这古老的小城,在这个有百年历史的老屋,这对从未到过中国的夫妇却领着我们开始神游故国,我们四个人一起趴在地毯上翻看地图,多么奇妙的一幕。
海伊小城最吸引我的是“诗歌书店”,专门卖与诗歌相关的书籍,收集了很多现在已价值不菲的初版诗集,如拜伦诗集就静静地躺在它的玻璃橱里,还有艾略特的 《四个四重奏》,纸页已经发黄。极为意外又欣喜的是:这里不但有很齐全的英国诗人的诗集和研究著作,还有弗莱彻 (WilliamJohnBainbriggeFletcher,1G79—1933)于191G年出版的 《英译唐诗选》 (GemsofChineseVerse) 以及阿瑟·韦利(ArthurWaley)191G年出版的 《一百七十首中国古诗选译》 (AHundredandSeventyChinesePoems)。这里也有阿瑟·韦利把 《诗经》 译为 TheBookofSongs 出版的著作。他们一生与中国古典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让西方读者认识到中国古典诗歌的卓越成就,他们在翻译方法上的尝试与突破,也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翻译的范本。在这里,我还买到了我喜欢的诗人燕卜荪 的 英 文 传 记:WilliamEmpson.VolumeOne:AmongtheMandarins(《燕卜荪———在中国人中间》)。的确,这个影响了一代中国诗人的英国人,他的一生都和中国相关,他来到战火弥漫的中国,也把现代诗带到了在战火中求生的中国青年中间。后来,在英国旅行的时候,这本书成了我的旅伴,无论是在坎特伯雷大教堂森严的殿堂里,还是在约克城墙长长的栈道中,我都怀揣着这本书。战争会导致东方与西方,国家与国家的纷争,而文化又会让整个人类相连。燕卜荪晚年回到了英国,但是这本书将证明:他的生命之花仍然盛开在中国人中间。
2011年G月,伦敦遭遇骚乱。事后的报道耐人寻味:“人们发现,残破的大街小巷里,惟有书店普遍安然无恙。它们平静地立在原地,仿佛不曾经历过这场现实中的劫难,似乎置身世外,又好像被人遗忘。”因为在欧洲历史上几次大骚乱中,书店向来是暴徒袭击的重要目标,而这次伦敦骚乱中的书店境遇,在许多人看来意味深长:是书店的震慑力量使暴徒远离,还是他们已经不屑于理睬这个时代的书店?
答案众说纷纭,然而,却透露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几百年来,英伦的书店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风景。在英国,丧失了对书店的敬畏也就丧失了这个国家的风度。所以,英国人可能更愿意相信:“他们不抢书,是因为他们不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