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晓
学者杨扬曾在“笔会”版上叙述台北访书的经验之谈,读来甘之如饴,不过难免也有遗漏。兹略记一二,算是拾遗。
台湾的书店名气最响的当然是诚品书店,规模大,连锁店也多,不过那是卖新书的处所。而学者往往会对二手书感兴趣,若非更感兴趣的话。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以我的理解,或许是有一种发现的乐趣吧,不经意间遇到一本好书或有用之书,如他乡遇故知。这种乐趣,常是逛新书店所没有的。
台北的二手书店大都在台大和台师大周围,时间长了,便逐渐地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甚至是默契也说不定。这一带交通便利,有捷运公馆站和台电大楼站可达,邻近两所主要大学校园,加上罗斯福路的人气,于是渐渐地聚拢到一起。这一带最“牛”的要算雅舍二手书店,就在罗斯福路上,不像别的旧书店那么“曲径通幽”。老板姓张,店里有不少大陆出版的书,但对于我,重要的当然是台湾出版而在大陆不易见到的书。雅舍的书品种不少,但也比较杂,选择余地不是很大,不过价格公道。我在那里买了一本 《古代希腊城邦与民主政治》,顺便也跟老板聊聊天。张老板聊得高兴,见我对二手书感兴趣,当即手绘简图一份,告诉我附近还有哪些二手书店,于是这简图便成了我接下去访书的“指南”了。
胡思书店就在附近,地址曰“罗斯福
路三段308之1号2楼”,找起来颇为费事。即便找到了308号,也是看不到这家书店的,必须绕到背后的小巷子上才行,上楼梯到2楼方是这家书店。如此地“隐于市”,唯一的解释是为了租金便宜。这大约是二手书店的“常态”吧。因此之故,较好的办法是先上网查好相关的信息包括地图等,然后按图索骥去找寻,才能事半功倍。胡思书店人文社科类的书颇为不少,环境也可称清雅,是个好去处。
从雅舍书店往北步行几分钟可到“古今书廊”,门牌号为“罗斯福路三段244巷17、23号”,有两处房子,但中间隔了另一家店。两处相加,且都有楼上楼下,书的品种颇为可观,不紧不慢地看,半天时间不为多。就我自己的“专业”类书而言,我在17号见到了过去不曾见过的一些书,包括丘宏达的 《关于中国领土的国际法问题论集》 和俞宽赐著 《从国际法观点研究大陆礁层》,均系1975年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也都是很见水平的著作。顺便一提,台湾所说的“大陆礁层”即我们所说的“大陆架”。1958年,联合国通过了《大陆架公约》,我们那时处于连绵不断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年代,研究是不够的。这次见到的书中,最让我感动的是谢扶雅所著的 《中国政治思想史纲》,先看目录,觉得不错,再细看,此版本系1954年由台北正中书局出版,但该书实际上脱稿于湖南蓝田的国立师范学院,时
间为“民国三十一年春”,即1942年春。这也就是说,该书大致写成于抗战的烽火岁月中。那时日寇大举侵华,穷凶极恶。随着大片国土沦丧,多少中国人颠沛流离,各大学随着战事的发展而一再迁移。国立师范学院之迁到湖南蓝田,亦是如此。在那样的艰苦困顿下,还有中国学人执著于学问,并写成这样一部思想史纲,这是怎样的精神啊! 中华民族正是延续了这样的精神,才可能千百年来生生不息,薪尽火传……
近旁的23号是古今书廊的人文店,即人文类书的所在,也颇值得一看。譬如我见到有 《现代化与本土化论集》 一书,就是一本值得重视的著述。1980年代初,台湾学术界开始了“社会科学本土化”问题的讨论,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学术讨论会,后来结集为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的中国化》 (杨国枢、文崇一主编),而 《现代化与本土化论集》 一书则是前书讨论的延续。若要很好了解这场学术运动,这论集恐怕是不可不看的。
再往北去就靠近台师大了。在捷运台电大楼站5号出口旁,有一家名为“书宝”的二手书店,有地面和地下两层,大都是比较“新”的二手书。仔细分辨,也能看到一些有价值的书,比如我就看到一位前央视著名主持人的自述,内中披露出不少有意思的情况。书宝二手书店的定价,也可称公道。如果时间已近傍晚,还可以信
步到马路对面的师大夜市逛逛,如此,则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食粮”,都可兼而得之了,岂不善哉。
寻找起来最“麻烦”的书店要数“旧香居”了。这家二手书店的门牌曰“龙泉街81号”,可是从罗斯福路三段由南而北向右拐过去,却只能看到“龙泉街93巷”,不见有该街的其他号牌,直给人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之感,叫你一头雾水。无奈只好问近旁一家单位的门卫,得到的回答是“这条就是龙泉街”! 原本就是一条小街,于是来回寻找,总算找到了,的确是有“81号”,但除这81号和93巷之外,看不到这条街还有别的前后号牌,直如横空出世一般。如此的街道号牌,不禁叫人啧啧称奇。旧香居也有不错的书,但书价颇贵,大约是我到过的台北二手书店中价位最高的。不过似乎也比较雅,曾经举办及参与过一些活动,包括“本事 青春:台湾旧书风景”、“五四文学人物展”、“旧书文化之夜”等。
这一带本来还有一家名为“总书记”(名字有点调侃意味) 的旧书店,在台大斜对面罗斯福路一幢楼房的二楼,再往上一层有一家“博思维”,但这两家都已搬离或关门,不知所终了。至于茉莉书店,店里摆放的,全是CD、DVD一类的东西,看不到书了,让人感到索然无趣,未几便退出了事。
概而言之,除了最不易寻找的旧香居,对我来说,台北的这些二手书店,最谈得来的是雅舍书店老板,最喜欢的还是“古今书廊”。这书廊,学术书籍多,摆放也不那么整齐划一。二手书店就是要有点“乱”的感觉,书多而有点乱,看着看着冷不丁地见到一本好书,如遇故人。若还能跟二手书店老板聊聊行情,聊得投机,那就更加有满足感了。这大约便是读书人一点小小的雅趣吧,记之与诸位读书界朋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