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按照中央要求,中宣部等部门迅速组织动员在全国文艺界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
日前,全国“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经验交流会在西安召开。从今天起,文艺百家将连续刊发6位与会专家的发言。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
赵季平
中国音协名誉主席、陕西省文联主席
两年前,我作为陕西的文艺工作者代表聆听了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至今仍然感到格外亲切。“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习总书记中肯的话语和深刻的引领感染了每一位与会者。两年后的今天,中宣部在陕西召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经验交流会,对陕西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陕西的老一辈艺术家对“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历来就保持着优良传统,我的父亲,长安画派创始人奠基人赵望云先生,还有石鲁先生,他们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置身于生活的最基层,把艺术创作的焦点放在人民大众的需求中,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鲜活的艺术作品依然闪烁着不朽的光芒。我就是在这样的光荣传统中走上了 自己的音乐创作道路。我珍藏着父亲在最艰苦的时期拖着病残的身体为我创作的12幅精美生动的册页作品,封面题词“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这是我至今笔耕不辍的“家风”。
1970年,我从音乐学院大学毕业直接分配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工作,这一扎就是21年。可以说这21年练就了我对民间戏曲音乐深刻的理解和在创作中灵活运用的基本功。通过21年扎根中华传统艺术土壤的历练,我对“坚持”一词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这是一种挑战自身意志的坚持,更是对理想与信念的坚持。我深深懂得了父亲为什么在艰难困苦的岁月中一次又一次跋涉在去往大西北的艺术创作旅途中,他用自己的行动教育着儿女们一定要到生活的深处去挖掘真善美,感悟真善美,通过艺术手段表达真善美。父亲质朴的言行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引领着我艺术创作的方向。从我最初的音乐创作起,无论作品大小,我都会带着“身入、心入、情入”的信念深入到实际的生活中真听、真看、真感受,虔诚地向生活学习、向民间学习,把珍贵的原始素材读懂读透,取其精髓和自己的音乐创作相融合,写出鲜活的、能与广大人民群众产生共鸣的音乐作品。正是这样的创作态度,我的音乐作品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当我的音乐在德国柏林森林音乐会响起时,几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为具有浓郁中华民族色彩的音乐送上了如潮的掌声,我带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自豪地登上音乐会的舞台,接受不同国度、不同肤色、不同文化的世界友人对中国文化的敬意!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艺术创作之本。我在这条路上依然坚实地走着,而我们的下一代也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攀登着。尽管这条路充满了艰辛,但是他们一个也没有放弃,因为他们知道这条路上父辈们泼洒了无穷的爱,他们要在这条道路上吸取爱的养分,并且要把这种爱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我的儿子———青年作曲家赵麟,在我的鼓励下沿着爷爷走过的路,深入祁连山三个多月,丰富多彩的“花儿”、沙漠中的声声驼铃给他注入了全新的乐思,创作出了非常优秀的具有中国音乐语言的大提琴和笙的双协奏曲《渡》,2014年在美国纽约首演获得了巨大成功。儿子不止一次对我坦言,“深入生活的创作与坐在家里冥思空想的创作可谓天壤之别,深入生活、洞察生活的创作是血肉相连的,有真情的冲动,坐在家里冥思空想的创作是无本之木,是被动的音符堆砌。”他的真实体会让我感到无比欣慰,温暖油然而生,因为我看到了“家风”在年青一代的精神世界中延续着、传承着,更加欣慰的是习总书记所倡导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年轻的艺术工作者中蔚然成风。
“母亲”光辉照我行
吕先富
北京市文化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中国评剧院的 《母亲》,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抗战爆发77周年重要讲话中提到的英雄母亲邓玉芬为蓝本创作的。评剧 《母亲》 截至目前已演出140场,并且受到了领导、专家和观众的广泛好评,他们认为该剧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
总结 《母亲》 的创排过程,我们的感悟有三点:
一、贴近生活,引燃创作激情
评剧 《母亲》 自2014年7月开始筹备至首演历时一年。创作期间,在北京市文化局直接指挥下,剧院多次安排主创人员赴密云县石城镇实地采风,感受生活环境,丰富创作素材,寻找创作灵感。编剧锦云先生不顾78岁的高龄,走山路、访亲属、问老乡、进场馆、查县志、阅资料、忆身世。他说,通过深入生活,英雄母亲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我,任务性的创作变成了激情式的冲动。也正是这种激动、冲动使他在一个月内就完成了剧本大纲。张曼君导演更是通过采风,敏感地捕捉到当地民间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和地域特征,创作出了以新歌舞演故事的戏曲演绎新方式;音乐创作小组,查考大量抗战史料,汲取了当地民歌素材,确定了主题音乐,谱出了感人至深的音乐和催人泪下的唱段;舞美设计爬上古长城,翻越云蒙山,拍摄了大量照片资料,从中选取了石头、桃树等意象,用极具象征主义艺术手段将其呈现在舞台上。主创团队通过多次实地采风,深入生活,积累了创作素材,点燃了创作激情,确定了创作方法,为本剧的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走进群众,激发真情实感
虽说艺术高于生活,但更重要是艺术来源于生活。为了呈现真实、贴近剧情,剧院大胆启用了一批80后、90后演员,他们都是生长在大都市中的青年人,需要补的功课很多。为此,在二度创作中,文化局和剧院领导多次组织导演、编剧给演员们讲解抗战史,讲战争的残酷、鬼子的残暴、抗争的精神和胜利的艰辛,使演员们“心里有”;在解读剧本、让演员对各自承担的角色有初步体会的基础上,组织演职员带着任务走进英雄母亲生前的村庄、战斗过的深沟山头,走到百姓中间去,认真观察、细心体会父老乡亲的精神状态和生活动作,用真心、真情去感悟、去理解,使演员们“身上有”;在此基础上通过艺术上提炼和加工,最终达到“台上有”。
母亲的扮演者王平深有感触地说,评剧 《母亲》 是中国抗战精神的体现,是千万英雄母亲的缩影,虽说对剧本爱不释手,但对能否塑造好角色很忐忑,通过深入生活,终于找到了诠释角色、塑造人物的内心支点和行为依据,使舞台表演更加自然、厚重和鲜活。
三、深入基层,接受观众评判
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按照文化部关于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优秀剧目下基层演出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文化局和剧院以“铭记历史、爱国励志”为主题,组织评剧 《母亲》 到区县、进校园、下部队,开展多种途径的下基层演出活动,接受广大观众的评判。为此,还特意把下基层巡演的第一站安排在密云县,让 《母亲》 家乡的父老,看看我们演得像不像、真不真、好不好。许多当地观众含着热泪看完演出,交口称赞、激动不已。演出结束后,还组织召开座谈会,邀请邓玉芬的亲属和当地的各方专家参加。主创团队在认真听取各方建议的基础上,又对剧目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加工和提高,大大增强了该剧的艺术感染力。演出后,该剧得到中宣部和文化部领导的高度肯定。
戏曲艺术的繁荣发展,归根到底要靠作品说话。能否创作出优秀作品,关键在于能否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今后的工作中,北京市文化局和市属院团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紧紧抓住创作优秀戏曲作品这一中心环节,抓好艺术生产创作与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和动员文艺工作者深入到基层和群众中去,努力创作一批彰显民族精神、艺术精湛、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