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 范昕
《雨屋》来了!对,就是2012年曾于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2013年曾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掀起观展热潮的大型互动装置艺术作品《雨屋》,邀人体验一场不被淋湿的倾盆大雨。近日《雨屋》作为亚洲首展,登陆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展期整整四个月。社交网络上,关于《雨屋》的新一轮刷屏已然开始,人们争相上传着雨中惬意漫步的超现实自拍,收获到不管是讶异还是羡慕的回应都让他们自我感觉棒棒的。
拍过照,晒完图,然后呢?雨过天晴,《雨屋》究竟给人们留下了什么?娱乐抢了艺术的风头,成为时下不少装置艺术遭遇的尴尬。这又该归咎于创作者还是观众?
在倾盆大雨中潇洒自如地拗造型,不发朋友圈简直白来一趟
风靡全球的《雨屋》什么来头?仅从创作者来追溯似乎难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答案。《雨屋》来自德国当代艺术工作室兰登国际(Random International)。这一创作团队由几个年轻人创立于2002年,游走在艺术、设计、科学与建筑边缘,旨在延展当代艺术创作的角度。尽管兰登国际过去几年获得过由迈阿密设计展颁发的未来设计师奖以及布鲁塞尔艺术博览会最佳艺术家独展奖,但还远未牛到让人一听名头便心一震的地步。
真正让《雨屋》火了的,其实是社交网络。2013年《雨屋》亮相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时,盘踞各大社交媒体关注度榜首长达8周之久。展出期间,无论男女老幼,晒出在这一“浸入式”体验式装置雨中漫步自拍的,比比皆是。最终,《雨屋》在社交网络滚雪球般的助推下,累计引来6.5万观众,人均排队3小时,最长排队时间达9小时。眼下《雨屋》到访上海,尽管票价在艺术展览中算得上“天价”——150元只让你雨中漫步20分钟,60元只让你隔着几米远的距离围观,观众的热情却呈现出了叠加效应。周一预定周末的门票,买到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也有观众反映,尽管馆方采取预约制,可由于每一批次的观众总有几个迟迟不愿退场,最终想要钻进《雨屋》,仍然需要排队超过2小时。