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抱琵琶定起音,
各位艺术家们听我明,我们齐欢在琵琶上,抱起我们琵琶说一场……”
手弹琵琶,脚打板。铿锵有力的节奏伴着琵琶活泼跳跃的起板音乐,紧接着盲人张成祥苍劲而饶富韵味的一声吼,上海音乐学院的学术报告厅里“刮”来一阵呛人的黄土风。
今年57岁的张成祥坐在自己从延川带来的高凳儿上,横抱琵琶,手戴着自制乐器“麻喳喳”,右脚搭着个小板凳儿,左腿绑上说书的节奏乐器“甩板”。手、脚、口齐上阵的表演充满了动感。张成祥张口开唱时的“大嘴”是他说书的一大特色,颇有一种向天高歌的意味,他的质朴、爽朗,均传递着黄土地的豪迈与真诚。
以“音乐与人声”为主题的上海当代音乐周的这场由盲艺人带来的传统陕北琵琶书显得颇为新奇,现场座无虚席,观众大多有着音乐专业背景,人们期待着张成祥所讲述的故事:《包公案》 和 《青铜镜》 两部长篇书目中的片段。由于陕北琵琶书是用当地的语言演唱,书词内容并不太容易理解,但张成祥的表情、音乐表现的平紧快慢、书词的抑扬顿挫,生动勾勒着故事的场景。《刮大风》 书套中,武调奏起,似一种“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的戏剧张力,见他左腿点板加快,“风”便呼呼地刮了起来。不同的音乐,点“甩板”的姿势也不同,音乐激烈的时候,脚高高抬起落地,似乎在强调某些内容,在过门时便只轻轻踮踮脚尖,轻盈巧妙。观众不仅在听说书,更在看说书。《摇篮曲》 《崖畔上开花》 《走西口》 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小调尤其朴素亲切。说白部分,大量模拟人声发音的器乐片段别有风味。
更好玩的是,张成祥怀中的琵琶,颇有来历。在陕北自古流传着许多关于琵琶与盲艺人的神话传说———说书是三皇留给盲人的饭碗,只有盲人才能学唱,并且主要用于敬神的仪式:平安书、庙会书中。艺人们都相信他们手中的曲项琵琶是蝎子变成的,是件神器,当地称琵琶为“蝎子精”,弦槽部分是“蝎子的尾巴”,因琵琶占有神位,所以用它说书许愿特别灵。民间艺人就是这样传唱他们的琵琶———琵琶生来是楸木材,生在深山长在崖,砍柴的老伯砍回来,鲁班师傅修成材,九品四相供神来,四根皮弦前边排,两只龙眼风摆开,四根金簪头上戴,铜心铁胆怀里揣。
陕北琵琶一般由当地木匠打造,工艺比较讲究,曲项、四弦、四相九品是其典型样式。琵琶的两根子弦同音、两根老弦同音。弦材料根据流传地区不同选择使用牛皮、羊皮或羊麻肠制作,并根据琴弦的软硬程度分为软弦琵琶和硬弦琵琶。陕北说书因缺乏史料记载,不知具体起源时间,仅据康熙十二年 《延绥镇志》 (1673年) 的简短介绍可知当时陕北存有说书,是一种“传奇”。
张成祥15岁开始学艺,他的老琵琶是师父白志亮传给他的,在他这儿琵琶已经传了四代人。“改造说书”运动之前,艺人主要学习传统书目。陕北说书中的琵琶书主要流传在延长、子洲、延川等地区,其它地方均是三弦书,跟琵琶书相比,三弦书的传承相对乐观。而目前张成祥是延川县唯一一位会说琵琶书的盲艺人,他凭着自己微薄的力量在坚守传统。通过开办传习所,张老先生希望这远古的琵琶声能一代代传下去……只是由于时代变迁,盲艺人群体开始逐渐职业转型,失去了特定传授主体,琵琶书或许难逃无人可传的危机。
文/孔崇景 (作者系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