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天新
西湖有三岛,按面积大小和知名度排序分别是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
小瀛洲即三潭印月,因位于西湖中部,面积达6万平方米,故被称为小瀛洲,相传苏轼疏浚西湖后,在湖中水深处建成三座瓶形石塔,名为三潭。南宋时,三潭印月便属于“西湖十景”。明代三塔被毁又重建,并有了环形的堤埂和堤内的放生池,池内又有小岛,南北有桥与小岛相连,恰如一个“田”字,形成了“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奇景。甚至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回忆录里,提到1972年首次中国行也没有忘记三潭印月。
湖心亭是西湖三岛中最早营建的。宋、元时曾有湖心寺,后倾圮。明代就有了湖心亭(初名振鹭亭),文学家张岱留下的散文名篇《湖心亭看雪》,如今被收入中学《语文》课本。清代“湖心平眺”列为“钱塘十八景”之一,乾隆既题匾额(静观万类)、楹联,又题石碑 “虫二”,后者是将繁体字“风月”两字的外边去掉,取“风月无边”的意思。湖心亭(一说是绍兴兰亭)还与滁州醉翁亭、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一同被推举为“中国四大名亭”。
唯有阮公墩,不仅面积最小、历史最短,知名度也最低。19世纪初,浙江巡抚阮元主持西湖疏浚工程,以湖中淤泥堆筑成岛。后人为了纪念阮公,尤其是他对发展浙江教育、科技和文化、整理古籍、治理西湖所作的贡献,遂以他的名字命名该岛。但因为土质松软,无法建筑,故而百年荒芜。1982年,杭州市政府为发展旅游业,运来一千多吨泥土,周围用石块加固,基建两百多平方米,才有了今日忆芸亭、云水居等景点。1984年评选“西湖新十景”时,“阮墩碧环”名列前茅。近年来,该岛一直没有对外开放,这与以文化景观著称并因此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西湖并不相称。
阮元(1764~1849),江苏扬州仪征人,25岁考中进士,是清朝名臣、学问家、思想家、书法家,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在他所著诸多经书中,尤以《十三经注疏》最为人称颂。中国典籍浩如烟海,目前存世约十多万种,《四库全书》是典籍中的精华,分经史子集四部,经指儒家经典,史即史书,子为先秦诸子百家著作,集为诗词大家的文集。其中经部是精华,而《十三经》冠列经部,从《易》、《诗》、《书》、《周礼》到《左传》、《论语》、《尔雅》、《孟子》,内容博大,在悠久的中华文明进程中,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长期根植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生活观念中。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经注疏》则被誉为最完善的版本,是文史工作者经常查阅的书籍。这里注是对经书字句的注解,而疏是对注的注解。
更为难得的是,阮元不满于士人只顾埋头八股时艺,毕生倡导实学,既包括经史、政事、诗赋,也包括天文、算学、地理等科学分支,在当时闭关锁国的情形下,甚至还宣传西方的科学和科学家。阮元尤其重视数学和天文学,他在苏州人李锐和台州人周治平的协助下,主持编撰了历代天算家传记《畴人传》(1799年)。这是我国第一部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传记,共两百多位传主,既有张衡、葛洪、祖冲之、一行、沈括、秦九韶、郭守敬、徐光启、黄宗羲等一百多位中国科学家,也有欧几里得、哥白尼、利玛窦等37位外国科学家作为附录。此书为中外科学史家所瞩目,民国时收入《清史稿》。
