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又一个名字,整齐排列,横着是八人,竖着是六人,或者七人。这是当年课桌的位置。
翻一页,一张又一张十六七岁孩子的脸,一排排,由下而上徐徐呈现。最后,讲台的位置,上面站着的,不过是一个大些的男孩。三十岁出头,很严肃的模样。
一阵哄笑,“那就是你啊,不认识啦?先生!”展示视屏的手机便放下了。
哦,“先生”!沉睡的记忆倏地被唤醒——
那时候的学校,围墙上还残存着红色的标语,校门外是一片四季碧绿的菜地。
这个高三班的教室在一楼,有一扇钉上铁皮的门,值日生推开,铰链吱呀作响。那时候的课桌椅,都很破旧,且是杂配的。讲台上看下去,有一种经过劫难的沧桑感。我这个语文教师,回城知青,穿着皱巴巴的铁灰颜色中山装。左胸的口袋上,经常佩着一支钢笔。口袋上有时还有没有洗掉的红色墨水迹。讲课时,喜欢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右手总捏着一支长长的粉笔……
三十年过去,学生都快五十岁了。现在那些男生,走在街上,几乎都认不出来。女生依旧美丽,当然不再是花季阳光的那种。
和学生聚会,吃什么饭,在哪里吃饭,都没人在意。在意的,经常是无穷无尽的回忆。
一位海外归来的娇客,让我挨了两个吻,一个在左边,说是“澳大利亚之吻”;一个在右边,说是“美国之吻”,是替没有来的同学吻的。
呵呵……早有七八个手机准备好,在现场记录这“突发新闻”。
然后,她便得意地问,当年,她和同桌女生逃课去看中国女排的比赛,还记得不?我说忘记了。你们不能要求一个退休的冬烘老头记住很多事情。
于是你一言我一语的,还原了当年场景:
据说,那个下午,是外语课,有两个女生缺席。还在上课的同学,都让袁伟民、郎平搅得“人在课堂魂不在”。我作为班主任,清点了教室里学生人数,然后骑着一辆自行车,飞驰而去。我找到一个女生的家,溺爱外孙女的老太,将我忽悠了,说今天孩子真是发烧了,在里屋睡觉呢。她的同桌,便没有那么幸运,因为家长的忠厚,被我“捉牢了”,一路上,我推着自行车,女生跟在后面,报我以白眼。
难道她就是以一吻,让往事复归烟尘?她的同桌好友,就站在旁边,只是抿嘴一笑,贤妻良母的模样。
这一幕,可谓是“战友情深”。
那时候,高中师生之间,便是一起向高考冲锋的战友,今天的学生怕也难以理解。“文革”闹得厉害的时候,这一届学生是上幼儿园的年纪,改革开放之后,正好上了中学。又须在考试恢复之后,去竞逐那少得可怜的大学位置。曾有一年,上海二十二万八千位毕业生,争夺的是两万大学生的升学名额。我这样的资历,可能不配教高中语文,或者说,不配和他们并肩迎考。我只读过一年高中。大多数古文功底,都是在农场冬夜囫囵吞枣读《古文观止》打下的,与教书需要的精雕细刻差得太远。于是,不得不教书和读书,两路兼行。
所幸徐汇区高中语文教师,每周都有一次集聚。实际上,那是一个区的老师在集体狙击出题者。教研组长凌先生经常带我参加这样的教研,我们交换过许许多多考卷,即使小到单元测验,也无一不是高考的局部性质的模拟。而对高考试卷剖析,更是竭尽全力。
邻校的一位老师,长我六七岁,是“文革”前毕业的大学生。我经常坐在他的边上,就近请教。就连批阅试卷,也愿意做他的搭档。有一次,他突然悄悄说,手中这份作文,竟然使用了八个成语,而且一个都没有用错。
“这孩子才气未必有,用功是肯定的。给他加几分如何?”我马上点头。
学生称道说,当年你告诉我们的作文法,一直用到今天。
我便汗颜。那是迫不得已,没有办法的办法啊。我知道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有真知灼见,即使笔法稚嫩,也必是好文字。但考试是批量需要,全体学生在考场上能够写出一篇成型的文字,才是重要的。
于是我违背了鲁迅先生的忠告,归纳了“试场文章作法”如下:每文一个主题,开门见山,贯穿始终;需要在议论文中两处引用“名人名言”,最好有哲理意义的,应用广泛;需要有三个和主题相关的事例,一主两副。在复杂记叙文中,其中之一可以展开描写。在议论文中,事例可以作为论据;在草稿纸上,写下与主题相关的五个成语,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用在文章之中……
“研究”出这样的“教学成果”,那时我有几分得意,尽管此等作文法,不过是一块救急的敲门砖,敲过就该扔掉。真正学习作文,还得重新来过。
如今再看,更有一层悲凉在。今天他们感谢我,实在是因为后来还有一扇扇门可以用这样的砖敲开。新闻,公文,公关案例,自荐信……凡是速成的,全有模式或者套路。使用套路久了,便做不到真诚坦白。
他们说,那么,再上一堂语文课如何?
学校有红色标语的围墙早就拆卸了,菜地和校园都已变成高档住宅区。那些陈旧的课桌椅,也不会留到今天。学生们各分东西,叶落归根时,不再是衣着朴素的学子。他们走过我的身边,黑发中初生银丝。我能不能在第一时间叫出他们的名字?
铃响,我故作威严地扫视,带着岁月苍凉高喊“同学们好”。不知道他们回一声“老师好”时,是一脸的严肃,还是前仰后合的笑场?
让它留在憧憬中吧,这应该是电影或者小说的结尾,并不属于真实生活……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