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将至,寒风扫荡落叶的街头,格外萧瑟。这样的时节里,去听旧金山交响乐团在东方艺术中心的音乐会,心中暗藏着“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期待。
音乐会中的中国元素相当鲜明,开场盛宗亮的 《红楼梦序曲》 素材取自歌剧 《红楼梦》,今年9月份刚由旧金山交响乐团完成世界首演。这部还冒着热气的作品暖场效果极佳,作曲家在创作中更多借用了已被“红楼梦”化的五声性戏曲素材作为主题动机,中段以紧打慢唱的手法在弦乐和铜管间交替出现。这部作品具有典型的序曲结构,后段带有悲剧色彩的对比性段落音响很有冲击力,但其实只是将之前的动机进行调性的变化,有趣的是,打击乐手们对于时而出现的锣鼓点反应显得有些迟钝生涩,也许是文化差异所致吧,整部作品绽放出恍若两世的中国式浪漫情怀与十足的张力,仿佛令人置身于灯火阑珊的古店旧轩。
毫无疑问,当晚不少观众是冲着王羽佳而来,她精彩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在业界广受好评,除此以外,她还以常着超短裙演出和在社交媒体上疯传的炫技演奏视频俘获了不少热衷时尚的乐迷,甚至演出前在音乐厅门口,有不少观众饶有兴致地猜测当晚“女神”会穿什么样的热辣裙装亮相。待听者还在把玩着盛宗亮作品中掺了洋味儿的中国式浪漫时,身着一袭金色长裙的王羽佳已随指挥蒂尔森款款上台,她的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好似一杯清甜的鸡尾酒。肖邦的钢琴协奏曲从来不乏经典呈现,无论是阿格里奇的磅礴潇洒,还是鲁宾斯坦的克制诗意,都不乏众多拥趸。
在我印象中,一直被冠以“郎朗师妹”之名的王羽佳,无论是演奏拉赫玛尼诺夫、李斯特还是管弦乐作品改编的独奏曲都是激情充沛的,所以,自然地为她预设了偏向阿格里奇版本的诠释风格。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她的演奏并没有着力表现强烈的叙事感与张力对比,音色异乎寻常地优雅温润,曲中那极富歌唱性的旋律被她装饰得充满诗意。特别是夜曲风格浓厚的第二乐章,在她那轻盈绵密地手指跑动和乐队中带着些许“毛边”音色的木管声部相佐下,更显甜蜜梦幻……众所周知,19岁那年的肖邦在创作并首演此曲时,是为了表达对于意中人康斯坦兹小姐的倾慕与爱意。然而,肖邦并没有柏辽兹那么好的运气,最终这段单恋以康斯坦兹的拒绝而告终。听罢王羽佳这更加甜美澄澈的演奏之后,我不禁猜测,肖邦当年若如是演奏,那么坐在台下的康斯坦兹也许早已心属于他了。此曲终了,王羽佳硬是被几乎将屋顶掀翻的喝彩声拉回舞台,加演了 《卡门》 选段和 《土耳其进行曲》,这两首小品中王羽佳招牌式的疯狂炫技,仿佛是经过了半个小时的克制之后更加令人惊叹的释放。
资料显示,旧金山交响乐团赢得的11个格莱美奖项有3个是因演奏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斩获,下半场交响诗《夜莺》和《火鸟》将他们的看家本领完美展现。这两部斯特拉文斯基俄罗斯时期的杰作中,精致而原始感十足的舞蹈性段落在蒂尔森棒下演绎得异常生动。年逾古稀的蒂尔森虽已褪去了壮年时的激情四射,却更显儒雅。乐团中每个声部都很有特色,特别是打击乐声部,每一捶的力度都正中“靶心”。虽然圆号声部在《火鸟》中有一处微小破音,但仍难掩整排铜管声部的通透光泽。这两部取材浪漫神话的作品如饮下王羽佳调制的清甜鸡尾酒之后的眩晕,令人畅快。
演出结束后,蒂尔森又加演了由旧金山交响乐团1946年首演的斯特拉文斯基的《俄罗斯谐谑曲》和根据中国民歌《茉莉花》改编的管弦乐。面对乐迷仍旧“不依不饶”的热烈掌声,蒂尔森合起双手,俏皮地做了一个“该睡觉了”的手势。饮罢这杯清甜醇厚的“美酒”,这一夜乐迷们睡得更外香甜吧。(作者系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