1795年,阮元任浙江学政,开始了倡导实学的教育改革,同时于1797年修《畴人传》。翌年回京,两年后即复返杭州,任浙江巡抚。在任期间,政绩颇多,除了平定海盗、疏通西湖,便是1801年在孤山南侧建立诂经精舍,在包括汉学在内的学术领域做出很大贡献,同时,也“以天文算学别为一科”选拔人才,让那些“拙于时艺”,但在天算方面颇有造诣的读书人有机会深造。精舍聘请著名学者,以学生自学研讨为主、教师讲解指导为辅,这与当时的官学及大多数书院专习八股的做法迥然不同,可以说他是我国理科或自然科学教育的开拓者。1801年,阮元亲自主持选刻了《诂经精舍文集》,其中有关天文地理和算学的共26篇,另有考古、生物和农学方面文章。此后,选刻学生佳作便成为一项固定制度。同时,他先后为十余位学者刻书数十种。
1809年,阮元因受浙江学政刘凤诰科场舞弊案牵连被革职(之前也曾回扬州丁忧三年),精舍曾停办20年,后仍坚持办学。因第二次鸦片战争,义和团又两次占领杭州一度停办。1866年,浙江布政使蒋益澧捐资重建精舍。不久,经学名家俞樾主精舍讲席,此后掌教三十余年,其时,诂经精舍为全省最高学府,也是学术研究中心。直到1897年,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成立,诂经精舍因为经费不足而大受影响,1904年停办。精舍前后历时一个多世纪,培养出国学大师章太炎、教育家朱一新、著名学者黄以周、陈澧等人,《章太炎全集》第一集中的《诂经札记》写的便是当年求学诂经精舍的收获。
后来,诂经精舍成为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今中国美术学院前身)校址,后者迁往南山路之后,又成浙江博物馆的馆址。1992年,浙江博物馆重建,诂经精舍校舍终于无存。反倒是旁边曾被葛岭派出所使用的屋舍幸存,现已退化为白苏两公祠,后者是1798年阮元亲自提议修建的,民国年间被用作杭州艺专的学生宿舍。新世纪以来,在浙江博物馆大门外,竖立起蔡元培和林风眠的雕像,作为曾经的杭州艺专的纪念,而原本的主人——阮元和诂经精舍却没有任何纪念的痕迹,这让人感到遗憾。阮元作为19世纪教育改革的先驱,实不逊于20世纪的蔡元培,且身为异乡人的阮元对浙江的贡献远在本乡的蔡元培之上。
清末许多书院都受到了诂经精舍的影响,例如求是书院讲授的内容中有算学、化学、测绘、天文;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洋务运动领导人张之洞甚为推崇阮元的兴学育才之功,效仿他创立了多家书院,如武汉的两湖书院、成都的尊经书院、太原的令德书院,以及广州的广雅书院等,这些书院的教学中也有一些科技内容。有学者指出,“诂经精舍之所以作为清代书院发展史上的转折点和里程碑,不仅仅在于它所作出的一些学术成果和培养出的一些人才,最重要的是它开启了清代书院培养真才实学之士,讲求征实致用之学的风气”。
阮元虽是一代文宗,活到86岁,但与白居易、苏东坡等大文豪相比,名望尚有差距,这也是阮公墩遭冷落的主要原因。但阮元却是在文理两方面都有着极高造诣和成就的人,他在数学领域至少还有两大业绩:一是力主为南宋数学家秦九韶平反,二是在浙江民间寻访到元代数学家朱世杰失传多年的代表作《四元玉鉴》。秦九韶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曾在杭州和浙江生活多年,被素有“科学史之父”之誉的美国人萨顿赞为“他那个民族、他那个时代、并且也确实是所有时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而《四元玉鉴》则被萨顿赞为“中国数学著作中最重要的,同时也是中世纪最杰出的数学著作之一”。
笔者考量阮元在社会、文化、科技、教育诸多方面的突出成就和对杭州、浙江的贡献,堪与白居易、苏东波、秦九韶并称为古代“杭州四大文化名人”,且各有所长。如果能在阮公墩和孤山设立相应的塑像和纪念碑亭并宣扬之(阮公墩已关闭多年),可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西湖增光添彩。这将是继纪念南宋数学家秦九韶的道古桥(天目山路沿山河)之后,杭州城内又一科学景点,也将是西湖第一个科教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